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葉檀:恢復煤炭關稅救不了中小煤企的命

  • 發佈時間:2014-10-14 01: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10月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調整煤炭進口關稅,規定從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加上去年開始恢復最惠國稅率的褐煤,自此,主要進口煤種均恢復了關稅。關稅屢次調節都與煤炭需求相關,煤炭緊張,則下調進口稅率、提高出口稅率。

  恢復煤炭關稅被認為是救市,但救的是大企業,救不了中小煤企的命。靠救市讓煤炭企業過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煤老闆們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此次,煤炭産能過剩痼疾大發作,煤企盼星星一樣盼進口關稅上調,他們終於等到了。煤企歡欣鼓舞之餘,立即享受勝利果實,10月8日晚間,神華調價的消息水落石出:所有煤種價格上調15元/噸,到目前為止是年內最大漲幅。

  上調幅度剛好消化此次進口關稅上調空間。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冬娜表示,此次取消5大進口煤種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將給進口煤炭增加20元~30元/噸的成本。

  煤炭企業可以就此過上好日子了嗎?未必。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從今年8月底以來,降幅持續收窄,沒有出現大幅下挫行情。産地煤價格早已企穩,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小幅上漲。在強力救市舉措下,煤炭價格企穩。但煤炭價格也沒有大幅上升,産能過剩問題沒有解決。

  在沒有提高進口關稅之前,隨著庫存上升,進口煤價格優勢下降,進口量已經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煤量為1.6億噸,增長0.9%。8月中國煤炭進口量僅為1836萬噸,同比跌幅高達27%,創今年新高。進口量不增,説明煤炭在低價水準上達成均衡,除非需求大漲,否則煤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為零。煤炭價格維持穩定,將是新常態。

  煤炭企業還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是環保,二是稅收。兩方面挑戰都對大企業有利。

  北京霧霾敲響了高污染能源的喪鐘,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大受歡迎。7月10日,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研究院與能源基金會在北京聯合發佈 《煤炭環境外部成本核算及內部化方案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煤炭環境外部成本巨大,2010年總成本為5555.4億元,相當於當年全國公共財政中環保支出的2.3倍。據核算,每噸煤炭環境外部成本為204.76元,相當於當年煤炭價格的28%。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到2017年,煤炭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下調5%,這足以讓中小煤企出局。隨著政府控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總量,大型城市用煤執行嚴格的品質標準,以及限制劣質煤長距離銷售、進口和利用,全國煤炭區域性銷售將發生較大變化。

  大城市不得不皺著眉頭使用煤炭,卻想著有朝一日用清潔能源取代,那些小規模的礦山環保成本遠高於大型企業。與鋼鐵行業一樣,煤炭行業會進入並購重組高峰期,未來三五家企業足夠,中小煤企會被淘汰出局。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全國年産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産量佔全國的煤炭産量的比重將達到85%左右,其中,年産千萬噸及以上特大型煤礦産量將達到10億噸左右。資源枯竭、扭虧無望、安全生産隱患多、蔑視環境的中小煤礦將走向末路。

  資源稅調整迫在眉睫。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做好清費工作的基礎上,從今年12月1日起,在全國將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稅率由省級政府在規定幅度內確定。

  稅收增加,目前山西一噸煤從量資源稅是3.2元,改從價計徵方式後,如果按每噸煤炭320元計算,2%的資源稅率(據悉此次改革方案中劃定的稅率區間可能在2%~10%)也需要上交6.4元,地方政府沒有動力清理幾十種煤炭行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煤炭流通階段的成本遠遠超過開採生産成本,甚至有統計稱,政府收費佔煤炭企業凈利潤的43%。

  成本上升,無處轉嫁,以往有些小煤礦常以向地頭蛇輸送乾股辦法降低成本,現在此路不通。

  説到全球收購資源,中國大企業收購資源成功案例不多,中小企業無實力可言。中小煤企既無父愛保護,又無短缺經濟支撐,在大資本運作、成本上升期,最好的辦法是被大企業並購。煤老闆成為歷史名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