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世界經濟走近“新平庸”與“新勢頭”分岔口

  • 發佈時間:2014-10-08 13:2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劼 江宇娟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日在其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並警告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大多數經濟體仍需將“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IMF總裁拉加德近日表示,世界經濟正面臨拐點:要麼一直維持低增長現狀進入“新平庸”時代;要麼制定大刀闊斧地改革政策,加快增長獲得“新勢頭”。IMF和世界銀行均認為,中國經濟放緩是經濟體制更加強健的表現。

   世界經濟在新舊矛盾疊加中“跛足前行”

  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3.3%,比7月份的預測值下調了0.1個百分點,這也是IMF今年以來第三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報告指出,世界經濟面臨的短期風險包括地緣政治局勢惡化、低利率環境下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中期風險則包括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同時面臨潛在增速下降的局面,歐元區和日本還可能出現長期停滯。該組織還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3.8%。

  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表示,一些國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負債、高失業率在內的金融危機後續影響。同時,由於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産率增長緩慢導致世界經濟潛在增速下降,大多數經濟體仍需將“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

  IMF預計,發達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降至1.8%和2.3%,歐元區經濟今明兩年增速降至0.8%和1.3%,日本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降為0.9%和0.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今明兩年增速分別降至4.4%和5.0%。

  美國是IMF唯一上調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發達經濟體。由於第一季度嚴寒天氣給經濟造成的影響比之前預期要小,加上此後經濟反彈力度超出預期,IMF將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7%上調到2.2%,維持明年增長3.1%的預期不變。

  IMF表示,儘管發達經濟體實施了持續低利率貨幣政策,但並沒有帶來強勁需求。據IMF統計,2003年至2008年間,全球平均潛在增長率接近4.5%,2010年至2013年間降至約3%到3.5%,而2014年至2018年間可能會更低。

  IMF秘書長林建海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在沒有重大技術和生産率突破的情況下,潛在增長率會降低。而勞動參與率常常在危機中大幅降低,危機過後也很難恢復到之前水準。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戴維·斯托克頓認為,世界經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跛足前行”,預計弱復蘇態勢將成為世界經濟今後幾年內的新常態。

  布朗夏爾告訴新華社記者,雖然寬鬆貨幣政策不是刺激經濟復蘇的萬全之策,但發達經濟體應避免過早退出寬鬆貨幣政策,並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支援經濟復蘇。新興經濟體需根據各自不同情況推動結構性改革。

  中國經濟實現“健增長”

  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的增速分別為7.4%和7.1%,和此前預測不變。布朗夏爾説,從全世界來看中國經濟仍是高速增長,即使未來出現減速也是健康的增長。中國經濟保持高增長得益於政府對基礎設施高投資、對中小企業和保障房建設支援以及出口好轉,而信貸放緩導致投資減速,以及房地産市場降溫將使中國經濟在明年進一步放緩。

  世界銀行在6日發佈的《東亞經濟半年報》中將中國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由之前的7.6%調低至7.4%,並將中國明後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從7.5%下調至7.2%和7.1%。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控制地方債、抑制影子銀行、應對産能過剩、治理污染等舉措將導致投資及製造業産出增速下降,但是推動這些措施將使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考希克·巴蘇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經濟轉型正在發生可喜變化。隨著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分量越來越大,中國經濟不用維持過高增速就可以保證就業增長和社會穩定。IMF研究顯示,中國在2013年已將最大貿易順差國讓位給德國,貿易順差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從多年前的10%以上下降到2%,説明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下降。

  儘管如此,IMF和世行仍擔憂中國進行的房地産調控會給市場造成大幅波動,從而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和地方政府收入,避免樓市“硬著陸”仍具有挑戰性。IMF指出,雖然中國可以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部分抵消房地産市場降溫帶來的後果,但這又會使中國經濟由投資向消費轉型變得更加複雜。

  林建海認為,中國産業轉型的任務依然艱巨。發達經濟體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在80%左右,在中國這一比例還不到40%,説明還有很大提高空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