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高速路將實現新能源車充電樁全覆蓋

  • 發佈時間:2016-01-25 15:48:23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製圖 謝瑤

  自新能源汽車推廣上市以來,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始終給老百姓一種“政策熱、市場冷”的印象,雖銷售總量在增加,但仍面臨難有較大突破,讓老百姓真正有購買慾望還需一定解決之道。

  新能源電動車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充電樁不夠用,已成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原因。對於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若干問題,市政協委員紛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政策解析

  市政協副主席:發展新能源車是為“彎道超車”

  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問題,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表示,目前市民對新能源車的購買熱情並沒有非常高漲。很多市民認為汽車應該像汽油車一樣,可以跑幾百公里。事實上,對於每天在北京生活的多數人來説,開車的距離不超過80公里,新能源汽車能夠滿足需求。

  關於新能源汽車,也有很多人提到使用混合動力汽車。蔡國雄介紹,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希望可以“彎道超車”,主要原因是我們掌握了電動汽車的專利,可以利用這項專利實現新能源的“彎道超車”。目前,混合動力汽車的專利都由他國掌握,如果發展混合動力車,則需要支付昂貴的專利費。“每輛車會比現在的汽車貴上2到3倍”。因此,經過反覆討論後,我國將國策確定為發展電動汽車。

  此次政協會議上,很多委員建議公車進行新能源汽車更換,蔡國雄表示,公車應該更換為新能源汽車,以此起到示範和推動的作用。

  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電力問題,蔡國雄説,很多人認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更換後已經無效。他則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實現“藏電於民”。蔡國雄説,目前市民用電習慣是白天用電。晚上是用電低谷,很多電廠的發電機夜間空轉,甚至會選擇棄電。因此,他建議政府晚上降低電價,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可以將更換的廢舊電池用於夜間蓄電,白天再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給電網。以此也可以不再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等設施。

  □數據發佈

  去年新增2.35萬輛新能源車

  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3.59萬輛,其中,2015年新增2.35萬輛;充電樁建設方面,截至2015年底,累計建成充電樁2.1萬個,包括三類,出租物流的專用充電樁3700個,公路充電樁5008根,小區私人自用充電樁1.2萬。

  關於充電樁的建設,2016年要再增加公共充電樁5000根,去年11月份發佈時,北京當時有300個點,現在發佈有527個點,僅僅兩三個月就增加了200多個點,超過千根充電樁。

  新能源電動車指標申請數量,2015年第五期申請量是1.8萬,第六期申請量是9100多輛,因此採用直接配比,2016年對外公佈有6萬個指標,跟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85%給個人,5%給單位,10%給租賃的營運車輛,由於分時租賃需求非常旺盛,指標應該跟著市場走。

  □問計委員

  讓車主每天去商場充電不現實

  京華時報:如何解決新能源車政策熱、老百姓購買欲不高的問題?

  耿曉冬:新能源電動車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是主要原因。新能源電動車有一個壁壘是充電時間長,雖然現在一些大型商場安裝了充電樁,但對於車主來講,每天去商場充電這並不現實。

  魏而巍:充電樁不夠用,讓不少打算購買新能源車的市民望而卻步,建議相關部門對這幾年充電樁建設實際效果進行評估,甚至建立充電樁建設精準投入評估系統,以避免資源浪費。看看市民用得怎麼樣、電樁保養得如何,對充電模式、插頭標準、建樁位置等市民是否滿意。政府需要有一個全面科學的數據分析,實施策略要考慮合理。

  京華時報:如何解決北京老舊小區安裝充電樁的問題?

  郭耕:目前,解決北京老舊小區安裝充電樁也是制約新能源車推廣的一道門檻。要解決這個問題確實不能一蹴而就。受制於安全問題、電流載荷問題以及經濟問題等,要在老舊小區大量安裝充電樁,確實還需要政府牽頭制定一系列的配套解決方案。同時,還需要居民、物業和政府部門轉變觀念,集思廣益,共同跨過這道門檻。

  耿曉冬:對於一些暫時或者長期無法滿足安裝固定充電設施的老舊小區,政府相關部門要倡導、支援、發展移動充電服務運營機構。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政府還是應將市政設施改造到位。

  對於設施改造資金問題,合理的改造資金應來自政府的一定補貼,民間資本的投資,設施使用者也應該出一部分。但目前的障礙是,電力系統有很高的壁壘,不少企業想投資但卻被阻擋在門外,要想加快新能源電動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政策上應該更寬鬆些。

  魏而巍:先在具備條件的小區用上,讓總量先提升,降低能源風險,最大的問題是供電線路的問題,從公共總的電源來拉線路引到小區,現在電容量不夠,很多小區都不敢建,商品房的地下室很多不敢建。政府統一規劃公共線路,最後物業和業主共同出錢。社區一定用電量是固定的,一旦出了安全事故要承擔責任,表面上是物業和消費者的矛盾,實際上要政府協調。

  陳小兵:目前,物業以施工影響居民出行,線路增容困難等原因拒絕安裝充電樁的情況不少見。而職能部門的解決辦法是讓市民舉報,物業公司在住建委年度評分中會減分。但這種方式效果也不一定好,應加大對拒絕安裝充電樁的物業公司的處罰。

  政府可以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確何種情況物業必須安裝充電樁,何種情況可以另想他法。在老舊小區,如果符合一定要求物業就必須安裝,否則面臨高額罰款或者吊銷資質的可能。新能源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長遠來看,應該研究將拒絕安裝充電樁的問題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

  公車應儘快更新換代為新能源車

  京華時報:新能源車的不限行政策是否會造成交通問題?

