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衛計委建言京津冀改革:轉移非核心産業分流人口

  • 發佈時間:2014-11-19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正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方案呼之欲出之際,11月18日,記者從衛計委獲悉了該部委針對京津冀發展規劃的最新政策建言。

  衛計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向記者獨家透露,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流動人口司此前已經組織業內專家展開了調研探索,並已將政策建言提交給了相關部門。

  在調研過程中,流動人口司獲悉2000~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呈現增長趨勢,且穩定存在著4個人口高度密集區、人口密度由中心城區向周圍遞減。從經濟發展上來看,京津冀都市圈軸線發展特徵突出。

  至於下一步的政策建議,衛計委的建議包括,應以非核心功能及相關産業轉移帶動北京、天津人口疏散,引導人口合理佈局,同時應儘快實施水資源替代戰略,加強區域協同發展。

  人口集聚效應明顯

  根據衛計委的調研,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分佈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新特徵。

  記者當天從衛計委流動人口司最新編撰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以下簡稱 《報告》)中獲悉,2000-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以人口流入為主,主要集聚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地級市的市轄區。在這兩年中,京津冀都市圈人口自然增長緩慢,北京和天津自然增長率不足4%,河北自然增長率不足7%,人口增長以遷移流入為主,估計流入人口近1000萬人。

  從地域上看,人口流入地區主要集聚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地級市的市轄區,人口集聚度大幅提高;人口流出地區主要分佈在承德、張家口以及保定的山地丘陵區,估計流出人口60萬人。

  京津冀都市圈內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效應明顯。

  在此基礎上,京津冀都市圈的資源環境基礎發展,正在呈現出水資源量下降突出的特徵。而水資源短缺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而且,大氣與水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京津冀都市圈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水環境承載力已接近極限。

  轉移非核心産業

  衛計委人口流動司司長王謙對記者獨家表示,在京津冀的協同發展規劃層面,人口流動司已經組織了相關專家展開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研究。“這些報告已經提供給了有關部門,但是還得看最終的採納情況。”

  他説,提交的報告中,涉及的內容包括衛生計生服務、國家整個人口遷移、流動等的相關建議,“我們希望報告能夠為決策多提供一些依據。”

  衛計委人士説,從合作的角度來説,京津冀醫療衛生的協同發展亦是工作的重點,即“中央有政策、地方有需求、群眾有期盼、合作上有基礎”。最新的情況是,京津冀三地都在積極地開展相關工作,力爭達到功能疏解和能力提升協同發展。

  衛計委表示,經過研究,發現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分佈已然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和保定為中心的高密度人口聚集地,但是,京津冀地區基礎設施網路尚未形成,區域間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水資源匱乏和城市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突出,距區域一體化的目標要求還有較大距離。

  由此,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京津冀都市圈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

  衛計委方面的政策建議是,應以非核心功能及相關産業轉移帶動北京、天津人口疏散,適度加大周邊城市的人口吸收能力,引導人口合理佈局。由於京津冀産業格局所決定,未來時期京津冀仍然主要呈現 “向心型”人口流動,只是核心在不斷擴大,由原來以北京市為主,逐步轉變以沿海高速增長區域和次高速增長區域為主,其他各中心城市、縣城和中心鎮為輔的增長格局。

  落點至具體城市來看,應該進一步發揮河北省的區域比較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投資環境,加快經濟發展,適度分散京津兩地的人口集聚壓力。

京津冀一體化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魯恒升 16.60 4.27%
2 樂凱膠片 11.29 3.39%
3 中國動力 25.64 2.64%
4 渤海股份 21.52 2.38%
5 天壕環境 5.98 2.0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淩雲股份 15.21 -2.75%
2 河北宣工 21.77 -2.64%
3 建投能源 7.03 -2.63%
4 冀東裝備 20.49 -2.52%
5 巨力索具 5.68 -2.4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