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端午節後遇重污染 京津冀為何又逢霧霾

  • 發佈時間:2015-06-24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端午節假期間還在愜意享受藍天的北京市民,節後第一天上班就遇到了一個灰濛濛的天。有人不解:“這都6月份了,怎麼還有霧和霾?”6月23日11時45分,手機應用“中國天氣通”顯示,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已達315,屬於嚴重污染級別,體質敏感的人群已經不宜在戶外活動。

  不僅北京市民頭頂“一片灰”,北京周邊也在霧霾中“淪陷”。據中央氣象臺消息,23日白天,華北大部、黃淮中部等地出現輕至中度霾;上述地區PM2.5濃度超過75微克/立方米,達輕度污染,局地中度至重度污染。

  “此次京津冀地區之所以暫時告別藍天,是因為氣象條件不太利於污染物的水準和垂直擴散,而且空氣濕度又很大。”中國氣象局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廖曉農説。

  專家進一步解釋説,6月22日後半夜到23日淩晨,京津冀地區風力較小,這意味著空氣的流動性很小,為污染物的累積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大氣還比較穩定。距離地面幾百米高度上的逆溫層就好像一個“鍋蓋”,阻止了污染物向上擴散,使得地面附近的污染物濃度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空氣濕度大也成為能見度變差的一大“幫手”。6月22日5時到8時,京津冀地區的相對濕度維持在70%到90%。空氣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較強的吸濕性,它們在濕度較大的環境中會“長大”好幾倍。這樣,在重污染和高濕度的雙重作用下,能見度就會明顯降低。

  在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發生頻率較高的時段呈“雙峰”分佈,第一個是供暖季,一般從11月到次年2月;第二個就是6月份。

  “只要濕度大,霧、霾就很容易出現。”廖曉農説。每年的6月份偏南氣流比較活躍,為北京及周邊地區送來了充足的水汽。由於京津冀地區PM2.5的平均濃度比較高,而且含有大量硝酸鹽等吸濕能力很強的成分。如此一來,只要水汽充足,它們就會吸濕增長,從而出現低能見度的天氣。

  然而,如果盛夏時節雷陣雨天氣頻繁,雨水就會對空氣中污染物産生明顯清除作用,污染物長時間大量累積的可能性就會減小,不易出現持續性霧、霾天氣。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3天,華北大部、黃淮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仍有輕度霾,北京等地將現中度至重度霾。因此,此次霧、霾天氣將持續至25日白天。專家表示,此次霧、霾天氣還具有間歇性的特徵。

  在此期間,北京地區多雷陣雨天氣,降雨將對污染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廖曉農表示,從25日夜間到26日,將有冷空氣影響京津冀地區,污染物擴散條件將得到明顯改善。屆時,京津冀地區將有望告別霧、霾,重逢藍天。(經濟日報記者 杜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