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棉花價格尚不明朗 棉紡企業陷徬徨

  • 發佈時間:2014-09-29 13: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國家的政策已經落地了,但是補貼具體價格是9~11月的平均價格,軋花廠要等到11月才能計算成本,現在軋花廠不敢買貨,棉花廠也不敢從棉農手上收棉花,很多工廠是為了保持職工隊伍穩定,才沒有停工。”四川金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來建勳2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對看不清棉花價格的“底部”表示了擔憂。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6月我國紗産量累計同比增長0.4%,布産量累計同比增長3.1%。1~6月棉紡織企業開工情況仍然不甚樂觀。其中,跟蹤大企業的平均開工率為90%,中小企業平均開工率為60%~70%,集群小企業的平均開工率僅為50%。

  對於這樣的情況,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商品處處長張顯斌對企業的擔憂表示理解,他正在試圖傳遞讓棉花産業鏈上的企業安心生産的信號。“我希望能夠給大家樹立信心,現在的確有很多擔憂。當年産量、儲備庫存、進口是決定供給的三個方面,而後兩者都是可控的。大家現在有一定的悲觀情緒,但是與當年産量的需求相比來看是有一定的缺口的。我認為有信心引導國內價格相對平穩運作。”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還表示,從收儲政策到直補政策反映出政策的關注重點已經由棉農轉移到了流通環節中的企業。“以後價格會更加市場化。”他説。

  今年棉花價格的波動讓棉紡織企業不敢“接招”。1~2月棉花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受季節因素影響,紡織企業訂單放緩。3月,市場傳言放儲政策將有所調整,內棉價格開始鬆動,外棉價格上漲3%,國內外棉花價差有所收窄,紡企訂單以補貨為主。4月,儲備棉投放價格下調至17250元/噸,同期國家明確取消棉花臨時收儲,將實行目標價格補貼政策。4~5月內棉大幅下跌,跌幅大於外棉跌幅,國內外棉價差縮小至3000元/噸。紡企原料及紗線庫存貶值,訂單增長再度放緩,主要以消化庫存為主。6~7月,內棉價格逐步跌至儲備棉成交價附近,跌幅放緩,外棉仍較大幅度下跌,價差回升至4000元/噸。

  “以前有收儲價格,我們對棉花的價格大致有一個預期,今年變成直補政策,距離新棉上市還有一段時間,現在棉價還在走低,波動也大。現在買棉花是自我摧殘!”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棉紡織企業人士説。

  在此情況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青翠透露,今年1~8月,我國棉紡織行業虧損累計同比擴大29%,主營業務收入減少1.26%,利潤總額下降25.99%,從業人員總數減少了5.6%。

  張顯斌表示,雖然目前國家有大量庫存,但是為了讓棉花企業放心收購加工新棉,優先銷售新棉,國家至少在2015年3月份之前不會往外投放。而3月份之後是否會拋售新棉,還需要其他的指標作為前提條件,比如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價格出現一定幅度上漲還有新棉銷售進度達到了70%~80%。而且國家在棉花進口上也會妥善安排。原則上,今年除了89.4萬噸1%關稅內進口配額以外,不再增加進口配額。

  “以後政策將成為中性因素,還是會回歸市場價格。”招商期貨有限公司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楊志江説。在他看來,明確了目標價格補貼按照“價差”原則後,供需面將成為影響新年度國內棉價的根本因素,棉價受政策影響降低,開始回歸供需基本面,內外棉價差將逐步縮小,新年度國內棉價將接近進口棉港口完稅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