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國際化啟動五年 有望與英鎊日元並駕齊驅

  • 發佈時間:2014-10-17 19: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2009年7月中國國務院批准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這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啟程的開始。五年後的今天,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熱詞”,人民幣跨境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七大常用支付貨幣、第七大儲備貨幣。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17日在北京召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五週年座談會”上預期,未來五年,人民幣很有希望實現與英鎊、日元的並駕齊驅。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也表示,五年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遠遠超過分析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預期。他的推測更為樂觀:未來五年如果不出重大意外,應該形成美元、歐元、人民幣“三駕馬車”格局,日元、英鎊將逐步讓位於人民幣。“作為學者,這個前景高度值得期待。”

  陳雨露表示,人民大學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團隊創設了一個人民幣國際化指數,2009年這一指數只有0.02%,2013年提高到1.69%,今年9月底經初步計算指數已經達到2.01%。“由於英鎊和日元的國際化指數近幾年在4%,只要沒有重大不利事件發生,未來五年人民幣很有希望實現與英鎊、日元的並駕齊驅。”

  他同時表示,過去五年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意識到,人民幣國際化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有四個方面問題需要達成共識。

  首先,要正確理解貿易差額與貨幣國際化之間的關係。“傳統觀點認為,只有像美元這樣忍受鉅額貿易逆差,才能持續對外輸送美元流動性。但分析歷史可以看到,美國貿易逆差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真正出現,德國和日本在各自30年的貨幣國際化過程中,也都以貿易順差為主。“因此,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當前重點不是變順差為逆差,而是要從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

  其次,陳雨露認為,金融交易和貿易結算共同驅動人民幣國際化是更為理想的模式。“考慮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如果進展順利,將推動人民幣對外投資和信貸的大幅增長,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將繼續保持快速攀升。”

  第三,世界範圍內能源産品非美元化是一個趨勢,因此中國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巨大機遇。當前,中國紮實的實體經濟基礎和穩定的幣值,已經賦予人民幣一定貨幣選擇優勢,其中,深入的經濟貿易聯繫、一定規模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以及中央銀行之間足夠廣泛的協調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需要看到,能源産品的非美元化確實也是個艱巨的過程,美元作為全球大宗商品定價的根基還沒有動搖,短期內挑戰美元主導能源價格的地位還不夠現實。“我們能做到的是充分利用每一個能作為的空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第四,需要抓住2015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SDR(特別提款權)改革的有利時機,積極促成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盤子。“世界範圍內,人民幣被官方接受的程度比預想的要高許多”,陳雨露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所持有的人民幣官方儲備情況一旦公開,不僅已經持有人民幣儲備的成員國不必再秘而不宣,其他國家也可能會快速跟進,由此可能促使人民幣官方儲備的份額出現快速增長,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性突破。

  李稻葵也表示,展望未來,人民幣在國際化過程中,要與資本項目開放緊密配合,量入為出,“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外匯,這個過程和外國投資人把硬通貨轉入國內要形成匹配,否則會形成實際匯率升值壓力”。

  同時,金融領域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恐怕會成為未來五年人民幣國際化“主戰場”,因此應該逐步擴大公司、政府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步伐。

  “人民幣國際化應該走這條道路:先到國際上發行外國投資者認可的、利率低的金融産品,如國債;股票作為最後一步逐步開放。我相信,抓住這點,不僅未來五年人民幣在數量上可以與美元、英鎊並駕齊驅,品質上也能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多幫助。”李稻葵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