  郭耕:其實無論是增加汽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會增加擁堵,這是一般無二的。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各種措施來大力推行錯峰錯時出行。舉例稱,有一次上級單位讓我們早7點去參加一個會議,我6點就開車出門,雖然是工作日但也全程無堵,這就是錯峰出行的力量。

  耿曉冬:加重擁堵是必然的。新能源車政策制定的時候應該有一個通盤的考慮,不能頭疼治頭,腳疼治腳,前幾年我們發展新能源車時除了電動車外還有LNG插電混合動力車,在政策上應該考慮一個綜合性的平衡。

  魏而巍: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需要在整個推廣新能源佈局時將其考慮進去。新能源車不限行、不搖號的政策是政府拿出來推動其發展的方式之一,儘管已有那麼多優惠政策,但市場佔有量還是很少。目前想要依靠電動車來減少燃油車數量還為時尚早。增加純電動車數量從降低污染來講,肯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涉及治堵的問題,就不是一個方法能夠解決的,這裡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同時,電池二次污染問題也是亟須考慮解決的問題,防患于未然。

  京華時報:如何看待有些城區公車未來統一更換為新能源車?

  郭耕:我非常支援。事實上除了公務車,今後包括公交車和國企、醫院、學校等各類單位的公車,都應該儘快換代為新能源車。因為這些單位相比個人,具有安裝充電樁的先天優勢,最為適宜發展新能源車。

  陳小兵:純電動車有許多先天優勢適合作為公務用車,純電動車節能減排的特點不必説,其電費及保養費大大低於汽油車,可節省大量養車費用。公車一般不會駛出北京市界,200左右里程夠用。另外,機關單位具備停車便利、易安充電樁的先天優勢。政府樹立很好的節能減排的形象後,也會激發普通百姓購買積極性。

  魏而巍:公車率先使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起到示範作用,讓政府優先在使用駕駛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先行解決。同時,如果能把公交車、環衛車、物流車等燃油車,全部用純電動車替代,這將能夠起到很好的降低污染作用,一輛公交車可以抵幾十輛小客氣的排放量。

  □最新舉措

  年底實現城區每隔3公里有充電樁

  據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介紹,如今充電樁建設已進入由市場選擇的第二階段,此前第一階段屬於政府主導,比如計程車、公交車。充電樁建設過去由政府選點,現在變成由市場選點,例如西單、北京南站、機場等重要樞紐充電樁的設置。

  目前在北京有10家充電樁建設企業,其中充電樁建設和補貼都在加大力度進行。“今年再建5000個充電樁沒有問題,但具體什麼時間完成,取決市場要素的整合,具體地點選址,肯定是市場選擇最有利的地方。”許心超説。

  城區目前是5公里以內就能找到充電樁,到2016年底能夠實現3公里以內。

  2017年底,京津冀區域內所有高速路都要建充電設施,每個服務區將建有4個快速充電樁,以滿足市民的普遍需求。現在有7條高速公路已經在陸續建設充電樁,高速服務區設計標準是每50公里一個,大概一個服務區有4個快速充電樁。未來只要有服務區的地方都會有充電設施,一般公共場合以快充為主,30分鐘就能滿足80%的充電量,使用效率高,能符合普遍的需求。

  如何在跨省區域實現新能源車長途暢通駕駛?許心超稱,如今電動車的充電既有充電樁,也有自帶的攜帶型充電寶,到很多住宅,只要有電源就可以實現應急充電。路途上經過的地方,例如酒店住宿,只要具備電源條件就可以,休息一晚上就可以充滿。

  新增電動車續航力將在250公里以上

  在續航能力方面,現在北京有13家企業,有22款車型,既有像特斯拉續航能力500公里的,有像比亞迪E6續航能力400公里,也有其他200公里的車型。

  現在電動車基本車型集中在200公里左右,在今年6月份以後,2016年新增的新能源電動車都會集中在250公里以上。國産將有多個車型即將走向市場,同時,進口新能源電動車只要把電池單體更換一下,蓄持里程就可以增加50%。

  只要有市場就會有更多車型,2014年只有三四款車型,預計今年年底電動車車型翻一倍沒有問題。對此,許心超認為,一定程度的競爭是有利於産業進步的。企業車型的退出,一是由於沒有市場,前不久已經有一款車型退出,續航能力100多公里,相信在2016年基本會賣不動,除非分時租賃的場合,不然消費者是不會買的。

