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最近在會見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時指出:“經歷4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已經步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中方有充分信心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繼續發揮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作用。”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歷史性跨越,正在穩步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作出戰略部署,為我國經濟中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紮實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無論是從近期還是中長期看,我國經濟都未來可期,將繼續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我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居於前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大幕的拉開,我國經濟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産業方面,先是紡織、服裝、傢具等勞動密集型産業高速成長,然後是鋼鐵、化工、裝備製造等資本密集型産業高速成長。與此同時,農業和服務業也取得了重要發展成就。在支出方面,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消費和投資大幅上升,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進程取得長足發展。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經濟發展與一些高收入經濟體相比,都經過了一段高速增長階段,但我國經濟增速更快、持續時間更長。同時,我國發展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這不同於一些高收入經濟體“串聯式”的發展過程。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轉變,經濟增速開始放緩,這與我們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是密切相關的,也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十幾個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這十幾個高收入經濟體大都經歷了快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階段,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經濟高速增長。隨著工業化進程逐步進入中後期,這些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開始放緩,經濟活動開始從以工業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經濟增長動力從資本密集型要素投入驅動轉向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要素投入驅動。
當前,我國正推動高品質發展,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從供給端來看,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增長較快,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在行業內的表現更加突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而且孕育出許多新的産業形態,以新能源産業為代表的眾多産業實現了彎道超車。今天,中國製造的代表更多是機械、電子産品等附加值更高的産品。從需求端來看,消費規模穩步擴大、消費結構持續升級。隨著食品、家用電器等基本生活用品已經得到較為充分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對高品質産品和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那些能夠滿足健康需要的醫療保健、滿足人力資本成長需要的科教培訓、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的體育文娛行業等,都實現了更快發展。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近十多年來在供給結構、需求結構等方面的變化,呈現出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特徵,符合經濟發展規律。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我國經濟增速近年來有所放緩,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居於前列。這充分表明,我國經濟依然處在向高收入國家行列穩步邁進的軌道上。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這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是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不斷調適並相互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否取得成功,是一個經濟體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對於任何一個經濟體,破舊立新都是一個巨大挑戰。接受挑戰的不僅是眾多的勞動者和廣大企業、企業家,也包括政府,還有在傳統發展方式下形成的思維模式。這一過程通常也伴隨著社會矛盾多發。只有順應變化並科學積極應對,才能在轉型發展中贏得主動。那些成功躍升為高收入經濟體的國家,在經濟增長放緩後,都經歷過較長一段時間的不斷探索和反覆嘗試。總的來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不同經濟體的方式方法存在差別,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更好發揮了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既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包括減少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等;也調整政府職能,更好彌補市場失靈,包括加大對教育和科技的支援、加強宏觀調控等。
我國經濟要實現高品質發展,需要面對週期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的現實狀況,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任務繁重。比如,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要求優化市場環境、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需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需要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等等。同時,過去一些推動經濟發展的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的時代要求,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正在加深。這些都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提出了更高要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這一系列改革舉措,穩中有進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政府和市場關係還沒有完全理順,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個核心問題,把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對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重要部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舉措,立足我國國情,充分吸取借鑒國際經驗和教訓,體現經濟發展規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能夠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為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新質生産力穩步發展,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取得積極進展,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今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從世界範圍看,像我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在先立後破中平穩有序推動發展動力轉換,是十分了不起的。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要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通過不懈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堅定信心、主動應對,不斷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戰勝這些困難和挑戰,經濟發展就能邁上新臺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們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並確定了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我們有能力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儘管經濟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發生短期波動,但基本趨勢通常不會因此而改變。當前,我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廣闊的市場潛力將得到充分激發,為應對和化解各種困難和挑戰提供有力保障;正在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將為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提供重要支撐;正著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將不斷提升人力資本,進而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夯實高品質發展的動力基礎。
我們黨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堅定的政治定力、強大的組織力量、科學的應對策略、恰當的方式方法,一一化解來自國內外不同領域的風險挑戰,並及時總結經驗,抓住機遇改革創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在複雜多變的局面下駕馭發展大局、總攬經濟工作的戰略智慧,也深化了我們黨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此進行了深刻概括。我們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係、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係、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係、必須統籌好提升品質和做大總量的關係。堅持好、運用好這些規律性認識,將不斷增強我們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能力和水準,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的政治保證。
宏觀經濟治理不斷完善、政策空間依然充裕。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國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有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以來,我國面臨著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比如國內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結構調整帶來陣痛。應當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場經濟運作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情況。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一些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停滯,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關鍵在於積極應對、著力提振需求。我們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所有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與一些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都很充裕,有足夠的政策工具應對挑戰。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我國經濟發展必將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