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希臘今就債務問題全民公投 共定國家“錢程”

  • 發佈時間:2015-07-05 08: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當地時間7月5日,深陷債務“愁雲”的希臘人迎來一個對國家命運至關重要的日子——全民公投日。1100萬希臘公民中的許多人,將送出手中一票,決定是否接受國際債權人的新一輪救助提議。這個被譽為民主政治發源地的古老國家,如今卻要把公民投票權用在“欠錢還不還”的這個不見得“光彩”的問題上。

  今年6月25日,在對希臘救助協議即將到期的情況下,歐盟“三駕馬車”——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成的國際債權人提出一份新的協議草案,同意向希臘提供155億歐元的第三輪貸款。但他們要求希臘削減養老金支出,提高退休年齡,上調增值稅稅率,以便在2016年實現相當於其國內生産總值1%的增收。

  希臘方面拒絕接受這樣的緊縮條件。總理齊普拉斯大呼“這是在敲詐,意在羞辱希臘人民”,財長瓦努法基斯抱怨稱“他們拒絕減少我們付不起的債務,還想讓我們的子孫來償還”。

  希臘政府的訴求很明確,希望增加政府開支,減少部分稅收,還想要更多的“債務減計”,也就是“想少還點錢”。

  這一次,國際債權人沒有做出讓步。在2010年和2012年分兩輪向希臘提供過總額高達2400億歐元的貸款後,他們最不希望的就是看到這樣無休止的拖欠。雖然2010年時任IMF總裁卡恩充滿信心地認為“希臘能控制債務規模”,但現實是,在接下來的五年裏,希臘經濟縮水四分之一,失業率超過25%,股市受挫,國債收益率飆漲,政府面臨還不起錢的窘境,希臘債務成了“填不滿的黑洞”。

  這讓人想起經歷過國家破産的北歐小國冰島。2008年金融危機時,冰島國內生産總值只有190億美元,外債卻達到了1300多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資不抵債,最終宣佈破産。

  冰島在2010年和2011年曾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向英國、荷蘭賠錢,兩次的結果都是多數公民喊“不”,在一定程度上給國際社會留下了“全民賴帳”的形象。

  經過幾年的起伏,今年6月,冰島宣佈結束“資本管制”,基本上走出金融危機的泥潭。希臘是否從“同病相憐的夥伴”的身上,看到了某種可能性?但分析人士指出,冰島與希臘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冰島不屬於歐盟和歐元區,人口只有32萬,“船小好調頭”,冰島在經濟恢復的路上越走越好,但反觀當今的希臘,其“錢程”不可不謂“凶險”。

  像冰島一樣,希臘從今年6月底開始對國民實施資本管制,規定每卡每天只能在自動取款機上取60歐元,禁止銀行轉賬或向海外付款,防止銀行擠兌和資本的外逃。

  什麼時候能取消資本管制,過上正常的日子呢?塞普勒斯花了兩年,冰島花了七年。希臘?則要看公投的結果。

  希臘已將公投選票的內容昭告天下:“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IMF于2015年06月25日提交的、由兩部分構成的草案是否應該被接受?”選項只有兩個,簡單明瞭:“不同意/NO、同意/YES”。

  “Yes or no?”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次難倒過各路“英雄豪傑”的問題。對於希臘來説,要做的可能不止一個單項選擇題那麼簡單。如果接受草案,希臘將得到暫時性的“輸血”,銀行業也能恢復正常,但要在歐盟的監管下勒緊腰帶過日子,還要繼續面臨一次次的討債,民眾的怨氣沒有消除。而且,不動“大手術”,沒有真正脫胎換骨的改革,希臘的債務隱患仍然存在,仍隨時可能爆發。

  公投到來前,總理齊普拉斯在社交媒體上刷屏,號召民眾對債權人説“no”,但如果公投結果翻盤,多數人投給了“yes”選項的話,齊普拉斯就得第一個打包走人。他不但賭上自己的總理寶座、政治生涯;希臘政府也讓整個國家變成了賭局上的籌碼。

  否決草案,希臘會獲得暫時的自主權,但將失去一切國際援助。這對希臘人來説,可能也難以用“一場勝利”來形容。雖然齊普拉斯強調否決草案不意味著“退歐”,且據近日民調,60%的希臘民眾希望留在歐元區,但如果真對國際債權人説“no”,希臘在歐洲大家庭四處碰壁,未來之路或更加坎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