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深圳密集開通國際長航線 大珠三角空港群進調整期

  • 發佈時間:2016-01-27 10:46: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南方航空公司深圳分公司執飛的深圳至雪梨航線27日正式開通。這是深圳今年以來繼開闢直飛東京航線、經武漢轉机到迪拜航線後開通的第三條國際長航線。此外,深圳經北京至洛杉磯的洲際航線也有望于2月正式開通,從而實現深圳到歐美的洲際航線“零的突破”。

  在密集開通國際航線乃至洲際航線的背後,是深圳發力打造區域國際航空樞紐的勃勃雄心。在“十三五”開局之際,空港轉型不僅為深圳自身邁向國際化創新城市奠定了交通基礎,也為推進粵港澳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提供了新平臺。

  以對外開放著稱的深圳特區,卻長期處於國際航線匱乏的狀態。深圳市交委空港處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機場吞吐量達3972萬人次,位居全國第六位,但其中95%以上都是國內旅客,國際旅客吞吐量只有166萬人次,佔比不到5%。

  “深圳的經濟規模穩居全國第四,外貿進出口規模也在全國位列前茅,但當地的國際航線不僅偏少,而且一條洲際航線都沒有。”深圳市交委空港處處長賈麗巍説。

  如果説之前的國際航線“匱乏”還可以靠毗鄰的廣州、香港兩地空運樞紐有所彌補的話,近年來這種供需不平衡已成為嚴重制約深圳發展的短板。

  南方航空公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劉國軍説,在深圳的商務旅客構成中,90%以上都是民企人員,其中有相當部分人員屬於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僅騰訊、中興等企業集聚的南山區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博士就超過2萬名。産業升級帶來的人才聚集、流動,越來越需要強大的國際航空客運網路支援。”

  深圳市交委黨組成員婁和儒説,作為經濟特區,深圳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四個全面”排頭兵重任,“這就要求我們建設全球化的科技創新産業及航空商務網路,以此服務於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根據最新的發展規劃,“十三五”末期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有望達到5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預計將超550萬人次,佔旅客吞吐總量的10%以上。

  在這一輪發展中,如何協調好與廣州以及香港兩大航空樞紐之間的市場關係,是深圳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進程中的重要課題。

  “深圳發展航空運力不是零和遊戲,而是要在做大蛋糕和差異化道路上做文章。”賈麗巍説。

  市場預測認為,進入十三五時期,大珠三角區域的國際航空市場仍處於快速增長期。去年,廣、深、港三大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1.55億人次。據國際民航組織預測,到2020年,這三個地區的年航空旅客總量將達2.33億人次,多出來的近8000萬人次需要在香港機場和廣州機場之外尋求新的釋放空間。

  “蛋糕在迅速變大。深圳加快拓展航班容量和航線有利於完善大珠三角區域的航空網路服務體系,促進大珠三角航空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賈麗巍説。

  深圳國際樞紐港在大珠三角市場佈局中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據介紹,未來深圳主要依託完善的地面交通網路服務本地客戶,兼顧轉机市場;同時在國際航線發展上也會有所選擇,重點佈局“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城市和發達國家中心城市。

  “我們會深化珠三角機場體系的發展,和香港機場探討完善聯合備降、聯程運輸,並聯合推出一些創新服務産品,在適當時機還會進一步探討珠三角機場聯合管理等議題。”賈麗巍説。

  在深圳“空港先行”的背後,還蘊藏著更大的珠三角空港經濟宏圖。賈麗巍説,深圳已向國家發改委提出了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申報請求。“順豐的總部基地就在深圳,我們的快遞總量目前已經佔到全國的一半,未來空港物流業將發展得更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