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民幣熱”説明瞭什麼
- 發佈時間:2014-10-20 07:54:00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姚慧婷
石建勳
核心觀點
“人民幣熱”在歐洲盛行,正是世界對中國政治經濟未來好預期的直接反映,這一反映讓中國經濟“崩潰論”和“衰退論”不攻自破
“人民幣熱”正在歐洲盛行
日前,李克強總理在訪歐期間先後與德國、俄羅斯和義大利政府簽訂了所有經濟貿易和貨幣合作協議,其中涉及人民幣的貨幣合作協議內容主要有:10月10日中德兩國簽署的協議中歡迎中方指定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為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並給予德國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配額,以此為契機,支援雙方銀行與企業在中德貿易和投資中開展人民幣業務,推進人民幣在歐洲離岸業務,推動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10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前,李克強總理11日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特爾時説,中方重視盧森堡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支援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擴大本幣使用,支援盧森堡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
仿佛是為李總理歐洲之行填色加彩,英國政府于當地時間14日宣佈成功發行30億元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此舉使得英國成為第一個發行人民幣國債的西方國家,也是發行規模在非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中最大。英國財政部此前的公告稱國債發行的收入將被用作英國的外匯儲備。負責此次人民幣國債發行的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稱,此次英國作為首個西方國家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獲得巨大成功,並將為納稅人帶來實惠。他還稱此舉使得已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倫敦又成為“人民幣交易和投資的一大全球中心”。市場預期,國債收入或將被再投資於人民幣離岸市場。
伴隨著李克強總理訪歐,似乎一場“人民幣熱”正在歐洲盛行,這説明瞭什麼?
説明瞭市場需要人民幣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以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市場對人民幣的使用需求持續上升,這個市場既包括國內市場也包括國際市場。近年來,人民幣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受到歡迎,今年4月,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位列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加元與澳元之後。特別是在今年的6月份和9月份,人民幣啟動與英鎊和歐元的直接交易後,人民幣與外幣直接交易已覆蓋各主要貨幣和地區。除了歐元和英鎊之外,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貨幣還有日元、澳元、紐西蘭元,以及原來就是直接交易的美元。這六種外幣,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重要貨幣,方便了外國企業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使人民幣的地位和國際化又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人民幣支付規模在過去一年增長了327%,這使得美國成為繼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與英國之後的全球第五大人民幣支付市場。未來,隨著滬港通的啟動、QFII和RQFII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上海自貿區內人民幣賬戶可自由兌換的實現,市場自發需求的推動作用將使人民幣在貿易結算和投資儲備功能兩方面迅速滿足國際市場需要。
説明瞭國際社會對人民幣有信心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去年發佈報告説,隨著美國和歐洲經濟復蘇乏力,人民幣已日益成為一種佔主導地位的參考貨幣。如今,南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7個經濟體的貨幣與人民幣的關聯度已超過美元。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僅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和實力,還取決於國際社會對這個國家的貨幣是否有信心。今年初以來,由於受到美聯儲縮減QE政策導致美元走強以及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增長速度趨緩、央行3月15日宣佈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區間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人民幣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持續貶值。但下半年以來,隨著市場對中國經濟正在步入“增速放緩、轉型換擋、結構優化、全面提質”新常態時期的逐漸適應,以及人民幣外匯市場發展逐漸成熟,人民幣匯率一改上半年持續下跌趨勢,轉而進入了雙向波動相對均衡穩定的新常態,這是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穩定以及對持有人民幣信心的充分體現。
説明瞭國際社會對中國政治、經濟有信心
今年初以來,針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轉型換擋、結構優化、全面提質”的新常態,國際上出現了一股唱衰中國經濟的“崩潰論”和“衰退論”。事實上,中國經濟狀況並未“惡化”,經濟增速趨緩是進行結構調整、提升經濟增長品質的主動行為,中國外貿穩定增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基礎條件不存在,因此,不會形成長期性的貶值趨勢。
從根本上説對人民幣的信心是對中國政治和經濟有信心。中國政治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政府有效控制貨幣總量,世界有理由對人民幣有信心!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以來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政治上反腐治吏,從嚴治黨,不斷贏得中國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信任和好評,更明顯提振了全社會戰勝腐敗的信心,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政治自信,這些政治上取得的成就無疑為提升人民幣國際信任度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今年以來,儘管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中國經濟仍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的態勢,既充分保證了就業,又有效控制住了通貨膨脹。回顧世界經濟歷史,經濟轉型對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是易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仍然面臨投資過高、消費不夠旺盛的問題,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比重也低於發達國家水準,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空間。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走向穩健,更多的紅利必將釋放出來,並將增益世界。這些經濟上取得的成就無疑為提升人民幣國際信任度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中國處處長史蒂文·巴奈特説,中國正踏上一條更具包容性、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的增長道路。高盛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金磚國家”概念提出者吉姆·奧尼爾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感到樂觀,預測在2027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人民幣熱”在歐洲盛行,正是世界對中國政治經濟未來好預期的直接反映,這一反映讓中國經濟“崩潰論”和“衰退論”不攻自破。
(作者為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