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減速反而刺激路跑産業?
- 發佈時間:2014-11-04 14:31:32 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孫業文
日本曾作過一次社會生活基本調查(每5年一次):2011年全日本雖然有61.6%的人保持做運動,但比2006年下降了2.3個百分點,是自1986年統計以來的最低值。其中,23-30歲的年輕人下降了20%。對此,分析稱有可能是經濟低迷和興趣、娛樂方式的多樣化造成的。
經濟低迷會導致運動人數減少?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也面臨著下行壓力,然而人們的運動熱情似乎有增無減。今年以來馬拉松賽事一場接一場,更讓路跑産業火了一把。
時下的馬拉松熱,其實跟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移動健康管理産業的興起,以及政府的推動有著莫大的關係。
APP、微網志、朋友圈……近年來,各種社交媒體的介入讓跑步從原來的“單打獨鬥”的運動模式轉變成了“成群結隊”。如耐克,既有APP,也有微信公眾平臺,建立跑步社區,讓跑者“約跑”、記錄、測量、對比及分享他們的跑步經歷,使得跑者更有成就感,也讓跑步運動更具有感染力。有數據顯示,耐克微信公眾平臺,在短短10天時間裏,就形成自發的跑團957個。
而人們這種“曬健康”的心理,又刺激了高層次的運動消費,可穿戴設備、運動健身指導裝備等出現了新的市場增長點,有越來越多企業願意參與其中。於是聯想跑團帶著其全新可穿戴設備“樂手環”亮相今年的北馬;百度可穿戴設備網站悄悄上線,正式進入可穿戴智慧設備市場;湯臣倍健用一個億,高調收購深圳市倍泰健康測量分析技術有限公司25%的股份,積極佈局健康管理品牌“十二籃”等移動互聯項目……
對於從市民到企業參與、推動運動賽事及路跑産業,政府自然是樂見其成的。此前,中央紀委曾表示,財政投入要防止不切實際盲目建設大型運動場館;要防止不切實際地舉辦大型運動會和賽事。因此,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無需投入建設大型場館,隨時隨地都能舉行的馬拉松賽事備受政府支援。關鍵是,這項賽事能給城市經濟帶來極好的經濟效益和正能量。提高城市形象、拉動旅遊經濟、推動産業發展等完全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