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出口回暖趨勢延續——解讀7月外貿數據

  • 發佈時間:2014-08-08 15:58: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希  責任編輯:王斌

  海關總署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7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6.4%,其中出口增速重回兩位數,達到14.1%,進口下降2.1%。

  自5月份以來,我國外貿增幅逐月擴大,尤其出口回暖勢頭明顯。專家分析認為,美歐等進口需求有所回升、基數因素影響減弱、國內穩定外貿政策措施效應不斷顯現,是近幾個月貿易增速實現反彈的主要原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胡江雲説,去年5月份後貿易異常增長基本得到遏制,對比基數虛高的因素逐漸消退,使得今年5、6月份起貿易數據開始向正常回歸。

  對於7月份進口的負增長,他認為,除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壓力外,還有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轉型升級處在“進行時”,內需依然較為疲弱的原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佈的分析報告顯示,當前美國經濟延續復蘇態勢,7月製造業PMI初值處於56.3%的高位,勞動力市場復蘇動力強勁,同時得益於歐洲央行降息刺激經濟景氣指標回升,歐元區7月投資信心指數反彈到10.1,綜合PMI為近三個月高值,這些都給中美、中歐貿易帶來利好。

  此外,自5月份國務院發佈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以來,商務、海關、質檢、稅務、央行以及進出口銀行等部門已出臺落實文件,天津、河北、遼寧、黑龍江等16個省份也出臺了配套措施,都切實改善了企業營商環境、減輕了負擔,大大提振了市場主體的信心。

  寧波海歌電器負責人胡軍輝對此感受深刻。“我們生産的電熨斗全部出口,所以通關速度對公司控製成本非常重要。”胡軍輝説,海關推進無紙化通關等貿易便利措施,使得産品通關速度有了提升,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我們對外接訂單的底氣也足了不少。

  海關總署8日發佈的7月份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2.6,較6月提升0.4,是兩年來的最高值,顯示出企業對未來出口預期好轉。“三季度我國出口增速較二季度將有所加快,但單月增速會略有波動。”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表示。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外部需求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完成全年的預期發展目標,既要滿懷信心,也不可過於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宏觀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3~2014)》指出,經過多年的持續快速擴張,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貨物貿易國,貿易規模的擴張空間大幅縮小。也正因為規模見頂,我國貿易開始進入高位調整和適應時期。

  胡江雲説,外需復蘇可能是個緩慢的過程,加之中國外貿已告別了超高速發展的歷史階段,預計未來增速將保持在個位數,與GDP增速大體相當。他建議,保持貿易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實現貿易便利化的具體措施應注重制度化、常態化,防止貿易形勢稍有好轉就“開倒車”,使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