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外媒:避免對俄羅斯制裁惡性迴圈

  • 發佈時間:2014-10-15 11: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網15日發表Northern Light秘書長裏斯托·彭蒂拉撰寫的題為《避免對俄羅斯制裁惡性迴圈》的文章。文章説,你可以叫我“芬蘭化”分子,但肯定有比制裁更好的方式。俄羅斯和西方正在比拼誰能最大限度地傷害對方。這種做法不可能解決一場危機。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稱制裁正在發揮作用。是的,的確起了作用。制裁提高了大眾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支援。制裁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劃下了意識形態、政治和文化的鴻溝。制裁打擊了普京的親近顧問,但同時也損害了挪威漁民、義大利奶酪製造商、芬蘭奶製品企業、德國科技企業和全球能源企業的利益。制裁抽幹了歐洲經濟的希望。

  但這些制裁是否改善了烏克蘭東部的局勢?不,沒有。

  制裁可能作為一套合理戰略的一部分發揮作用。但眼下,制裁成為了政策的替代物。我們需要冷靜的政策來應對強勢的俄羅斯。不要弄錯了我的意思。如果我們不尊重人權和法治,我們就只能任由強者擺布。如果國家不遵守它們寫入國際條約中的規則,我們就倒退到了上一個世紀。只有當原則不被常識約束時,它們才是危險的。

  還記得醉鬼因為原則而打架的故事嗎?兩個男子點了酒水;其中一人拿走了找零。“喂,那是我的錢,”另一個人説。“不,是我的錢,”第一個人反駁。“你是在説我是騙子麼?”事情變得醜陋起來;警察被叫來了。“你們為了50美分打架?”警官在帶走兩名男子時詢問。“不,是為了原則。”

  我不是在暗示克裏米亞是“找零”(儘管維亞切斯拉伕?莫洛托夫在戰後和平協商時的確把芬蘭叫做“小角色”)。我的意思是,在民主國家,外交政策需要在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之間達成平衡。沒有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會導致憤世嫉俗,沒有現實主義的理想主義會遭遇迎頭痛擊。

  芬蘭應對俄羅斯的經驗教訓可以總結成兩句話。首先,別天真;其次,別犯蠢。大國擅于出其不意地改變政策,俄羅斯也不例外。今天他們和你是朋友,明天就會出賣你。還記得《提爾西特條約》嗎?該條約使俄羅斯得到拿破侖的許可,從瑞典手中奪取了芬蘭。還記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嗎?該條約使約瑟夫?史達林控制了波羅的海國家並試圖(雖然失敗了)控制芬蘭。還記得雅爾塔嗎?好吧,每個人都記得雅爾塔。

  我們怎麼才能阻止制裁的惡性迴圈呢?需要做兩件事。首先,需要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締結和平條約,並在兩國間達成邊境協定,基輔方面要承諾維護説俄語人群的權利,而莫斯科方面要許諾不再支援烏克蘭東部的反叛分子。這給雙方提供了一個留存顏面的出路。第二,俄羅斯和西方應該再度確認對遵守“赫爾辛基原則”的承諾:尊重領土完整和人權。明年夏天,《赫爾辛基協議》就簽署40年了。這是一個更新誓言的好時機。如果莫斯科選擇採取這樣的行動,西方就應該開始取消制裁。

  這聽上去很理想化,事實上可能也是如此。以防萬一,芬蘭和瑞典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加入北約。莫斯科或許會抱怨西方的勢力範圍又擴張了。但這兩個國家已經是西方的一部分了。它們加入北約會使俄羅斯受益:引入兩個信奉實用主義、希望俄羅斯和北約重歸於好的國家。眼下這聽上去或許讓人驚訝,但以一種建設性的方式平衡理想主義和實用主義是可能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