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新模式引領人類黃金年代
- 發佈時間:2014-11-12 08:29:4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曹慧敏
北京APEC達成的經濟合作新模式正在改變一個時代,讓人類迎接黃金未來。
42年前,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專機飛抵北京,與中國領導人有了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它不僅改變了中美關係的軌道,也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的格局。
當APEC領導人11日聚集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當他們身著海水江崖紋的新中式服裝亮相,當他們一起來到雁棲島上的夏園為“亞太夥伴林”種植下21棵兩米多高的白皮松幼樹時,中國讓21個經濟體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山水相依、守望相護。
從中國到APEC,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們正在用一種全新的開放心態面對全世界。中方改善市場聯繫、便利貿易、增進交流的呼籲得到各方積極響應。
互信、包容、合作、共贏
在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11日結束後,21個成員國發表聯合聲明,贊同促成《亞太自貿區框架協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這是我們朝著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方向邁出的歷史性一步,標誌著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正式啟動,體現了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決定。”
會議還發表了《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週年聲明》。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面對新形勢,亞太經濟體應深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夥伴關係,為亞太和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一種融合、創新、互聯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正在被構建。《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確定了在2025年前,實現加強軟體、硬體和人員交流互聯互通的遠景目標,中方承諾,按照藍圖構想加大投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複合型亞太互聯互通網路,為實現亞太發展繁榮夯實互聯互通的基礎。
後危機時代共用全球化
如同這些成果所描繪的藍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崛起都是世界經濟史上最引人矚目的故事之一。但國際金融危機的傷疤依舊值得警醒,科技歷史學家特裏施樂便曾表示,迄今為止的人類活動給地球帶來的改變不可逆轉。這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過度漁獵、土壤退化以及垃圾沉澱。而要在未來解決這些問題,又需要通過科技等外在干預方式。
這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同樣如此。
今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資深總監兼全球議程理事會負責人瑪蒂娜·拉金有點擔憂地寫道,“許多人都注意到,全球化正在退步。”拉金錶示,從國家失靈到銀行倒閉,從過度捕撈到就業不足,從氣候變化到經濟停滯,全球化對這些問題的産生都負有責任,但又無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分裂有可能取代全球化之際,當下急切地需要共用實現人類團結、避免危險的概念、洞見和好實踐。
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迫使人們對貿易和投資展開反思。地區性摩擦也促使人們重新考慮投資地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認為,對曾經使全球加深相互依存成為可能的體制喪失信心才是增長的最大障礙。
在北京APEC會議期間,領導層正在努力消除這一障礙。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最高貿易官員稱,美國和中國已經達成協定,就擴大世界貿易組織《資訊技術協議》的涵蓋範圍進行磋商,這被視作一個“重大突破”。
使用資訊技術管理貿易可能會産生深遠影響,猶如一個多世紀以前輪船的出現促進了國際交易一樣,網際網路時代也有可能改變國際間交易的方式。
更開放的世紀握手
中國提出並在大力推動構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與互聯互通一起參與了這種變革。中國國家安全論壇副秘書長彭光謙曾指出, “一帶一路”不僅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同時打造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建構全球開放合作新格局。
這個世界很古老,農耕工具的出現,讓人們從大自然的桎梏中得以解脫。人們發明瞭能儲存太陽能的機器,研製出了各種藥品防禦疾病,還製造出了機器人幫助工業邁向新的世紀。
這個世界又很年輕,地球依舊在經歷著劇變。然而,演變已經被視為不再是大自然的選擇,而是人類影響的結果。學者們為此提出一個新名詞——“人類世”,一個由人類塑造的地質歷史時代。人類擁有過經濟增長的奇跡,人口、GDP及貿易都快速增長。
如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應用環境科學系教授凱文·努尼所言,“真正的挑戰在於組織起這樣一個包容性社會——這是全球領袖所不擅長的。”但是如今,人類已經開始積極應對這一挑戰。講信修睦,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