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盤點各國管理公務用車:美國違規用可能面臨解職

  • 發佈時間:2014-10-24 07:08:4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觀察  責任編輯:姚慧婷

  公務用車,各國如何管理(記者觀察)

  有政府就有公車。如何控制公務用車總量?採購國産品牌還是外國名牌?如何防範公車私用?如何懲處違規使用公車的相關人員?請和本報駐外記者一起,了解有關國家的公車管理做法

  美國

  違規使用,可能面臨解職

  美國聯邦政府對所購置或租賃車輛的管理和使用,主要法律依據是《聯邦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第102章第34節“機動車管理”和第5節“住家到工作地點的交通”。該條例對公務車使用、車輛購置、使用者的責任、違規舉報和處罰等作出原則規定。各個聯邦政府部門都設有“車隊管理人員”,負責本部門機動車的管理。

  條例規定,特定聯邦官員才有權使用公車上下班,包括總統、副總統和其他主要聯邦官員,以及他們指定的人員。比如,總統可指定至多6名白宮官員和至多10名聯邦機構官員使用公車上下班。但對於外出作業人員,或在緊急情況下,政府僱員可以在家和工作地點之間使用公車,前提是必須得到單位一把手的批准。

  條例還規定,除了總統、副總統用車出於安全與特殊需要外,各單位只能配置與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中小型轎車等最基本車型。條例嚴禁公車私用,明確規定,政府所有或租賃的車輛,只能用於公務。違規使用公車者,將被處至少停職一個月,甚至解職的處罰。

  美國聯邦總務署負責制定公車管理的政策和程式。根據各部門上報的數據,總務署每年公佈聯邦車隊報告,涉及車輛庫存、成本、使用資訊,並在官網上公佈。總務署建立聯邦公車管理系統,並與定點加油站、修理廠聯網。通過該系統,總務署可以實時獲取車輛行駛里程、加油數量、維修保養費用等資訊。此外,很多公車安裝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用於監督車輛行駛路線、停泊地點。

  根據記者觀察,美國政府部門的公車數量實際上十分有限,除各部部長外,其他官員幾乎都沒有配車,外出參加公務活動,要麼開私家車,要麼乘坐公共交通。比如,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有一次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後,是自行駕車離開,其車牌也是普通私家車牌照,不過在停車方面坎貝爾有一定特殊待遇。

  兩年前從美國聯邦司法部反壟斷部門退休的瑪麗蓮告訴本報記者:“在司法部工作了34年,直到退休從未坐過一次公車。”美國公車使用違規很少見,一方面是由於規章制度和管理嚴格,另一方面,政府只運營極少公車,想公車私用也沒機會。

  瑪麗蓮告訴記者,她工作期間,如果在華盛頓市內辦公事,能步行的就步行,走路到不了的,通常是乘坐公交或地鐵,緊急的話,可搭乘出租,然後憑票據報銷。單位有公交卡,外出辦事可申請使用,用後退回。一般職員如此,高至助理部長、副部長級別的官員也基本這麼操作。一定級別以上的官員,享有的“特權”是單位為其提供免費停車位。一般職員通常拼車上下班,而且一輛車坐滿4人才能享受免費停車待遇。申請拼車以享受免費停車者,必須嚴格登記確認,一旦被發現作弊,將被取消免費停車資格。

  華盛頓市內停車費昂貴,一般員工都是搭乘公交車、地鐵上下班,公共交通到不了家的,就開車到某個公交樞紐,然後換乘公交。一些聯邦部門會給員工提供金額有限的公交補貼。

  法國

  節能減排,鼓勵新能源

  法國公務員人數眾多,公務車隊伍也十分龐大。對於正在厲行節約、縮減開支的法國政府來説,減少公務車數量、降低養車花銷成了當務之急。

  法國的公務車優化計劃始於2010年。當時,法國政府共擁有8萬餘輛公務車,每年花費高達7億歐元。為了開源節流,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措施,包括外包車隊維護服務、處理舊車、提高車輛環保指標等。此後,該“瘦身計劃”不斷被細化成30余項有針對性的操作方案。據相關部門介紹,法國已削減1.8萬輛公務車,今年公務車總數將減至6.3萬輛。

  “我們市政府現在只有3輛公車,還會繼續減少到標準以內。”昂古萊姆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去年底的一次審計中,只有40000人口的昂古萊姆市政府被發現配有8輛公車,而根據法國公務車管理規定,人口在5000至80000的城市政府只能購置兩輛公車。

  與此同時,法國政府還將目光瞄準了保養費用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舊車,率先淘汰了一批7年以上車齡的公務車,同時購置新車的數量減半。據法國政府負責公車改革事務的讓—皮埃爾·西維尼翁介紹,7年以上的舊車數量佔公車總數一半以上,淘汰這些環保超標的高檔舊車為政府節省了8000輛公車開支。

