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巴西:反壟斷毫不手軟

  • 發佈時間:2014-09-08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很多大型跨國企業都認為,能在巴西生存下去就能在任何國家發展。這不但因為巴西稅收高、保障工人權益的《勞工法》嚴格,還因為巴西堅決執行《反壟斷法》,名氣再大的企業在巴西市場也不可能佔到絕對多數的份額。

  巴西曾是一個歷史上遭受壟斷貿易的國家,在作為葡萄牙殖民地時,其貿易完全被葡萄牙壟斷,直到18世紀初巴西港口對其他國家開放,才結束了葡萄牙的貿易壟斷。獨立後的巴西自然非常重視反壟斷,在反壟斷領域始終走在發展中國家前列。

  2013年10月,巴西反壟斷監管機構經濟保護和管理委員會(CADE)調查谷歌公司,原因是微軟以及當地的競爭對手指控谷歌有壟斷行為。CADE認為谷歌有可能不公平地使用了對手的內容,導致對手的廣告主失去信心,並在搜索結果中抬高自己産品的排名。

  在谷歌受到調查的3個月前,巴西政府根據《反壟斷法》對德國西門子等13家國際企業進行調查,因其涉嫌組建秘密聯盟壟斷多座城市的地鐵或輕軌工程的招標,擠壓對手並抬高標的價,借此從中獲取非法暴利。除西門子外,法國阿爾斯通、日本三井以及加拿大龐巴迪等都接受了巴西當局的調查,因為它們至少在6次競標中舞弊,其中包括聖保羅和巴西利亞的地鐵或輕軌工程,使最終的標價提高了10%至20%。不過這一次是西門子公司首先向巴西政府舉報了壟斷活動,承認價格聯盟存在,自己也參與其中,同時該公司希望通過舉報和配合調查來換取赦免,與政府簽署“寬待協議”。

  此外,羅氏、巴斯夫和塞諾菲·安萬特三家跨國制藥公司曾在2007年接到CADE高達近千萬美元的罰單。巴西本國企業蓋爾道等鋼鐵公司也曾因限價問題而被處以高額罰款。

  最近20年來,巴西加強了反壟斷和保障消費者權利方面的立法,先後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1994年,巴西政府正式頒布了《反壟斷法》,規定由CADE負責打擊壟斷行為,保障消費者權利。2011年12月1日,經過近七年的持續討論,巴西總統羅塞夫最終批准了巴西《反壟斷法》若干條文的修正法案,新的《反壟斷法》2012年5月正式生效,給予了CADE更大權力。

  新的《反壟斷法》對巴西競爭和反壟斷制度做了一些修改,首先改革了反壟斷部門,將原有的法部經濟法秘書處和財政部經濟監督秘書等機構一起併入CADE,被稱為“超級CADE”,這一委員會由一名主席和六名委員組成,成員必須年滿30歲,具有法律或者經濟方面的專業知識,對他們的任命由參議院通過後經總統正式任命,任期兩年,可以連任一屆。

  此外,新法還出臺了新的控制並購審查規則和標準,給予了反競爭行為新的定義,並規定了對違規行為的懲罰。

  控制並購的審查制度較此前有了較大變化,要求在計劃並購時就必須提出申請,而不是在並購後對市場已經産生影響後再解決問題。按照規定,企業合併後所佔市場份額不得超過整個市場的20%,如超過就被認為是壟斷而無法通過審核;對壟斷企業的懲罰是根據其營業額確定的,罰金抽取其營業額的0.1%到20%不等。

  雖然CADE的決定在行政層面是最終決定,但是還需要司法審核,同時對企業的刑事判決需要由司法部門宣佈。

  不過近些年來,很多外國企業認為巴西政府為保護本國企業,頻頻對外國商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其實質上是一種維護本國企業壟斷的行為。對此,聖保羅大學教授薩洛蒙認為,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觀念上,反壟斷都是保證市場自由運作的手段,但同時,政府及其反壟斷機構也不能濫用權力,任意對市場進行干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