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1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新出臺的學前教育法,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學前教育法明確了學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屬性定位,將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保障機制。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學前教育法規定了學前教育實行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負擔保育教育成本、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明確學前教育財政投入、財政補助經費的分擔機制。將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保障機制。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 田祖蔭:將財政補助經費列入各級政府預算,確保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佔合理比重,建立省市縣財政補助經費分擔機制,制定並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以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財政補助標準,健全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做到“預算有科目,撥款有標準,分擔有機制,資助有制度”。
此外,學前教育法還要求加強人員配備、強化教師待遇保障,幼兒園及其舉辦者應當按照相關標準配足配齊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幼兒園及其舉辦者應當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要求將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納入財政保障範圍,明確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待遇。
定位公益普惠 幼兒園將變成"國家隊"?
學前教育法確定了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定位,實行以政府投入為主。有網友提問“教育法出臺是否意味著幼兒園從此變成了國家隊”,公益普惠是什麼意思?意味著免費嗎?來聽專家的解讀。
天津師範大學教授 梁慧娟:什麼叫“公益普惠”?通俗來講,就是由政府承擔學前教育投入的大部分、家長通過繳費合理分擔一小部分。但是,“公益”不等於“免費”,而是政府通過加大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逐步降低學前兒童家庭的保育教育成本。當然,學前教育法中也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推進實施免費學前教育,但是要看各地財政具體的情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而不是硬性要求,並不是説要免費。根據教育部公開的數據,2023年,我國學前教育普惠率已經達到了90.8%,也就是説,我們已經有90.8%的幼兒家庭享受了非常便宜的學費。
這次學前教育法強調學前教育以政府舉辦為主,但是並不意味著幼兒園從此變成了“國家隊”,而是強調不論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都要努力為學前兒童提供普惠性的學前教育服務。在這裡面,無論民辦還是公辦,其實都是有國家財政的投入和補貼的,政府是承擔責任的。
對幼兒園老師和相關專業學生有何利好?
學前教育法還要求幼兒園加強人員配備、強化教師待遇保障,那麼對於從事學前教育的老師和正在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同學,有何利好?
天津師範大學教授 梁慧娟:學前教育法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學前教育的人員配備。對於一線幼兒園教師和正在修讀學前教育專業的同學們來説,這是利好消息。
另外,法律還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要保障公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水準,確保及時足額發放;也強調了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待遇,同樣可以享受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鎮工作補貼、特殊教育津貼等津貼、補貼。這些規定為廣大幼兒園教師和即將成為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説可以説是一顆“定心丸”。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