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市場3年成績單:市值翻番 多層次架構日趨完善

  • 發佈時間:2016-02-01 09:56:4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吳銘  責任編輯:陳娟娟

  中國網財經2月1日訊(記者 吳銘)十八屆一中全會以來,習李政府掌舵中國已三年有餘。這三年來,我國經濟改革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日趨完善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十八屆四中全會推出了《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要求,加快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直接金融機制和創新直接金融産品,推進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和發展。

  這三年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一組數據很能説明成果:

  來自滬深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滬深股市流通市值為41.79萬億元,兩市總市值為53.13萬億元;擁有上市公司共2827家。而2012年末,滬深兩市總市值僅為22.74萬億。三年來,A股總市值增長133.64%。

  定位於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于2012年下半年正式成立,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成績斐然。截至2016年1月19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了5474家;總股本達到3162.63億股;做市轉讓家數爆發性增長,已經接近1200家。僅2015一年融資金額就超過1200億元。

  另外,在債券市場方面,除了開展資産證券化業務,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外,政策性金融債在交易所市場發行上市,為商業銀行在交易所市場發行減記債補充資本提供制度支援。同時,債券發行體制進一步完善,建立了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監管體系,強化市場信用約束。

  在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市場方面,原油期貨市場建設蹄疾步穩,擴大期貨保稅交割試點,完善産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的稅收、會計等制度保障,培育和發展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

  目前,完善資本市場多層次建設可以預期的重要方向包括新三板擴容、上交所戰略新興板的醞釀、創業板改革的深化等。據悉,滬深交易所股票市場內部改革仍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上海證券交易所在積極推動設立戰略新興板,深交所在醞釀創業板改革。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穩妥推進

  早在2014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上提出將推出滬港通後,當即引起極大的轟動。在李克強宣佈滬港通啟動後不到3小時,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即發佈聯合公告,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等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經過7個多月的準備,備受矚目的滬港通終於獲批,同年11月10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發佈聯合公告,決定批准11月17日正式啟動滬港通。

  至2015年11月16日收盤,滬港通整整運作了一週年,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開通滿一年的236個交易日內,滬股通累計成交15388.28億元人民幣,其中累計買入成交金額8143.36億元人民幣,賣出成交7244.92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累計成交7421.67億港元,其中累計買入成交4308.54億港元,賣出成交3113.12億港元。按照當日的1人民幣元對1.21671港元匯率換算,累計成交為2.15萬億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表示,滬港通事涉國家戰略,未來滬港通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新起點。以滬港通開通為標誌,A股市場迎來了一個開放的新時代,其主要特點是從簡單引進來變成走出去,從簡單對外開放變成雙向開放。

  平安證券預計,深港通有望在2016年一季度或稍晚時候啟動。深港通的推出有利於進一步推動A股交易制度逐漸轉變,A股估值體系和投資風格更加國際化。當然,這些影響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演變。

  中小投資者迎長效保護機制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證券市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依然存在著欺詐上市、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惡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使得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常常受到侵害。究其原因,是中小投資者保護問題的重要意義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013年12月27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健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健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保障中小投資者知情權、健全中小投資者投票機制、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健全中小投資者賠償機制、加大監管和打擊力度、強化中小投資者教育、完善投資者保護組織體系等九條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證監會在投資者保護工作方面取得新進展,建立健全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開展實施“公平在身邊”專項活動,貫穿和帶動全年投資者保護工作。全年處置1.6萬件舉報,12386熱線處理各類投資者訴求近10萬件。系統內完成調解1900起糾紛,解決爭議涉及金額超過1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僅是資本市場健康運作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途徑。建立中小投資者權益保障評價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在全社會形成保護中小投資者的良好氛圍,使中小投資者享受到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紅利,讓資本市場助力實現“中國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