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年輕人越夜購買欲越強 深圳百貨緊盯青春"夜經濟"

  • 發佈時間:2014-11-04 14:29:25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雙十一”即將到來,面對電商衝擊,實體零售商們早早動手迎戰,大搞“夜經濟”,精心部署了東門商戰、萬聖節狂歡,讓青年人參與其中,商家趁機大賺一筆。多家傳統零售百貨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商所具備的價格優勢,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百貨所提供的配套體驗式購物。

  1

  年輕人越夜購買欲越強

  11月1日,東門商圈以茂業百貨、天虹商場、太陽百貨為主的“東門商戰”再度打響, 茂業“68小時不打烊”如約啟動。2日傍晚8時,各家商場吸引了大批人流蜂擁而入。

  東門商戰打了12年,白天顧客不算太多,甚至有專櫃的售貨員感嘆首日戰果不如往年。但記者留意到,晚上來商場購物的人流卻突然增加了,人數並不比往年少,他們大多數是穿著時髦的年輕人。

  2日深夜12時,記者在東門茂業百貨看到,中老年服裝區域的人流更少了,但年輕人購物區域的消費熱度依然不減。淩晨1時過後,人流又突然大增。不少人是特意在半夜趕來購物的顧客。

  “相對而言,中年人作息規律,喜歡白天逛街; 年輕人精力充沛,晚上娛樂休閒的活動更豐富。”東門茂業百貨的副店長程海燕證實,白天前來光顧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晚上迎來的大多數是年輕人。年輕人購物目的性更強,讓運動、休閒及青春女裝銷量大漲。據不完全統計,夜間一小時最多銷售額超過600萬元。

  2

  夜間特色服務層出不窮

  為何能讓更多年輕人前來商場消費?主要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更加緊密了。茂業拍了創意微電影,目前網上點擊率已破10萬,把“68小時不打烊”做成一個品牌傳播開去;天虹微信移動平臺火爆持續商品可實現手機支付,商場提貨;太陽百貨也線上上打通支付環節,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

  更重要的是,商家針對年輕人喜歡夜間活動的特點,除了以低價吸客外,主要是拼服務。在交通方面,在商場門口開通免費公交專線,與滴滴打車合作增設免費叫車服務,開車前來的顧客送加油卡,為外地顧客提供預訂酒店服務……可謂鉚足了勁兒。

  針對年輕人喜歡吃夜宵,據東門天虹店長張靜毅説,商家和周邊的食店互動聯合,在商場購物後會發放食店優惠劵。另外,在年輕人喜愛的互動體驗方面,東門天虹特地增加了快閃街舞表演、沙畫、萬聖面具DIY等活動;太陽百貨市場部總監秦宇也説,為吸引年輕人,商場搞了摸獎、送紙巾、舞獅、 廣告代言人徵集活動。

  在採訪中,多家傳統的零售百貨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為,網購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百貨所提供的配套體驗式購物,年輕人夜間在實體店購物,更能體會到城市夜生活的活力。

  3

  “夜經濟”資源需挖掘

  除了東門各商場外,剛剛過去的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也讓不少人記憶猶新。當晚數萬名或戴著面具、或穿著鬼怪衣服的年輕人集中在華僑城各大景區狂歡,曾一度讓周邊的交通陷於癱瘓狀態。雖然當晚景點團購門票價格低一些,但是勝在人多,讓景區賺得盆滿缽滿。

  各大商場也從中分了一杯羹,記者在走訪中看到,節前各大商場都推出面具和應節衣服均熱銷。記者在在家樂福看到,可愛南瓜套裝、 恐怖巫婆套裝賣得最好,此外還有天使翅膀、仙女魔法棒、夜光面具、電鍍羽毛眼罩、文身貼紙等數十款萬聖節裝扮單品出售。據深圳家樂福工作人員介紹,萬聖節相關商品的銷售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今年整體銷售同比增長15%左右。

  就“夜經濟”有關問題,記者採訪了行銷專家何勁。他表示,“夜經濟”簡而言之就是指人們在夜間消費而帶動的經濟活動。“夜經濟”的主要內容是提供服務性消費,包括餐飲、娛樂休閒、運動健身、購物等,其中購物消費佔較大份額。深圳“夜經濟”要取得進一步發展,需針對年輕人深度挖掘“夜經濟”資源,企業界要想辦法不斷開發出有吸引力的“夜經濟”産品,並創造品牌效應,吸引市內外消費者;其次,政府要加大對“夜經濟”的支援,例如適當放寬夜間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利用等。

  相關報道

  “雙十一”六年沉浮

  電商發展遇瓶頸如何更上一層樓

  據新華社上海11月3日電 距離“雙十一”還有一週多,線上線下的促銷活動已經聲勢浩大。能否保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初心?未來,電商還會帶來哪些變革?

  在電商風光的同時,發展的瓶頸也在逐漸顯現。目前,電商運營成本不斷攀升。易觀國際分析師透露:“很多人都以為電商的運營成本更低,但測算發現,如果整體考慮物流、管理等綜合成本,對於賣家而言,目前多數電商平臺的運營成本甚至比線下還要高10到15個點。所以,電商平臺亟待吸納更多品牌,來提升規模效應。”

  一些業內人士甚至抱怨,現在電商平臺更像是廣告公司:先是聚起一群商家促銷,再拍賣廣告位大獲其利。而電商熱衷於人工造節,諸如“816”、店慶、“雙十二”等名目頻出,價格戰愈演愈烈,對賣家並非好事。

  億邦動力網總編輯賈鵬雷表示,電商促銷是把雙刃劍,雖然可以清除庫存,但是過於集中的銷售,導致促銷前後缺乏訂單,這對零售業來講不是好事。

  遭遇成長瓶頸之下,未來電商將往何處去呢?記者採訪發現,如今,電商正在向國際化、市場下沉和O2O(線上到線下)方面尋求突破。

  10月30日,亞馬遜宣佈,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和義大利六大站點開通直郵中國服務;同日阿裏集團也宣佈,今年將成為首個全球化“雙十一”。

  萬擎諮詢CEO魯振旺告訴記者,電商國際化目前以進口為主,過去這塊業務多是灰色領域,現在跨境電商著重透明化和合法化。目前,國內跨境電商都處於起步階段,但未來這會是很大一塊蛋糕。能否做到物流更快、價格更低,將是非常大的挑戰。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記者,過去關注一二線城市,現在要開始培育其他區域市場,尤其是縣城。那些地區物流配送不發達、實體店也不夠多,所以縣城消費者對網購需求更迫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