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報告顯示:我國企業社會責任起步低發展快

  • 發佈時間:2014-11-13 15: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鬱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今天發佈《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4)》,這是中國社科院連續第六年發佈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32.9分,相比2013年提升6.5分,整體處於二星級起步者階段。 2009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首次公佈,當年指數為15.2分,整體處於旁觀者階段。2012年,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達到23.1分,整體從旁觀者階段進入起步者階段。六年來,隨著政府、媒體、協會以及企業自身對社會責任的持續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不斷向縱深發展,企業日益重視責任管理體系建設和資訊披露狀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增長顯著,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8%。2009年以來,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整體呈現出“起步低、發展快、水準仍較低”的階段性特點。

  從300強企業表現來看,近八成企業得分低於60分,處於三星級及以下水準,近五成企業為一星級,仍在“旁觀”。具體來説,僅14家企業(佔4.7%)的社會責任指數達到五星級水準,處於卓越者階段;54家企業(佔18%)社會責任指數達四星級水準,處於領先者階段;40家企業(佔13.3%)社會責任指數達到三星級,處於追趕者階段;社會責任指數為二星水準、處於起步者階段的企業有55家(佔18%);社會責任指數為一星級水準、處於旁觀者階段的企業最多,為137家(佔46%),其中3家企業(佔1%)的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為0分,未主動披露任何社會責任相關資訊。

  從不同企業性質來看,國企100強,尤其中央企業社會責任指數持續領先於民企100強和外企100強,且三者差距呈不斷擴大的趨勢。與2013年相比,國有、民營和外資三類企業社會責任指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指數年度增幅最大,增8.1分,外資企業居次,增7.8分,民營企業最小,增3.9分,顯示出我國企業在社會責任管理、社會責任實踐以及社會責任資訊披露等方面整體改善、個體差異的特點。2014年,國企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52.0分,尤其是中央企業得分為57.2分,遠高於中國企業300強的綜合得分(32.9分)以及外企100強(26.4分)和民企100強(20.5分)。 具體而言,南方電網、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14家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榮獲五星級,其中南方電網和華為分別首獲國企和民企第一,中國三星蟬聯外企第一。從行業來看,行業間社會責任指數差距表現明顯,其中電力行業和通信行業表現較好,平均達到了四星級水準,而日化行業、零售行業表現相對較差,平均僅為一星級。

  從責任管理的主要指標來看,中國300強企業社會責任專欄和社會責任報告等社會/環境資訊狀況較好,分別達到77%和42%;社會責任組織體系、社會責任管理制度和社會責任領導機構的披露率分別達到31%、29.7%、和23.3%,反映出社會責任相關制度和組織體系建設方面逐漸進步的趨勢。而在社會責任規劃和年度計劃、高層領導參與方面表現則較差,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報告顯示,在華外資企業地區間存在較大差異,東亞地區(南韓、中國台灣、日本)企業表現相對較好,歐美地區(美國、英國、法國)表現相對較差。2014年外資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平均得分為26.4分。

  從責任議題表現來看,對比社會責任議題得分情況,國企、民企等內資企業表現相近,外企和國企、民企存在較大差異。國企、民企傾向於披露財務類數據和合規性資訊,如股東權益和依法經營等議題,而對供應鏈管理類、環境類資訊披露相對不足。相反,外資企業更注重對社區關係維護和供應商管理方面的資訊披露,而對股東權益和依法經營等資訊披露相對不足。報告指出,國有企業作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為其重要關注點,而民營企業100強大多為上市公司,對其財務性數據和合規性要求較高,而兩者均為內資企業,在供應鏈管理實踐方面相對較弱,因此披露也較不足;而外資企業大多為全球跨國公司,本地化運營和全球資源整合是其能否在所在地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對社區關係和供應鏈管理披露較充分,而其母公司一般不在本地,對股東回饋的資訊就披露較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