  環保指標成為法國政府採購新車時相當看重的一項標準。2013年,法國政府共新增1271輛清潔能源車作為公務用車,其中包括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佔當年購買公務車總量的30%。為了節能減排,法國政府早在2012年就規定公共部門的公務車隊中要保有1/4的清潔能源車,並將標致508的混合動力車定為法國省部級官員指定用車。法國《世界報》認為,政府在推動新能源車普及方面做出了表率。

  將汽車保養維護服務外包成為法國政府削減公車開支的另一拳頭措施。自2009年政府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外包了公務車維護服務後,平均每輛公務車維護費用從每年1057歐元下降至709歐元。經過4年的努力,目前全國公車年度總開銷已從7億歐元銳減至5.8億歐元。精打細算的法國人並未止步於此。讓—皮埃爾·西維尼翁説,法國政府已經為未來3年制定了新的公車“瘦身計劃”,目標是再減少1.2億至1.5億歐元的公車預算。

  據了解,法國公務車平均每年行駛1.5萬公里,然而有1/5的車輛每年跑不過5000公里。針對這一現象,法國政府將大刀闊斧地清理這些使用率較低的車輛,相關需求以租車方式解決。目前政府已經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公務車管理系統,計劃在未來打破各部門各管各車的現狀,實施公務車輛統一管理調配,實現車輛的跨部門服務。

  巴西

  公開競標,採購流程透明

  巴西《聖保羅頁報》今年6月發佈過這樣一則新聞: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的工業、貿易和礦業部部長科雷亞使用公車帶家人去觀看世界盃比賽。該汽車因挂著代表政府職能部門的黑色牌照,引起在場記者注意,立即被拍下照片上傳到網路。隨後科雷亞為自己辯護稱,開公車是為了“觀賽中好隨時回去工作”。這種説法顯然沒能説服民眾,聯邦區公共事務部立即對此展開調查,研究科雷亞是否違反了1994年頒布的《巴伊亞州公務人員法規》。

  巴西規劃部是專門面向政府制定規章制度的部門。規劃部物流與資訊技術副部長費爾南多·斯奎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2008年最新的規定,巴西每一個部委都有自主購車決定權,即部委決定需要多少車輛、什麼品牌等細節,但購買流程必須公開、透明。“政府所有採購共用一個電子商務系統,當有部委需要購車時,他們就在網站上進行公告,包括購車數量、價格範圍等細節,有興趣的汽車製造商或經銷商可以登錄網站,以競價的形式投標。”斯奎拉告訴記者,“直到汽車買到手,買的什麼品牌、什麼車型、花了多少錢等所有資訊都是一目了然。”

  早在1950年,巴西《民法典》第1081條就對政府官員使用公車做了規定。其中第四款明確指出,公務員家屬和其他無關人員不得使用公務車,非工作期間公務員也不得使用公車。另有補充條款強調,如果有特殊用車情況,用車人必須支付相應運作費用。2008年,為進一步完善公車管理,聯邦政府在新頒布的法規中再次用整整一章詳細規範了公車使用的“準與不準”。“在工作地點與住宅之間,除非交通困難或者沒有公共交通,否則不能使用公車上下班;週末和節假日期間,非工作需要不能使用公車;不能將公務車停到個人住宅……”斯奎拉向記者一條條列舉出禁用公車的情況。

  “除政府內部有部門專門監管,外部還有法院對公務員的行為負有監察責任。” 斯奎拉表示,如若違反了規定,聯邦法院核實後會立即對當事人進行判罰。根據巴西《聯邦公務員條例》,任何公職人員都有權使用公車辦理公事,但根據級別不同需區分使用車輛;一旦有違規用車,將處以不同程度的懲罰,嚴重者甚至因此丟掉公職。

  巴西公務車上路沒有特殊待遇。巴西環球新聞網今年3月就曾報道,巴西衛生部長的專車停在了部委大樓前的殘疾人專用停車位上,報道還配發了一張照片。事發後,衛生部新聞司立即對外發表聲明,承認了錯誤。

  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有關公車使用的專項規定就有18頁,非常仔細地説明瞭何人、何機構可以用公車,還有每年的車輛行駛經費如何分配和使用,可見在巴西按規定使用公車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

  印度

  配置不高,限國産合資車

  印度政府用車將不再是“大使”獨步天下,因為它價錢超標了。據《印度快報》日前報道,印度政府已擬定公務車採購新標準:47.5萬盧比(約合4.75萬人民幣)以下,而印度人用了60多年的“國車”——“大使”牌轎車,售價為50萬盧比。

  “大使”被排除出政府用車採購名單,並非只因車況不佳,更多是因為性價比跟不上時代。在“只能用國産或合資車”這一硬性規定下,印度本土品牌“馬魯迪”已經與日本鈴木合資,自主品牌“塔塔”的産品線也早已覆蓋到政府用車,這些車的性能不遜“大使”,而價格更加低廉,成為新一屆政府用車的首選。

