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美國QE時代落幕 世界經濟迎挑戰

  • 發佈時間:2014-10-31 05:31:4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30日淩晨,全球矚目的美聯儲拯救經濟利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正式宣告結束,歷時6年的全球流動性極度寬鬆即將迎來轉捩點。美聯儲終止QE反映其經濟前景由陰轉晴。

  對於美國本土經濟而言,這場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策略,讓金融危機之下的美國經濟緩慢走出陰霾,迎來新一輪穩定發展。對於全球其他經濟體而言,美聯儲量化寬鬆落幕意味著貨幣價格、資金價格的逆轉,新興經濟體可能迎來更多變數和挑戰。

  QE採購近4萬億美元

  經歷6年的三輪大規模量化寬鬆,美聯儲QE時代終於要落幕了。30日淩晨,美聯儲麾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正式宣告了這一歷史時刻的終結:目前月採購額為15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將於本月結束,這意味著美國第三輪QE,在經歷11個月的逐步縮減後終告結束。

  對此,美聯儲在最新的政策聲明中指出,9月以來的資訊表明,美國經濟正以溫和速度增長,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小幅改善,就業穩固增長失業率下降;整體而言,一系列勞動力市場的指標表明,勞動力資源利用度不夠的問題在逐漸消退;家庭開支適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攀升,而房地産領域的復蘇依然緩慢;通脹持續低於聯儲的長期目標;基於市場的通脹補償指標略有下降,基於調查的較長期通脹預期依然穩定。

  事實上,美聯儲終結QE政策的行動早已在市場預料之中。過去幾個月,美聯儲官員已先後多次表示了在10月貨幣政策會議上結束QE的意圖。不過,市場也認為,美聯儲未來仍有可能再次啟用這一政策工具。

  業內人士分析稱,美聯儲官員們近期發表的言論顯示,債券購買計劃,即所謂的量化寬鬆措施,如今已經成為美聯儲政策工具組合中的既定部分,若面臨嚴重經濟問題時,他們可能會再次動用這一措施。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一共推出了三輪債券購買計劃以刺激經濟復蘇。

  2012年9月啟動QE3以來,美聯儲總計採購了1.6萬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MBS)。此前進行且早已結束的QE1和QE2,聯儲依次採購了1.725萬億美元、0.6萬億美元資産。3輪QE下來,美聯儲的資産負債表大規模擴容了3.938萬億美元,即近4萬億美元。

  美政策增加全球經濟壓力

  在經濟半球的另一邊,新興市場受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經歷了資産價格飆漲的歷程,也受盡了本幣升值、熱錢快進快出的苦頭。在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中,流動性從發達經濟體涌向發展中經濟體,為基礎設施和企業投資提供資金,也催生了資産泡沫,引發匯率危機。

  美聯儲超大規模流動性抬升了全球風險偏好,新興市場國家風險資産價格持續被推高,由於流動性不斷涌入。2010年,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國家面臨嚴峻通脹壓力。極度的寬鬆也導致美元匯率持續下行,抬升各國匯率。為避免本幣上升過快,同時刺激經濟,日本、歐洲、英國、南韓也紛紛效倣,推出貨幣寬鬆政策。

  但無論是開水龍頭還是關水龍頭,對經濟而言都是衝擊。激進的量化寬鬆政策把央行貨幣政策推到了“未知水域”,而量化寬鬆的退出,也同樣會給經濟帶來風險。

  “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對全球流動性、風險偏好以及資金價格有顯著影響。一旦美聯儲政策開始轉向,全球資本市場也將迎來重大拐點。

  瑞信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分析認為,今年全球經濟的一大主題就是通脹壓力驟降,各國央行紛紛採取措施抗通縮。但相比于其他國家,美國的經濟復蘇勢頭最佳,就業情況也有明顯改善,美聯儲不願意因為全球的通縮壓力而改變既定的加息路線圖。退出寬鬆政策後,或于明年第二季度加息,這將給各國通縮進一步增加壓力。

  未來再推QE可能性小

  美聯儲主席耶倫近期曾表示,不排除未來在必要時候購買更多債券。不過,美聯儲上述幾名委員也表示,未來再次推出量化寬鬆計劃的門檻會很高,或只有在利率非常低而其他努力未能扭轉經濟嚴重惡化前景時,才會當作最後的策略來使用。

  同樣,一些量化寬鬆政策的支援者也指出,美國9月份失業率已經降至5.9%,而美聯儲推出當前的第三輪債券購買計劃時的失業率還在8%以上。最近幾個月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通脹率已經略微上升並企穩。

  讓市場關注的是,此次聲明中,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和就業市場的評估相對樂觀,使投資者擔憂加息或提前到來,不過,美聯儲結束了資産購買計劃,維持當前利率水準不變,並在前瞻指引中保留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措辭。對於經濟前景的評估,美聯儲承認就業更加穩健,放棄了“勞動力資源利用率顯著不足”的説法;但認為短期內通脹有下行風險。美林美銀經濟學家判斷,並不能因此就改變對美聯儲在明年6月首次加息的預期。

  不可忽視的是,自2008年11月實行第一輪量化寬鬆以來,4.5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動給全球股市提供了最大的反彈,美股的牛市已經持續超過6年,非常規政策和超低利率在很大程度上為市場遏制住投資風險。

  對經濟長期影響仍需觀察

  10月29日,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從經濟理論角度來看,量化寬鬆政策並不受歡迎。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從2008年到現在為止幾乎無限地推行貨幣寬鬆政策,而實體經濟其實沒有太多起色。

  而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則認為,這6年美國量化寬鬆政策是有成就的。起碼從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就業來看,在2008年美國失業率最高曾經達到10%,而現在降了下來。另外就是通脹率,美國9月份通脹率是1.7%,而今年年初是1.2%。姚景源認為,美聯儲在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時候提出的預期目標,現在看基本上達到了。

  “QE可謂為美國恢復經濟贏得了時間。”中信銀行總行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告訴記者,美國資産價格上升最大的問題是解決企業和個人的負債問題,這使得資産負債表很好看,整個社會無論從私營還是公共部門都重新組織生産。另一方面,即便沒有那麼多的資金真的流到實體經濟,有一些注入也是管用的。它改善了市場的流動性。因為經濟在下滑中,最可怕的是流動性的枯竭。量化寬鬆政策使得經濟不至於陷於停頓和快速衰退。所以説伯南克基於對經濟蕭條的深刻理解,當時做出的啟動量化寬鬆政策的決定是正確的。

  另一方面,劉維明認為美國的就業雖然確實好轉,但美國的實際薪資增長卻不盡如人意。以製造業為例,薪資平均下降了23%,這説明雖然就業好轉,但很多人被迫接受了低工資去上班。勞動力的價格開始下降,必然會影響消費,這種就業的推動,對消費貢獻不大,就業參與率在下降,很多人寧願不找工作。所以從這點看,就業改善本身不是那麼理直氣壯。

  有業內聲音認為,美聯儲資産負債規模大,為了避免更多的資産泡沫才是QE退出的真實原因。美國如今的經濟結構調整並不充分,今後還要關注美國的利率走向會給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長期來看仍需觀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