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恒豐銀行前董事長涉嫌違規操作 兜底40億元

  • 發佈時間:2014-09-15 09:45: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恒豐銀行剛性兌付事件被媒體報道後引起業界極大關注,該行相關人士在近日給予回應,稱恒豐銀行已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要求門裏集團將有效資産全部抵押給該行,全面排查風險,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進行調查,將按監管要求對相關人員進行嚴格問責。目前實質風險全部在可控之中。

  據稱,山東銀監局正在調查此事。恒豐銀行所在地山東省委省政府亦對此事高度重視,將會嚴肅處理,追究相關人士責任。

  兜底40億元

  今年8月29日,恒豐銀行履約墊付了相關3筆業務的本金及利息共計約40億元,其中本金37億元,利息約3億元。這意味著3筆業務為恒豐銀行造成了40億元風險敞口。根據《恒豐銀行2013年年度報告》,恒豐銀行2013年度凈利潤為69.2億元,此次墊付金佔去其凈利潤的57.8%。

  知情人士透露,去年8月,恒豐銀行為其股東成都門裏投資有限公司,以及該公司關聯企業北京中伍恒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兜底擔保,通過證券公司設立定向資管計劃,分別向天津銀行濟南分行、天津濱海農商行進行融資。其中,向天津銀行濟南分行融資1筆10億元,向天津濱海農商行融資2筆計27億元。這3筆業務涉嫌係恒豐銀行原董事長姜某直接安排人員辦理,且未經正常的業務審批程式,現任高管層並不掌握相關情況。據查,這兩家融資企業的實際控制每人平均為陳冬。恒豐銀行為這3筆業務增信兜底,並簽訂了《恒豐銀行與門裏集團融資協議》。協議約定,如果借款人到期不能兌付,恒豐銀行有代償責任。

  據報道,姜某曾擔任恒豐銀行前身——煙臺住房儲蓄銀行副行長、行長,並在煙臺住房儲蓄銀行于2003年完成整體更名改制為恒豐銀行後一直擔任恒豐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直到去年底因年齡原因退休。

  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通常情況下,類似這樣的增信業務銀行會收取1%至2%的手續費,但恒豐銀行違規辦理,並沒有走正規的審批程式,直到天津銀行和天津濱海農商行到府"討債",現任高管才知道這些業務的存在,其內控體系著實堪憂。”在恒豐銀行的官網上,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了如下介紹:恒豐銀行于2003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經過整體股份制改造,成為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設有青島分行、濟南分行、南京分行等11家一級分行,在蘇州、紹興、東營等地設立15家二級分行,共148家分支機構。正在積極運作北京分行、上海分行等機構的設置,加快推進“全國佈局、走向世界”戰略目標。2008年6月成功引進新加坡大華銀行為戰略投資者。

  監管層已介入調查

  門裏集團日前已聲明沒有兌付本息的能力,近37億元融資的用途及流向目前不明。據稱,山東銀監局正在調查此事,而中國銀監會已準備對此類業務計提拔備,相關文件正在徵求銀行意見。

  據了解,恒豐銀行新領導班子上任後,對銀行各項業務進行全面排查,對現行制度進行全方位梳理基礎上,提出了“大風控、大授信”的現代商業銀行風險治理架構的建設目標,已于上半年完成了總行層面的組織架構調整,目前正在與國際一流諮詢公司合作,開展戰略和風險管理兩大諮詢項目,旨在全面提升銀行的管理水準。

  恒豐銀行內部知情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我行在發現該問題業務的第一時間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實質風險全部在可控之中。處置風險的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專項小組集中資源和精力化解風險、積極採取資産保全措施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