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增長分化:全球經濟現四大“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08-18 09:52: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韓哲 趙毅波  責任編輯:王斌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六個年頭,全球經濟增長疲弱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在發達經濟體復蘇加快、新興經濟體面臨下行壓力的大框架下,今年二季度的增長表現折射出全球經濟復蘇中的新常態:不僅增長緩慢,而且不均衡日益加大,給面臨下行壓力的中國帶來了新的挑戰。

  新常態一:發達經濟體復蘇差距擴大

  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二季度GDP意外停滯,宣告2013年二季度以來的正增長區間結束,這顯示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步伐的差距進一步擴大。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大增4%,英國實現0.8%的增長。

  “美英和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快慢不同,已經構成了全球經濟的一個新常態”,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認為,“發達經濟體復蘇快慢的區別源自經濟危機以來貨幣寬鬆政策力度的不同。由於德國的反對,歐元區寬鬆政策力度一直不夠,寬鬆力度相對較大的美英實現了較快復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認為,歐元區整體增長陷入停滯狀態,一方面是因為寬鬆力度還不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歐元區國家相對於英美來説貨幣政策不具獨立性,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烏克蘭危機的影響,包括德國在內的東歐國家因經濟制裁傷及自己,歐元也因地緣危機升值從而打擊出口。

  但也有專家持不同意見。“這是一直以來的現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孫傑説,“美國二季度強勁增長一方麵包含有一季度經濟萎縮的反彈因素在內,但從長期看,美國就業市場、工業生産等指標一直表現較好,而歐元區因為産業結構、勞動力市場等結構性因素,增長一直不如美國。”

  新常態二:德國“啞火”不及西班牙

  孫傑表示,“從長期看,美歐之間復蘇步伐差距很難縮小。在生産率、人口、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歐元區仍不如美國,這不是一兩個政策就能改變的”。

  陳克新認為,美歐在復蘇步伐上的差距半年之內結束不了。只有在就業市場逐漸恢復、居民收入增加,從而拉動消費並減少負債,製造業活動才能趨於旺盛,但這種良性迴圈在明年全年可能都難以出現。

  一個值得注意的新現象是,歐盟統計局上週五發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增長火車頭、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在二季度“啞火”,GDP環比萎縮0.2%。曾經的歐豬國家西班牙同期實現0.6%的增長,經濟增速在歐元區內僅次於匈牙利的0.8%。

  “德法等歐元區核心國家與西班牙等歐元區邊緣國家之間的差距未來可能在三季度延續下去,但不會延續太長時間,畢竟德法經濟基本面要好于西班牙,增長的波動性也比較小。西班牙的增長高也與基數小有關係,”劉向東表示。

  新常態三:新興經濟體增長分化

  二季度增長分化不僅出現在美歐之間和歐元區內部,也出現在新興經濟體中。

  印度二季度GDP增長表現最佳,達到2.1%。分析認為,莫迪新政府重視商業以及所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對於吸引國內外投資者信心、刺激印度經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金磚五國之首中國則增長2%,但受結構改革影響,三季度會否下行仍存疑問。

  俄羅斯表現最差,萎縮-0.3%。西方制裁以及資本外流被認為是造成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

  巴西和南非二季度GDP數據尚未公佈,但據巴西央行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巴西經濟活動指數下降1.2%,為五年來最差表現。此外,考慮到大宗商品市場在二季度一直低迷,對此依賴極大的巴西和南非能否實現增長目標不容樂觀。

  “金磚國家增長遲緩對中國經濟有利有弊”,陳克新認為,“增長遲緩一方面降低了這些國家對中國出口産品的需求,也拖累了全球經濟增長,進而影響到全球對中國出口産品的需求;但另一方面,為了提振增長,金磚國家中的巴西、南非、俄羅斯這些大宗商品出口國勢必會採取一些刺激出口的措施,比如降低原材料價格,這對中國製造業是有利的”。

  新常態四:貨幣政策分化考驗中國經濟

  在增長前景上,不僅發達經濟體內部出現分化,新興經濟體復蘇也不均衡,這勢必進一步造成兩大陣營內部貨幣政策進一步分化。

  發達經濟體方面,強勢復蘇可能催動美聯儲和英國央行提速加息時點,經濟停滯則增加了歐洲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居高不下的通脹水準則制約了新興經濟體施展貨幣政策刺激增長的空間。除中國外,金磚五國中的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7月通脹率分別高達6.5%、7.5%、8%、6.6%,目前尚無放寬貨幣政策的計劃。

  美國的強勢復蘇對中國意味著機會。陳克新表示,美國的強勁復蘇利於中國出口,其加息預期也會促進美元升值,從而降低大宗商品價格、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疲弱的歐元區則相反。

  劉向東認為,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歐元區的低增長將對消費形成抑制,不利於中國的出口。孫傑則認為,歐元區復蘇緩慢,對中國的出口有一定壓力,但目前仍未看出來。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總值為1.79萬億元,增長9.6%。

  劉向東補充説,低增長可能促使歐盟出臺一些貿易保護舉措,中國光伏産品近期在歐盟遇到的反規避調查就是例子。低增長還將進一步加大歐洲央行再度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這將造成歐元貶值,對中國出口同樣不利,但卻利好中國對歐進口和赴歐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