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體書店“暖流”回襲?不斷拓展新經營模式

  • 發佈時間:2014-09-17 14: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實體書店接二連三倒閉的新聞去年以來不絕於耳,但到了今年,形勢有所改觀,實體書店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遍地開花,又有回暖的跡象。

  例證一是新店不斷。去年年底在深圳開業的首家西西弗書店,今年夏天7月中在萬象城又開第二家,這個20多年前僅有20平方米偏安貴州遵義的一家小書店,從貴陽到山城重慶再到特區深圳,擴展的腳步讓人吃驚。它在深圳鬧出的動靜也不小,辦講座、搞作家簽售會,新店裏有專門給7到12歲的小讀者劃定的專區,設置的專座,非常貼心。在深圳,西西弗已經躍升為繼中心書城後本地小讀者心目第二喜愛的新書店。這算是民營書店的擴張。

  9月5日,深圳首家高校書吧麒麟書吧進駐南科大。這是南山區西麗大學城片區、南科大內的唯一的書店,也是深圳出版發行集團與政府合作啟動的“一街一書吧”五年書吧計劃的探索。未來5年內,在全市53個街道裏,每個街道都至少擁有一家高品質書吧。在購書被網路包攬的時代,實體書店攻城略地,向街道進發駐紮,直接到居民的家門口開店,這算是政府參與的書店擴張。

  麒麟書吧作為深圳首家高校書吧,是瞄準打造“高校書店旗艦店”的目標,標桿很高,對高校學子來説,等於在教室圖書館以外又多了一個文化空間,這是好事。值得多説幾句。大學和書店有許多不解之緣,有人説,你如果想了解一個學校的層次和趣味,不需要聽彙報,看它的各項數據和排名,也別光惦記他的樓有多大,多高,校門有多威風,每年出産論文多少,又有多少經費在手,只需要看看它的書店的品位,就知道八九不離十了。例如風入松和北大,雖然風入松書店只辦了6年,在三年前的夏天就倒閉了,但它作為京城民營圖書零售業“四大天王”之一,讓不少北大學子受惠,也成了北大的一處著名的文化盛地,名聲並沒有因為它的退場而縮減。

  萬聖書園早期位於中國人民大學附近。1994年遷址到北大東門外由此打通了與北大、清華的血脈,一度被譽為海內外學子的精神家園。兩年前,萬聖書園再次搬家,從舊址到新址不足200步的距離,卻吸引了不少搬家的志願者,當中有很多北大、清華、中央財經大學的學生,從博士到碩士到本科不等,也有高中生。由此可以看出一個書店對一個地區、一個學校、一個人所施的恩惠。

  9月15日,上海北外灘浦江口岸輪渡碼頭一間大型以人物主題為特色的書店JIC BOOSTORE開業,欲成為黃浦江文化的新地標。

  這個書店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有理想有文化情懷的文化人投資的,而是由總資産過千億的大型投資機構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一個搞金融投資的大公司投資書店,這個業態新軍給出的信號很豐富:實體書店在賣書不賺錢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有投資界的大佬濃墨重彩,他們相中書店的什麼功能?書店到底可以承載什麼樣的理想?這些話題重新被關注。有人覺得公益型行銷已經成了實體書店重生的一條新路。不過,業剛開,路才走,且多觀察,慢斷言。可以肯定的是有新鮮資本進入,對書店業態的發展無疑有良好的促進功能。

  例證二是已有的實體書店不斷轉身拓展生存空間,也可以算是老樹發新芽。最著名的就是北京著名的三聯書店在今年4月18日世界讀書日掛牌開業,讓京城多了深夜書房,讓夜行者多了一處精神休憩的場所。

  開業已八年深圳的24小時書店是全國首家吃螃蟹的,早就成了城中一道景觀,它也在不斷拓展新的經營模式,讓真人圖書館扎了根。

  對讀者來説,越來越多分工精細,分類明確,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實體書店的出現,會讓他們的選擇更多,自如、多元,與書的接觸和相遇也更加便捷有趣。但這並不意味著書店在多元化和越來越講究格調、裝潢和氣氛之餘,能捨棄書這個根本,反而要努力避開電子商家網路售書的價格和便捷優勢,在圖書的種類、陳設、推廣等活動上多下功夫,得煉就獨家本領,提供網路購買無法實現的讀者需求,從網路購書的虎口中搶奪自己的顧客和生意,這樣才能找到生存根本。無論如何,書永遠是書店的主角和根本,切不可南轅北轍、舍本逐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