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證監會也強調,要提升上市公司品質,增加投資回報。資本市場聯通千行百業、牽係千家萬戶,一個兼顧“穩”與“進”的資本市場為大眾所盼。
上市公司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作為中央媒體,中國網財經2024年推出《雙提升,上市公司在行動》專題,通過對上市公司提質增效、公司治理及回報投資者等方面的報道,真實呈現上市公司面臨的問題和實踐經驗,探尋新時代下的新質生産力,助力上市公司和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中國網財經3月22日訊(記者 劉小菲)東方盛虹日前發佈“品質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公告,具體舉措有五個,分別是堅持戰略定力,堅守做強主業,深耕一體化發展;秉承創新驅動未來,引領行業綠色智慧化發展道路 ;堅持規範運作,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注重股東回報,“共同成長”方為共贏;構建多層次投資者關係,市值管理以價值傳播為核心。
東方盛虹在公告中提到,截至2022年連續5年累計派發現金紅利28.43億元,年均股利支付率達73%,處於同行業領先水準。
此外,東方盛虹公司自2020年以來連續推出四期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和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的部分員工均參與其中,總計投入資金近100億元。今年2月,公司公告了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的部分員工第四期增持公司股份均已完成股票購買,合計買入22.92億元。2023年8月,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計高雄,董事、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邱海榮,監事會主席倪根元,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俊主動增持公司股份,共計4009.83萬元。這都充分反映出公司上下一心,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均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附:東方盛虹“品質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
一、堅持戰略定力,堅守做強主業,深耕一體化發展公司自2018年重組上市以來,已成為一家全球領先、全産業鏈垂直整合併已深入佈局新能源、新材料業務的能源化工企業。公司在石油石化、聚酯化纖與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深耕多年,依託于煉化一體化、醇基多聯産、丙烷産業鏈項目所構建的“大化工”基礎化學原料供應平臺,圍繞國家戰略方向和“雙碳”目標,公司確立了從上游石油煉化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細化工行業“強鏈、延鏈、補鏈”的全新發展戰略。“1”個核心平臺+“N”個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産業鏈條協同發展的“1+N”産業格局已蔚然成形。
2021年底,公司通過收購EVA行業龍頭企業斯爾邦石化,迅速切入了新能源新材料領域。2022年底,經過3年多的施工建設,1600萬噸/年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完成裝置建設並打通全流程。2023年,盛虹煉化裝置負荷逐步爬坡,基本實現全産業鏈滿負荷運營。前三季度,公司營收規模超千億元,一舉實現歷史性突破。
面對各産業板塊的迅猛發展趨勢,公司及時調整內部組織管理架構,發揮各項業務協同優勢,共用資源、客戶,優化銷售渠道。依託對煉化平臺豐富、優質低成本原料等優勢的戰略層整合,確立以新能源新材料為研發、生産核心,助力打造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産業集團。
二、秉承創新驅動未來,引領行業綠色智慧化發展道路
公司不斷加快技術創新系統建設,推動産業轉型升級。順應低碳、綠色、輕量化行業發展趨勢,堅持産品技術創新。例如2023 年斯爾邦石化自主研發的高熔指熱熔膠EVA産品,憑藉國內首創的工藝技術、國際先進的産品性能榮獲“2022年度化工新材料創新産品”獎項。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極具潛力的新一代光伏膠膜原料——POE,800噸中試裝置已經于2022年9月順利投産。未來公司將會成為有能力同時供應EVA和POE兩大光伏膠膜原料的世界級龍頭企業。此外,為了加快集基礎研究、工藝開發、産業化和産品應用開發于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公司繼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之後,又相繼成立了石化創新中心和先進材料研究院,大力推動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創新轉型升級。
公司始終堅持在低碳、零碳、負碳全方位深耕與探索綠色工藝技術。2023年9月,公司與冰島碳迴圈利用公司合作打造的國內首套10萬噸二氧化碳制綠色甲醇裝置在江蘇連雲港正式投産。該裝置通過吸收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為原料,轉化生産綠色甲醇,進而可生産下游EVA等多種化工産品。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綠色甲醇—新能源材料”的綠色負碳産業鏈已經初具規模。“變碳為寶”制新能源、新材料,既符合當前國家環保政策,也符合全球碳減排的大趨勢。在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同時,為推動石化産業結構綠色升級注入旺盛的活力和強大的動力。
