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投資為何也成“韭菜”?

  • 發佈時間:2016-02-04 02:11:1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機構投資者散戶化正在成為中國股市的常態。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公募基金才不可避免地加入股市被收割的“韭菜”大軍。

  2016年1月已經收官。回顧1月份的股票行情堪稱慘澹。上證指數全月下跌22.65%,創出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同時也創出漲跌停板限制下的史上第二大單月跌幅。

  覆巢之下無完卵。據媒體報道,被稱為是專家理財的公募基金在1月份同樣沒有逃過巨虧的命運。統計顯示,1月份主動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分別達到24.31%和14.69%。其中股票配置範圍為基金資産60%-95%的385隻高倉位混合型基金1月份平均跌幅達到25.07%,其虧損幅度甚至超過了主動股票型基金。而該類基金月度跌幅已經超過了2008年10月跌幅,刷新偏股基金最大月度跌幅紀錄。公募基金“專家理財”的形象被跌得蕩然無存。

  當然,在2016年1月股市總體下行的背景下,要求公募基金取得好的投資收益這是不現實的。不過,公募基金作為一種“專家理財”甚至虧得比大盤的跌幅還多,這就難免會授人以柄。

  通常説來,在下跌的行情裏,輕倉或者空倉是減少甚至回避投資損失的一個重要方法。不過,對於投資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來説,註定難以回避這種下跌的風險。因為作為公募基金來説,其最低倉位是有限制的。如根據去年8月8日開始實施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下限由此前的60%調整到80%。也就是説,在1月份的下跌行情中,股票型基金的倉位至少都在80%以上,這就決定了這些重倉的股票型基金必然面臨著巨虧的命運。

  而基金經理的年輕化導致的投資風險激進化。投資基金的損失超過大盤的跌幅,這明顯是投資基金在股票的配置上出了問題。這一點在部分混合型基金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且,公募基金在股票配置上,過多地配置以創業板、中小板等中小盤股為主的成長股,這導致這些基金在1月份的跌幅偏大。而之所以會出現投資基金重倉位配置股票以及中小盤股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與基金經理激進的投資風格有關。如果是穩健的投資風格,顯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任職在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在公募基金中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單從換手率來衡量,股票資産規模逾萬億的公募基金與普通散戶並無太大區別。機構投資者散戶化正在成為中國股市的常態。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公募基金才不可避免地加入股市被收割的“韭菜”大軍。本輪股市震蕩,除了杠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機構化的散戶,即年輕的公募基金經理和民間炒股高手成立的私募基金。前者年輕氣盛缺乏風險意識,而後者受強制止損線約束在急跌中被迫清倉,加劇了市場動蕩。

  □皮海洲(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