  企業車型的退出就是市場逼著它自動退出,産品市場的自我調整,在備案管理産品品質和服務遭到投訴,都會按照備案採取嚴格督促和檢查。“新能源電動車的發展環境來之不易,大家要呵護它,保護好它。”許心超説。

  今年對整個行業有一個判斷,去年北京總共賣了2.32萬輛,北京新增的車輛不到50萬輛。市場佔有率在4%至5%,按照判斷,2016年整個車輛增加一倍沒有問題,但是北京增加的新車並沒有增加,還是維持在50萬左右。這意味著8%至10%市場的內增動力形成。

  有投訴的小區將納入電動社區計劃

  對於小區物業拒絕安裝充電樁的問題,許心超表示,每年他們和住建委都會給物業做培訓,物業不支援主要出於要承擔安全責任風險,如今充電樁安裝都是要簽三方協議,包括車企、充電樁建設企業和消費者。同時,用電動社區計劃給予一定獎勵機制,來調動物業積極性,2016年能夠加快試點,未來在有限時間內實現全北京社區覆蓋。

  物業本身也有一定接受過程,現在北京有2108個社區,將來會把這些數據逐步公佈到網上去。未來將把建充電樁的社區進行公佈,促進大家的溝通。確實存在一些物業小區電源條件不足的,可以利用電動社區計劃的方式減少不能建充電樁的硬條件,“只要有投訴的,都會優先納入電動社區計劃。”

  □未來暢想

  無人駕駛車正在進行路試

  北京未來在電池方面會進行科技攻關,智慧駕駛的終極目標可實現無人駕駛,但接近市場還有一個過程,相信未來有一天能實現有車送。而且是不帶司機的車,“只要你要走了,車都會自動在特定地方等你,這都將不是夢想。但是有一個時間表,一個是技術的進步,另一個是法律法規的銜接。”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説。

  許心超透露,無人駕駛車正在進行路試,目前有幾個研究機構正在做這方面的試驗,網際網路企業結合智慧演算法去做,車企根據傳感雷達、集中控制模組和單目錄影機,可做到人車切換模式,實現自動跟車。從整體使用來講,可實現偏離道路預警、躲避一些盲區。

  最初的自動駕駛是出於安全考慮去做,自動化反應很快,可以減少80%的事故,包括長途貨運或者長途班車也正在實現技術進步。無人駕駛車目前還在試驗階段,預計在2020年可實現示範運作。

  □案例調查

  電池問題是普及的瓶頸

  或許是受這兩天極寒天氣的影響,市政協委員郭耕2014年買的新能源汽車這幾天突然不好充電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郭耕對於新能源車廣闊發展前景的信心。

  郭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新能源車使用的是清潔能源,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這是必然的發展方向。汽油車同樣也會遇到各種“趴窩”的問題,無論什麼車,修車都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郭耕認為,雖然目前鼓勵新能源車發展的優惠政策層出不窮,但電池問題現在確實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一個瓶頸問題。不過對於技術門檻他很有信心,因為如今科學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了,只要捅破一層窗戶紙,電池技術也許在不久後就能獲得極大的進步。

  同時,郭耕還表示,新能源車只要不出北京市界,其電池續航一般來説都是足夠使用的。不僅如此,除了購車時政府有各種補貼,平時日用成本也很低。

  每天上下班,郭耕都開著他的電動車,一般每月的電費只花200多元。反之汽油車一般每月得花個五六百元的油錢。他認為現在市民對於新能源車還是不太了解,如果大家使用一段時間新能源車,有了真切感受,新能源車會更加火爆。

  □連結

  百餘人次體驗兩會新能源車

  今年兩會期間,人大、政協會議駐地提供了50余輛新能源汽車,供參會的代表、委員、機關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出示相應證件免費使用,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新能源車,鼓勵使用清潔能源車綠色出行。

  昨天,北汽集團“北京出行”網際網路+出行服務平臺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會議進行三四天,人大和政協的新能源車被使用百餘次。不少代表和委員通過建議卡向平臺提出建議,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已收到約100多張建議卡,比如“北京出行”+醫療服務、“北京出行”+眾包物流等一系列創新想法。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出行”已推出APP向市民提供分時租賃,北京共布點69個,充電樁600余個,有關分時租賃的網點和充電樁還在不斷增加。(記者 潘珊菊 黃海蕾 郝少潁 趙鵬 郭瑩)

充電樁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科士達 17.09 4.08%
3 可立克 15.48 3.96%
4 道明光學 8.85 3.75%
5 盛弘股份 32.59 3.56%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奧 特 迅 17.36 -3.23%
2 夢網集團 10.88 -3.03%
3 北巴傳媒 5.24 -1.50%
4 中電鑫龍 8.64 -1.37%
5 陽光電源 18.94 -1.2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