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全國“兩會”打破了近三十五年來3月份召開的慣例,定於5月21日、22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蒙上了陰影,我國經濟也遭受了沉重衝擊,這使今年的全國“兩會”比往年更加意義重大。
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如何拉動經濟回補又不造成“大水漫灌”?如何為市場主體減負,助其儘快恢複元氣?如何穩住就業基本盤,讓老百姓有活幹、有錢賺?如何避免因疫致貧返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前瞻2020全國“兩會”熱點。
中國網財經5月12日訊(記者 張紫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今年一季度,我國GDP罕見地出現了負增長:同比下降6.8%。
按照慣例,我國每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都是在“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向社會公佈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特殊情況下,“今年還要不要設GDP增長目標”成為“兩會”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國網財經採訪時表示,今年情況特殊,疫情防控仍然是重點工作目標,GDP是否設一個量化的增長目標並不是那麼關鍵。
“我認為未必會設置一個硬指標。因為現在經濟形勢比較複雜,是否設定GDP增長目標這個問題值得商榷。”郭田勇表示,“現在要做的還是疫情防控,使經濟逐步恢復活力。”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運作帶來的衝擊,我國採取了多種措施促進經濟活力逐步提升。從貨幣政策方面來看,央行不斷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4月3日,央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兩次實施到位,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
展望後續貨幣政策,郭田勇表示,未來降準是有空間的,要根據市場流動性情況。降息空間相對小一些。
對於近日業內熱議的“是否應下調存款基準利率”,郭田勇表示,我國的存款利率水準相對來説不算太高。如果把存款利率往下降,一些風險規避型的金融投資者的利益會受到一定的損失。存款利率繼續往下降的空間不大。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