面對新一輪能源與技術革命,工業生産過程中的數智化建設是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盛虹石化産業集團與霍尼韋爾簽訂《數智化聯合創新中心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數字化和智慧化為研究課題,在盛虹石化産業基地攜手建立數智化聯合創新中心。公司通過採用先進控制系統、智慧生産管理執行系統,以及工廠計劃優化管理系統等先進技術,裝置人工操作頻次降幅達50%,自控率提高至95%以上,並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利用碳排放專有計算公式,對二氧化碳排放情況進行線上實時監測,是國內首家先進工藝技術和智慧化技術深度融合,實現全面智慧化生産和數字化操作的生産裝置。公司聚焦“自主運營和優化操作導航、實現企業級排放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兩大增長引擎,深入探索數智化技術在化工行業的應用,提升生産運營的安全、可靠、高效和可持續性;同時將先進成果與實踐經驗進行應用推廣,以創新的、可行的數智化解決方案賦能行業,助力行業高品質發展與數字化轉型。
三、堅持規範運作,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完善的公司治理和規範運作機制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公司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範性文件要求,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相關制度。建立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為主體的決策、監督和執行體系,形成決策權、監督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職責清晰、分工明確、監督到位的治理機制。
公司董事會由7名董事組成,其中外部董事4名。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特徵明顯,具有知識結構、專業素質及經驗等方面的互補性。各位董事為董事會高效運作貢獻各自所長,保障了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董事會從全體股東利益出發,謹慎、勤勉地行使公司賦予的權利,認真履行職責。
公司制定各項會議的議事規則,進一步明確各層級的權責範圍,持續優化“三會一層”的現代企業治理架構,不斷完善各職能部門、子公司的職責,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內控體系。制定並完善相應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制度,確保公司科學決策、規範管理和高效運營,提升防範應對風險挑戰的水準。提升公司透明度,健全公司內部控制體系、提高經營管理水準,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注重股東回報,“共同成長”方為共贏
長期專注于企業內生穩健增長,全力創造價值是對各位公司股東最好的回報。公司在産業規模快速發展的同時,珍惜每一位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援,希望能通過優異的經營數據和持續合理的分紅回報,與投資者共同分享企業成長紅利。
自2018年重組上市以來,公司把握市場機遇,實現了資産規模和經營規模的跨越式發展。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1036.42億元,實現歷史性突破,相較去年同期增長121.89%。
近年來,在複雜的經濟形勢下,公司始終高度重視股東回報,保持現金分紅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截至2022年,連續5年累計派發現金紅利28.43億元,年均股利支付率達73%,處於同行業領先水準。
此外,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也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公司自2020年以來連續推出了四期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和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的部分員工均參與其中,總計投入資金近 100 億元。今年2月,公司公告了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的部分員工第四期增持公司股份均已完成股票購買,合計買入22.92億元。2023年8月,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計高雄先生,董事、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邱海榮先生,監事會主席倪根元先生,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俊先生主動增持公司股份,共計4009.83萬元。這些都充分反映出公司上下一心,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均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五、構建多層次投資者關係,市值管理以價值傳播為核心
完善的公司治理和規範運作機制是公司為投資者權益提供保障的制度依據,保證公司在資訊披露及投資者關係管理運作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做好定期報告、臨時公告等資訊披露工作,持續提高信披工作水準。
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基於企業內在價值,通過建立公開、透明、多層次的市場溝通機制,與投資者進行全方位的主動交流,充分保證廣大投資者的知情權,積極為投資者依法行使權利提供便利條件。充分關注並重視與投資者的溝通及交流,指定專門部門和工作人員負責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以加強與中小股東的溝通聯繫和及時回應股東對公司生産經營及運作提出的相關問題。公司在每年每一份財務報告披露後,都會及時地組織多場投資者交流電話會議,向市場解讀公司最新的生産經營狀況,幫助投資者了解公司最新動態;安排專人在“互動易”平臺解答投資者提問,保證回復率100%,不遺漏任何一位投資者的問題;每年還會積極參與各類型投資者策略交流會議數百場,積極地與資本市場進行公開透明的交流。通過多層次的溝通渠道,認真聽取股東對公司綜合戰略及發展的建議和意見,主動向投資者提供公司公開披露的資料和資訊。維護好投資者與公司之間的長期信任關係,形成良性互動迴圈,從而為公司樹立誠信、開放、包容的資本市場形象,充分做好公司的“價值傳播”工作。
(責任編輯:房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