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外銀:中國選擇“折中”政策提升經濟增長動力

  • 發佈時間:2014-09-19 16: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實施了常設借貸便利(SLF)操作,並再度下調了14天正回購率。上海的外資銀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採取的是“折中選擇”,而非全面降準或降息這樣更高調的貨幣政策,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經濟的增長動力。

  9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將14天正回購率下調20個基點至3.5%。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降低14天正回購利率。9月16日,央行實施了常設借貸便利(SLF)操作。

  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年初推出SLF作為管理短期流動性的補充工具,SLF通常為擔保借貸,以央行和各金融機構間一對一的操作形式實施,SLF最長的期限為3個月。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表示,中國央行再度下調了14天正回購率,是在不觸及利率和準備金率等傳統貨幣政策下的“折中選擇”。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下調正回購率和實施SLF,表明中國越來越依靠管理短期市場利率,來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近期央行的這一系列的舉措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經濟的增長動力。

  本次中國人民銀行通過SLF操作注入5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相當於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基點。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分析稱,SLF操作僅持續三個月,也就意味著對流動性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中國央行決定採取SLF操作而非全面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顯示其仍不願意實施傳統的貨幣寬鬆政策,而選擇通過非常規方式實現寬鬆。

  朱海濱説:“非常規方式或可通過不同渠道提供流動性並維持低利率市場環境、定向量化政策以及社會融資總量構成轉向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援。”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同樣表示,中國央行採用了SLF操作,而非全面降準或降息這樣更高調、更透明的工具,表明中國央行仍然在避免採用“強刺激”或出臺全面寬鬆政策,央行也可藉此應對季末和“十一”黃金周之前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緊張。

  “鋻於經濟增速持續放緩、政策定力面臨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認為此舉無疑有穩增長的含義,有助於提振市場和實體經濟情緒。”汪濤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