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資訊各類補貼撐起業績半邊天 盈利能力堪憂
- 發佈時間:2014-08-19 10:52:04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林海
中國網財經8月19日訊(記者 林雪原) 近日上海中信資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資訊”)預披露招股文件,擬登陸創業板市場。
因中信資訊主營業務為檔案等資訊化系統服務的關係,其大客戶多為上海本地政府、事業單位,區域客戶集中度較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對其“照顧”頗多,各項稅收優惠、政府補貼幾乎佔其凈利潤半邊天。
由於主要服務檔案、食品流通追溯、政法等領域的資訊化系統開發與服務,上海當地很多事業單位成為中信資訊主要營收來源,近年來其業務逐步向外省市擴張,其他地區政府、事業單位也陸陸續續成為其大客戶。
就目前業務地區分佈上看,中信資訊主要佈局華東、華南、華北、西南等四大區域,但從收入貢獻程度上看,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成為主要來源。2011--2013年,華東地區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為1.62億元、2.09億元和2.13億元,佔其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28%、81.51%和69.41%。其中,上海地區客戶集中度最高,連續三年貢獻了超55%的收入。可見,上海地區的政府事業單位可以説是中信資訊的“衣食父母”。
2011年,中信資訊前五大客戶均來自於上海本地,前五大客戶為其貢獻了38%的營業收入;2012年大客戶名單中,上海佔據四個席位,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36.35%;2013年前五大客戶逐步分化,但上海商務委員會仍位居首位,前五大客戶貢獻了44.83%的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3年上海商務委員會連續三年成為第一大客戶,其貢獻的銷售收入也由2011年的1933萬元猛增至2013年的4347萬元。相對於企事業單位來説,中信資訊提供的資訊化系統開發和服務往往是一次性産出行為,後續一般僅僅是維護等服務費用,上海商務委員會的接連採購因為引起投資者猜疑。
雖然中信資訊在招股書中一再強調,報告期內對主要客戶不存在依賴,然而上述數據顯示,上海地區客戶集中優勢明顯。雖然近年來有意向全國範圍快速拓展,但目前仍無法改變上海的本土優勢。
除了業務範圍集中度高外,中國網財經記者還發現,中信資訊近年來獲得的各項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金額佔據了其利潤的半邊天,營業外收入之高令人咂舌。
2011—2013年,中信資訊分別實現營收1.95億、2.56億元、3.0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5.47%;與之相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2149萬元、2594萬元、3489萬元,也出現了大幅攀升。在凈利穩增背後,各項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功不可沒。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中信資訊及其子公司享受了高新技術企業、軟體企業等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政府補助。
具體數據上看,2011-2013年,其對應的各項補貼之和分別為788萬元、858萬元、1616萬元,佔同期凈利潤的36.66%、33.10%和46.33%。特別是2013年,中信資訊年凈利潤為3489萬元,而各種優惠和補貼卻貢獻了1616萬元的收入,佔比接近50%,這直接引發市場對其經營獨立性以及持續盈利能力的猜疑。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發行人的經營成果對稅收優惠不能存在嚴重依賴。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信資訊2013年的經營狀況已屬於嚴重依賴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行為,至於是否會成為其IPO的“絆腳石”,能否通過發審委審核,還充滿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