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菲仕蘭:期望成為推動中國乳業轉型的“合夥人”

  • 發佈時間:2014-12-05 15:4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由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以下簡稱“菲仕蘭”)三方共同籌建的中荷奶業發展中心一週年慶祝活動暨荷蘭奶業技術示範中心簽約儀式在京舉行。這是自10月8日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與中國輝山乳業正式簽訂合資生産嬰幼兒配方奶粉協議後,中荷乳業深度交流過程中的又一重要節點。

  中荷奶業發展中心與北京中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簽約成立了中荷乳業交流史上首個示範牧場,這意味著荷蘭以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為主體,實施“合作社”形式的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將與中國本土優勢資源進行落地結合;荷蘭精細化飼養管理、先進的育種研究和技術等理念也將得到切實推廣。

  荷蘭乳企的“差異化”

  從菲仕蘭攜手輝山生産全新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到恒大收購紐西蘭咔哇熊乳業;再到APEC會議後伊利與美國DFA公司聯合建廠,縱觀今年乳業市場,中外乳品企業聯姻頻現。一方面,中國乳業新政的實施,促使國內企業為了保障食品供應鏈和改善本土乳業聲譽而尋求外援,催化中外乳企加速聯合;另一方面,就全球而言,中國乳製品工業仍是最活躍的乳品經濟板塊。

  區別於其他乳品企業的並購、聯姻,荷蘭乳業巨頭菲仕蘭與中國的合作模式可謂“別具一格”。以往中外乳企的合作培訓中,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是中國從業人員去國外學習先進技術,而菲仕蘭則在此基礎上,還將荷蘭乳業的經營理念真正的帶到中國來,開展結合中國乳業現狀的針對性培訓和調研。在示範農場開展的“奶牛學院”引入了系列課程,包括世界著名育種公司CRV的奶牛育種培訓、著名的奶牛信號學課程等。《奶牛信號》系列叢書作者Jan Hulsen博士指出,奶牛通過其行為、姿態等向飼養者傳輸資訊,通過細微觀察獲得這些信號後,就可以記錄和管理奶牛狀況,併為其建設養殖檔案。通過奶牛信號學的培訓,並根據中國國情落地,進行科學、有效、精細的飼養成為中荷奶業發展中心交流的一大亮點。而CRV育種課程將把荷蘭奶牛育種的經驗、知識,和相應的“大數據”理念及實踐,介紹和推廣到中國。

  2014年,在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的支援下,中國農業大學和瓦赫寧根大學還共同合作立項科技課題3項,針對奶牛飼喂和養殖、高溫滅菌乳品質控制和養殖場經營經濟模型分析領域開展合作研究。同時,中心分3次邀請中國奶業人士前往荷蘭考察,考察內容涵蓋荷蘭奶業監管監測機構、荷蘭奶業科技研究機構、荷蘭奶業教育培訓機構、奶牛育種和技術服務機構、乳製品加工廠、牧場等。

  這些成果及發展意味著,作為菲仕蘭為助力奶業中國夢而發起成立的乳業科研和應用推廣機構,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既是培養、輸送乳品行業高端人才及管理人員的發展平臺,也是全新模式的奶業發展理念和科研技術交流及成果轉化的實踐平臺。

  菲仕蘭模式:管控,從“牛源”開始

  此次簽約示範牧場活動中,全球排名前三的世界著名奶牛育種公司——荷蘭CRV在菲仕蘭的邀請下也正式成為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的新成員。俗話説,好奶出自好牛。奶牛牛源的短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中國奶業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儘管目前每年進口奶牛需求超過25萬頭,需求缺口仍然巨大。2012年我國進口奶牛12.8萬頭,比2008年增長了7.5倍。2013年進口奶牛10.2萬頭,同比減少20.2%,減少的原因之一是進口牛源國受限。進口雖然能夠緩解“牛源”短缺問題,但還需從根本上解決。此次CRV的加入,旨在助力中國進一步完善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切實解決“牛源”。

  作為荷蘭最大的乳製品企業,菲仕蘭對其産品的安全管控覆蓋著從農場(牧場)管理、奶牛飼養、擠奶、原奶採集,到加工、包裝、分銷的全過程,該過程也被稱之為“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體系。此前曾有業內人士分析,中國不缺完備的硬體設施與優勢資源,值得借鑒的正是菲仕蘭這種全程管控的模式與理念。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新興乳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國內市場巨大的奶粉需求和單獨二孩等相關政策的刺激作用正在倒逼中國乳品行業升級轉型,在這一市場背景下,中荷兩國乳業深度交流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合夥人”菲仕蘭如何上演乳品行業的中國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