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全國“兩會”打破了近三十五年來3月份召開的慣例,定於5月21日、22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蒙上了陰影,我國經濟也遭受了沉重衝擊,這使今年的全國“兩會”比往年更加意義重大。
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如何拉動經濟回補又不造成“大水漫灌”?如何為市場主體減負,助其儘快恢複元氣?如何穩住就業基本盤,讓老百姓有活幹、有錢賺?如何避免因疫致貧返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前瞻2020全國“兩會”熱點。
中國網財經5月13日訊(記者李春暉)為了對衝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持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不少網友將其理解為“放水”,進而擔心會不會重走當年“四萬億”的老路,留下中長期後遺症。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國網財經採訪時表示,貨幣金融政策是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衝擊以及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手段,也是各國慣用的做法。不能一談到降準降息,就認為是濫用貨幣政策,就認為是“大水漫灌”。在短期衝擊遇上長期改革問題的情境下,要正視貨幣政策的作用。
不能一談降準降息就認為是“大水漫灌”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國經濟近年來遇到的最大的“黑天鵝”。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下降了6.8%。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會議用“極不尋常”來形容一季度,並且稱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董希淼表示,歷史經驗表明,自然災害、傳染病等重大突發事件往往造成金融市場短期波動,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而貨幣金融政策是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衝擊以及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手段,也是各國慣用的做法。例如2001年“9·11”事件後的美聯儲、2003年“非典”疫情後的中國央行、2011年“3·11”地震後的日本央行,三者都是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快速反應,超預期向市場注入資金,使流動性處於充裕狀態,並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穩定金融市場的信心和預期。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門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春節之後連續兩個交易日開展大規模逆回購操作,超預期地向市場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落地並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4月3日,央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降準分兩次實施到位。
董希淼表示,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上述一系列舉措傳遞了央行呵護市場的積極信號,穩定了市場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金融市場在短暫波動後迅速趨於穩定。這一系列措施體現了貨幣信貸政策靈活適度的調控方向,得到了國內外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評價。
“的確,多年來我國習慣於依賴金融措施特別是貨幣信貸政策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擴張性貨幣政策不但邊際效應減弱,而且存在一定後遺症。”董希淼稱,“但也不能一談到降準降息,就認為是濫用貨幣政策,就認為是‘大水漫灌’。”
董希淼強調,在短期衝擊遇上長期改革問題的情境下,要正視貨幣政策的作用:既要反對“萬能論”,又要反對“無用論”。
下一步:適時實施降準,次數可以適當增加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為下一步貨幣政策如何實施指明瞭方向。
董希淼表示,“靈活”即根據經濟增長、物價趨勢等內外部因素變化,來進行更為靈活的調節;“適度”則意味著雖然調節會更多、頻率更大,但幅度不應太大。應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採取不同價格、數量、期限的組合,以價格型為主,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使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他表示,降準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既可以釋放長期流動性,又可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還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
“下一步,把支援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適時實施降準。考慮到疫情衝擊等因素,降準次數可以適當增加。”董希淼表示。
在迅速應對短期衝擊的同時,不能忽視長期的改革。董希淼表示,要繼續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改革完善LPR相關機制,深化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抓緊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推動企業融資成本逐步下降。
對於近期業內熱議的“是否降低存款基準利率”,董希淼表示,應綜合考慮並適時抉擇。在銀行盈利增長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可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提升服務的意願。對中小銀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幫助拓寬負債渠道,豐富負債來源,並允許採取更有彈性的利率浮動空間。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