  不過,目前還有數百萬輛“大使”行駛在印度街頭,其中1/3是政府公車。在印度,上至國務秘書、部長,下至隸屬公共事務部的“鄉村調研員”,坐“大使”是有面子卻又無奈的選擇。曾在印度財政部工作的拉馬昌達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國家公職人員坐國産車責無旁貸,同時國産車也更能適應印度欠佳的路麵條件。但從舒適性角度講,印度的“大使”公務車坐著並不舒服,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官員佔公車便宜的意願。在新德里兼職做司機的普拉迪普對記者説:“像‘大使’這種車(見圖,本報記者鄒松攝)就是看起來復古,坐在裏面可真不舒服,我看政府官員私家車都比它高級得多。”

  在目前印度政府提供的公務用車採購名單上,雖然從轎車到麵包車再到小型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一應俱全,但既看起來漂亮又坐起來舒服的還真沒有,和國內“雨燕”相類似的一款排量為1.2升的印日合資轎車,在印度已經是中級公務員的首選用車。而印度最大的SUV製造商馬亨德拉旗下的“撒哈拉”牌SUV由於售價接近80萬盧比,只能被列入“政府特種行業需求清單”。

  儘管公務車性能、舒適度很一般,但為了體現身份和特權,印度官員還是喜歡公車出行。由此引發的官車佔道、擾民是令印度民眾最為不滿的公車問題。據印度《教徒報》近日報道,以公車為主的車輛擾亂交通秩序已成為市民最不滿意的政府行為之一,肆意安警燈、鳴警笛的公務車也越來越多。為減少此類現象,印度內政部擬出臺限制公務車數量並相應提高用車津貼的規定。據《教徒報》一名資深編輯介紹,雖然印度政府在公車使用上一直有明文規定,而且一直採用廉價車策略限制公車私用,但不少地方濫用公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甚至已從個體現象轉變為集體現象,政府有必要實施更嚴厲的監管手段限制濫用公車。

  南韓

  集中管理,使用要填日誌

  南韓雖然沒有對公務用車專門立法,但是有《公用車輛管理規定》的總統令。該總統令最初于1973年頒布,經歷20次修改。去年3月,總統令再度進行修改,對公務車輛的定義、分類、定額管理和車輛運作等做了進一步詳細要求。

  南韓公務用車的管理機關是安全行政部,該部在上述總統令的框架下制定了更為詳細的公用車輛管理運營細則。細則規定,政府副部級以上官員可享受專車待遇,行駛7年以上、行駛里程超過12萬公里才可以申請更換車輛。其餘公務車均為客運、貨運及專用車輛,這些車輛均有定額限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增加購置。如增加定額,需要由中央各部門負責人同意,並交由安全行政部核準,臨時性機構原則上採取租車出行。此外,出於保護本國汽車産業考慮,南韓所有公務車均使用國産品牌。

  細則要求對公務車進行集中管理,完善使用日誌、油料記錄和用車申請等手續,對公務用車進行明確標識,嚴禁公車私用。除專門車輛外,公務車需按照尾號每週停用一天。每年一月,各部門需要將上一年度的公車使用狀況集中報給安全行政部,並在部門網站上予以公開。安全行政部每年在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中也包含公車使用內容。

  據南韓媒體報道,截至2013年9月,南韓中央部門有公務車1.1萬多輛。以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為例,該部門2013年保有公務車115輛,其中新購車15輛,租賃車9輛,部門領導專車5輛。這115輛車都有出車事由、行駛里程、燃料維修費用等詳細記錄。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首爾市政府官員向本報記者介紹,首爾現有公務車1600多輛,其中領導專車6輛、禮賓車5輛、一般公務用車940輛、消防車645輛。一般公務用車由市政府37個部門和35個附屬機構使用。領導專車只有市長和3名副市長以及議長和市立大學校長使用。

  這名官員表示,市長級別以下的政府工作人員在網路或書面申請後按照順序分配車輛,還會考慮到用車時間、距離和目的地公共交通是否方便等因素。該官員告訴記者,車輛使用後必須填寫行車日誌然後入庫,所有公務車身上都有明顯標誌,如果私用很快就會被監管部門發現。

  儘管有如此細緻嚴格的規定和使用程式,但南韓仍存在公車私用現象。首爾廣播公司電視臺去年9月曾經曝光了多名中央政府部門負責人違規開公車上下班。而據南韓國會議員金學容的調查,43個中央部門中有36個沒有嚴格執行行車日誌規定,負有監督責任的南韓監察院下屬部門甚至在2012年整年都沒有行車記錄。如何懲治這種現象,加強公車管理,也是南韓各級政府亟待解決的一項工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