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報告稱汽車行業管理 須改變“一頭沉”模式

  • 發佈時間:2015-09-01 01:00: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大眾汽車集團8月31日在京聯合發佈《2015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報告》。報告提出,汽車産業正面臨革命性、顛覆性變化。未來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需要實現四個轉變。

  報告提出,汽車産業正面臨革命性、顛覆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3D列印、工業機器人能源網際網路等標誌性技術應用無不以汽車産業為載體;二是數字化、模組化製造正推動汽車生産方式向“大規模定制化”轉型;三是汽車智慧化和車聯網的全面發展將帶來汽車産品屬性和使用方式的重大變化。

  “這些變化都要求汽車行業管理體制進行適應性改革調整。”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説,比如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將吸引很多新企業或者傳統概念上其他産業的企業進入汽車産業,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取消一些不合理前置性準入審批,以允許新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報告提出,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需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由以企業和産品為雙重管理對象的舊管理模式,轉向以汽車産品為主要管理對象的新管理模式。逐步弱化在企業投資設廠、生産能力擴張、合資對象選擇和跨境投資等方面的管理職能,將管理視野聚焦到汽車産品上來。

  二是由前置性管理為主的“一頭沉式”的舊管理模式,轉向事前的産品型式認證制度、事中的生産一致性核查制度和事後的缺陷産品召回制度“三位一體”的新管理模式,同時要實現管理平臺的集約化。

  三是實現由經濟性管制為主要管理內容的舊管理模式,向以社會性管制為主要管理內容的新管理模式轉變。要將改革重點放在解決汽車全産業鏈的外部性問題上,特別是解決機動車的品質安全、尾氣排放、化石燃料消耗、輕量化、噪聲污染、報廢回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

  四是實現由綜合宏觀管理、工業管理和品質管理等多部門管理為主的分散型管理模式,轉向以品質安全、環境保護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解決外部性問題為主要職能的集約型管理模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