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智慧財産權局今天(23日)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為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目前,我國已涌現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
發佈會上介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具有智慧財産權産出活躍、發明專利密度領先等特點。目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量32.74萬項,戶均22.3項,佔全國企業發明專利總量的1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每千名研發人員平均擁有發明專利數量364項,每億元研發費用産生的發明專利數量72.7項。
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 商超: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戶均專利出讓次數達到3次,專利質押獲得融資的企業佔比達到37.1%。專利運營與轉化能力提升。
為有效發揮智慧財産權融資功能,拓寬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中國人民銀行推動金融機構構建以智慧財産權為核心指標的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將評價結果作為授信準入和評級的重要參考,促進金融服務覆蓋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截至目前,累計支援1492家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首貸151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副司長 余劍:健全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風險保障體系,引入融資擔保、政府風險補償基金等外部增信措施,合理分擔和分散風險。截至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獲貸率分別為46.5%和69.6%,連續三年保持穩步增長。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