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原油期貨或年內推出 將贏得國際原油話語權

  • 發佈時間:2014-09-09 10:04:45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董禹含  責任編輯:王斌

  記者近日從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了解到,目前能源中心正就原油期貨相關交割、檢驗標準事宜進行論證研究,相關規則不久將向全球市場徵求意見,這將是全球原油衍生品市場中首個“中國標準”。證監會日前也曾表示,原油期貨市場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爭取年內推出。原油期貨上市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那麼,我國為什麼要推出原油期貨?原油期貨上市將産生什麼影響呢?

  贏得國際原油話語權

  原油期貨就是以遠期原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目前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原油期貨合約是紐約商業交易所的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的BRENT(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卓創諮詢原油分析師高健告訴記者,全球原油的現貨價格基本上都與期貨價格掛鉤,而原油期貨的價格是以WIT和布倫特價格為基準的。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原油凈進口國,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度近60%。令人尷尬的是,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沒有定價權,甚至沒有基本的話語權。隨著我國石油供求和價格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承受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大。

  “在採購、價格談判中,我國是被動地跟著國際市場的油價走,原油期貨市場賣方佔主導地位,我們受制於人、容易吃虧,比如像‘亞洲溢價’的出現,不利於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高健説,亞洲主要石油消費國對中東石油生産國支付的價格,比從同地區進口原油的歐美國家的價格每桶要高出1至1.5美元左右,我國進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約20億美元。

  “將來,隨著我國原油期貨影響力的日益擴大,我國的原油期貨價格可能被選為某個地區的定價標準,那麼我們在國際商場上談判的籌碼就加大了。”高健認為,中國版原油期貨一旦推出無疑將有利於我國贏得國際原油話語權和定價權。

   企業管理風險的手段

  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世界經濟走向也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給我國的原油進口企業帶來較大的系統性風險。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常清對記者説,建立原油期貨市場,首先獲利的就是國內原油生産、加工企業。“這些企業現在都是被動地接受市場價格,不能去預測市場,沒法管理風險。有了我國的原油期貨,原油相關企業都會參與進來,由被動轉為主動,感知市場上的價格風險,提高競爭力。”常清説。

  常清認為,國內企業可以通過原油期貨交易進行避險,在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鎖定生産經營成本或預期利潤,增強抵禦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

  中宇資訊原油分析師桑瀟也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影響一定程度上體現在國內市場上。桑瀟對記者説,目前國內幾大石油集團的壟斷地位仍比較高,原油期貨上市後價格將更加透明,方便民營企業參與進來,從而國內石油市場機制將更加完善。

  期貨市場國際化的突破口

  據媒體報道,我國原油期貨制定的標準包括“競價交易”、“保稅交割”和“國際平臺”三個方面。報道中稱“國際平臺”或將意味著,除了國內投資者之外,境外的投資者也可能能夠參與交易。據悉,目前我國已經上市的期貨品種都只對境內投資者開放,境外投資者如想參與必須在境內設實體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全球投資者不能在市場上自由進出,影響了我國期貨價格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即是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的突破口,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一個里程碑。

  另一方面,當今全球貿易量近70%以美元為結算貨幣,同時美元也是許多國家的重要外匯儲備。海通期貨總經理徐淩曾表示,未來原油期貨以人民幣作為交割貨幣概率較大,隨著交易量的不斷擴大,交易需求不斷增加,人民幣流通率以及應用範圍也將隨之擴大,進而使得人民幣國際化與原油期貨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將有助於保障我國的經濟利益,促進經濟穩步發展。同時,高健表示,原油市場貿易量大,涉及的資金量大,原油期貨上市也是對我國金融市場的補充完善和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