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鋼材城遭遇瓶頸 “脫下華服”變農貿市場
- 發佈時間:2014-08-26 10:23:34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曹慧敏
流火八月,水泥地面上可以看得見滾燙的空氣在流動,原珠三角鋼材城的場地上,高聳的起重機已經不見了蹤影,幾名工人正頂著烈日進行搭棚、焊接的工作,這裡馬上將要被改造成一個農貿批發市場。
2011年開業時,珠三角鋼材城曾有110多戶商家進駐,共租用了180多個卡位,如今早已人去樓空,一些鋼貿商行的招牌尚未拆去,“開業大吉”的門聯甚至還原封不動地貼在那裏。事實上,從去年初開始,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鋼貿行業已經走向低谷,當時就已經有部分鋼貿商撤離該市場,其餘的則轉做建材生意,“珠三角鋼材城”也在去年10月正式更名為“珠三角建材城”。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改名建材城僅半年多後,這個專業市場再次轉型,而且這次更為徹底——從大宗商品貿易跳到最民生的農産品批發。
?現狀
建材商僅剩一家
除了番中公路沿線的樓頂上還保留著一系列建材廣告牌,曾經的“珠三角鋼材城”、“珠三角建材城”的痕跡都已經被新的“三川農貿批發市場”招牌代替。記者走訪市場時,改造正在西邊的場地上進行,而東邊還留有4座大型起重機,橫臂上還寫著“珠三角建材城”的字樣。不過按照商家提供的規劃圖,兩個區域都將會改造成農貿批發市場。整個區域內經營建材的企業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中山市中匯物資貿易有限公司一家。
沿街的鋪位內堆放著各種各樣的塑膠管道等建材,一位正在卸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大概在兩個月前了解到市場要轉做農貿,周圍的商戶也陸陸續續地搬走了,但他們暫時還沒有這個打算。“管理方沒有讓我們搬走,”他説,“但現在就只有我們一家還在這裡。”這家建材企業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公司與管理方簽訂的合同要到明年才到期,而他們是做建材批發生意的,有固定的客源,所以建材城改為農貿市場對他們的影響不算太大,暫時都不會考慮搬遷,至於是否會續約,就要到時再説。
在去年更名時,當時的珠三角建材城董事兼財務總監原萍曾對媒體表示,從“鋼材城”改名為“建材城”其實是一種回歸,因為“市場內至少有6成鋼貿商在同時從事PVC管、電線電纜等建材産品的銷售,有部分還將建材作為主打的業務,做純鋼貿的並不多。”而改名主要是為了規避政策持續帶來的負面影響。不過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回歸”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
瓶頸
區位優而配套缺
事實上,在鋼材貿易業內人士看來,中山並不具備大規模發展鋼貿行業的條件,更別説形成專業市場或集群,“珠三角鋼材城”的衰落似乎是“命中註定”。
這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中山地處珠三角的核心區域,但缺乏像鋼鐵這樣大宗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大型貨運碼頭和火車站,周邊又有廣州、樂從這樣有一定發展歷史和發展規模的集散市場,中山優勢並不突出。另一方面,鋼貿是一個需要大量土地、資金支援的行業,本地政府、銀行並沒有對這類型集散市場提供政策和金融方面的配套,加上中山本地對鋼材的需求並不算很大,礙于交通等條件限制,想輻射周邊城市又有一定難度,加上業內“做熟不做生,做大不做小”的規則,於是大型市場便很難能支撐起來。
無獨有偶,位於阜沙鎮的“十二五”重點項目“天潤盛興金屬原材料市場”也在今年4月更名為“天潤盛興五金建材城”,並且引進了香港中港泰有限公司共同運營。據了解,該市場一期已經基本建成,同時配套2個擁有1000噸級泊位的專屬碼頭,水路運輸配套正是當初投資方對發展金屬原材料貿易的信心所在。不過,受影響于前些年鋼材行業産能過剩、鋼貿市場盲目擴張,如今宏觀調控政策下,整個行業都在面臨“大洗牌”。天潤盛興公司董事長張志東向媒體透露,更名是出於國家對鋼材産業的政策調控影響的考慮,之前市場所經營的業務偏重鋼材,日後將提高綜合性,涵蓋五金、電動工具、陶瓷、膠製品、潔具等,並有意將其打造為廣東省規模最大的專業五金建材城。
?轉型
做本地農貿批發
從火炬開發區往民眾方向行進,經過中山港大橋後,不到一公里就會看見如今“三川農貿批發市場”的招商廣告。記者以客戶身份到市場招商中心諮詢,一位姓林的招商專員説,市場準備在今年9月1日正式開業,和原來的“珠三角建材城”同屬一個老闆經營,“因為老闆決定改行。”他説。不過當記者按照宣傳單上的電話找到另一位姓梁的招商代理時,他卻表示市場已經轉手,他們只負責招商,不知道為何轉行。
按照規劃圖,該市場將東西兩個場地以及現有的鋪位劃分成19個區,除餐飲外共有12個不同類別的農副産品、日用品專區,地處農業大鎮民眾鎮,又靠近繁忙的交通要道,是市場招商推廣的主要優勢。不過,目前民眾鎮的農場品都有較為固定的銷售渠道,還有民眾市場等作為流通中心,新建的批發市場是否有利可圖還有待觀察。
目前靠近中山城區的農産品批發市場主要在沙朗,屬於較為傳統的經營模式,果蔬類、水産類和副食類都分散在不同地點,尚未有綜合性較強的批發市場出現。中山市蔬菜協會會長馮銓祥認為,新市場的加入對整個行業是件好事,中山的農産品流通還有發展空間,投資者完全可以靠引進專業人才來管理和經營,關鍵是新市場能不能與現有的進行錯位競爭,突出優勢謀求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孫嘉琳 實習生 聶麗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