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開通運作提速西藏邊貿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2-01 15:40: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董明俊1日在吉隆口岸宣佈:中國吉隆—尼泊爾熱索瓦雙邊性口岸正式開通運作。這意味著作為中尼曾經最大的陸路口岸,吉隆口岸將重現昔日繁榮,中國也將借此促進西藏與南亞國家邊貿。

  尼泊爾是西藏最重要、最穩定的貿易合作夥伴。拉薩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西藏外貿總值為33.19億美元,其中同尼泊爾雙邊貿易總值佔西藏貿易進出口總值的58.5%。這是尼泊爾自2006年以來,連續8年保持西藏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吉隆口岸位於日喀則市吉隆縣南部78公里處,曾經是中國與尼泊爾最大的陸路貿易口岸。受制于口岸周邊基礎設施不健全、交通不便、電力不足等因素,吉隆口岸日益蕭條,僅維持小規模、零星的互市貿易。

  西藏吉隆海關關長王瓏説,吉隆口岸1978年被確定為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主要開展邊民互市貿易。此次開通運作意味著吉隆口岸的貿易方式種類更加豐富,可以開展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以及邊民互市貿易,雙方旅客也可經此通過。

  王瓏説:“今年通車的拉薩至日喀則鐵路,為吉隆口岸成為中國內地聯繫南亞國家市場的橋頭堡,提供了新的支撐。吉隆口岸開通運作後,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旅客互通等都將發生轉變,商品種類會進一步增加,電子産品出口等會更多,貿易量將進一步提升。”

  2010年,國家通過《吉隆口岸總體規劃》,明確把吉隆口岸建成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吉隆縣森林茂密、冰峰林立,風光秀美,與尼泊爾最負盛名的風景地博卡拉接壤。業內人士表示,吉隆口岸的開通運作還將推動旅遊、物流等産業發展。

  專家認為,吉隆口岸的開通運作將搭建起連接內地、延伸南亞的貿易通道,實現國內生産商、經銷商與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的貿易對接。

  記者在吉隆口岸看到,連接中國和尼泊爾、擁有四個車道的熱索橋已經通車。中國投資8000多萬元的口岸出入境聯檢大樓正式投入使用。大樓身後,上下兩層共計4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和查驗貨場也全部竣工。電站、國際邊貿市場等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完工。

  離口岸只有20多公里的吉隆鎮,如今店舖林立、功能齊全,已經從一個設施簡陋的小鎮,逐步發展成為擁有商務服務中心、學校、醫院、賓館、超市等機構齊全的西藏邊貿重鎮。

  目前,吉隆口岸出口以服裝鞋帽等傳統商品為主,進口麵粉、生活用品和銅制工藝品等。今年1至10月,吉隆口岸邊民互市貿易總額達2893萬元,同比增長6.6倍。

  尼泊爾政府和民眾也對於吉隆口岸的開通充滿憧憬。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哈利·普拉薩德·巴逍在開通儀式上説:“吉隆—熱索瓦口岸的開通將進一步促進中尼兩國之間的經貿、旅遊、基礎設施發展以及民間往來。”

  西藏目前有中尼之間的吉隆、樟木和普蘭在內的3個陸路口岸。樟木口岸為國家一類陸路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07年的2.42億美元,飛速躍升到2013年的20.44億美元。如今,西藏90%以上的邊境貿易和中國90%以上的對尼泊爾貿易通過樟木口岸進行。

  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邊巴分析認為,與樟木口岸相比,吉隆口岸地勢開闊,道路條件好,發展潛力更大。未來西藏貿易格局將會呈現出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雙翼齊飛”的局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