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示範區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4-11-15 02:30:5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改革創新是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的靈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安徽省示範區創建必須把發展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和保障農産品品質安全作為主攻目標,把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示範區轉型升級,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1.堅持以農村土地確權為突破口,著力推進農村産權制度改革。2.堅持以産業聯合體為重點,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堅持以財政資金為撬動,著力推進投融資機制創新。4.堅持以技術整合應用為目標,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作為農業大省,安徽省委、省政府歷來對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截至目前,全省省級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總數分別達74個、6個。2013年,示範區糧食單産、核心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高於全省16.7%、27.5%。同時,示範區建設帶動了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2013年全省糧食總産、單産和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比2011年增長4.6%、4.5%和30%。示範區銳意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探索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經營方式,取得豐碩成果,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斷輸入新鮮經驗和強勁動力。

  示範區是農村改革創新的産物,改革創新是示範區建設的靈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安徽示範區創建必須把發展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和保障農産品品質安全作為主攻目標,把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主攻方向,著重在創新農業生産經營組織體系、創新農業投入機制、創新科技支撐體系、創新農業服務體系“四個創新”上求突破,為全省深化農村改革趟路子、作示範。具體要著力抓好四個方面:

  一、堅持以農村土地確權為突破口,著力推進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示範區要瞄準“三權”分離的現實趨勢,推進産權交易平臺建設、土地流轉、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改革,在促進農村産權要素有效配置,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上作表率。

  “改到深處是産權”,“放活之要在産權”,放活農村經濟的重點也在産權。當前,現代農業發展呈現“三權”分離的趨勢,如何更好地堅持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保障農戶的承包權,用活放活經營權,需要示範區先行先試、做好表率。應以農村土地確權為突破口,推進交易平臺建設、土地流轉、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改革等各項工作。通過市場交易平臺使農村各種産權要素實現高效流轉,吸引工商資本、社會資本等各類要素長入農村生産力。一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安徽是全國三個整省推進試點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已經決定,2016年基本完成全省確權任務,比國家總體要求提前1年。要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政策宣傳要更深入,工作安排要更細緻,矛盾化解要更及時,基礎資料要更規範,特別是示範區要率先完成確權任務。二是逐步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平臺。將開展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按照“政府搭臺、市場運作、便民高效、統一規範”的要求,探索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的市場體系、制度體系和管理體系。三是推進農村土地規範流轉。堅持依法自願有償,不改變土地用途,有效進行風險防範,在此基礎上搭建平臺,公開透明,規範流轉。四是全面推進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改革。按照明確事權、改革産權、多元投入、建管結合的總體要求,加快建立以産權制度為核心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護和運作機制,對村以下農田水利工程開展由受益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主建設的試點,切實解決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實現“産權有歸屬,管理有載體,運作有機制,工程有效益”。

  二、堅持以産業聯合體為重點,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區要瞄準農業經營方式變化的現實,探索建立與規模化生産相適應、市場經濟相契合、農民群眾能接受的農業經營組織化體系,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上作表率。

  構建農業經營體系,首要任務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核心是提高其組織化程度,要逐步建立完善農業經營組織化體系。當前,示範區在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方面已有一定基礎,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難以形成以點帶面、産業聯結、集群發展的整體格局,亟待構建産業聯合體來有效克服這些短板。國家有關部門來安徽調研時,太和縣共贏糧食産業聯合體負責人的話生動地解讀了産業聯合體:“為什麼聯合?利益;靠什麼聯合?産業;怎樣實現聯合?要素輸送”。要堅持多元化發展,鼓勵扶持各類經營主體發揮各自優勢,加速融合、協同發展,大力構建産業聯合體,實現産業連結、要素連結和利益連結。一是以培育骨幹龍頭企業為引領,支援區域性産業聯合體健康發展。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為基礎,多種新型經營主體在縣域同行業範圍內構建産業聯合體。二是以培育示範合作社為引領,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健康發展。優先扶持培育一批産業基礎好、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示範社,並積極推動合作社開展橫向聯合與縱向協作,構建合作社聯合社,重點發展農業生産服務型的包括提供農機、土地合作、資金互助等服務形式的專業合作組織,實現從“單兵作戰”向“集團作戰”轉變。三是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引領,支援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注重引導符合條件的專業大戶率先轉化成家庭農場,發揮其在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中的重要作用。

  三、堅持以財政資金為撬動,著力推進投融資機制創新——示範區要瞄準農業投入“腸梗阻”關節點,探索整合涉農資金、開發農村信用資源、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等環節,在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上作表率。

  在農業支援保護政策體系中,財政和金融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應。農村金融離不開財政支援,但財政補貼資金總量有限,補貼政策也會效應遞減,必須創新財政支農方式,運用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是有效整合涉農資金。就是“渠道不變、各記其功”,“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縣級整合資金主要用於兩大塊:一塊是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有關部門的小農水、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土壤有機質提升和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集中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另一塊是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整合政策資金扶持聯合體內部的骨幹龍頭企業、合作社聯合社、示範合作社、示範家庭農場等。二是開發利用農村信用資源。總結推廣金寨、鳳臺等地經驗,擴大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範圍,推動縣域徵信體系建設,使信用資源變為信貸資金,信貸資金與工商資本結合轉為創業資本。三是創新資金投向。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資金投向側重於支援政策性農業保險提標擴面、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擔保貸款、支援骨幹龍頭企業直接融資。

  四、堅持以技術整合應用為目標,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要瞄準現代農業生産需求,最新的科技成果首先在示範區應用,最適用的農業技術首先在示範區推廣,在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上作表率。

  加快農業技術的整合應用,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節本增收的現實途徑。應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突出農業技術的整合應用推廣,努力構建科學高效、覆蓋全程、綜合配套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産學研協作的服務機制建設。加強農業主導産業技術體系建設,完善首席專家、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聯動機制,落實配套的生産基地和項目承擔載體,切實把示範區建設成為最前沿的創新基地和最有活力的成果轉化應用平臺。通過開展糧食高産創建等活動,試點示範技術整合推廣,重點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主攻水稻機插秧、玉米機收、秸稈還田等環節的機械化。其中,農機農藝融合就是“農藝出題目、農機做文章”,做到協同推進。二是加強公益性服務機構建設。在全覆蓋、強保障上下功夫,突出打造産權交易平臺、技術服務平臺和融資服務平臺。三是加強經營性服務組織建設。著力培育多元主體,重點培育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服務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等經營性服務組織。支援全程化、全産業鏈、全生産要素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