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信託 > 正文

字號:  

信託資産規模“虛胖”去年多家公司增量不增利

  • 發佈時間:2015-05-11 14:09:39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2014年,行業龍頭中信信託以10764億元的規模,成為信託業首家實際資産管理規模萬億級信託公司。

  儘管中信信託的凈利潤仍高居榜首,但與2013年同期相比,卻出現前所未有的負增長。年報顯示,中信信託去年僅實現凈利潤28.12億元,較2013年末的31.44億元下降了10.54%。《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已公佈的67家信託公司年報發現,去年出現增“量”不增“利”的信託公司不在少數,其中至少38家利潤增長率遠不及資産管理規模的增長率,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中信信託資産規模破萬億

  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中信信託的資産規模過萬億級,達到10764億元。其中,信託資産管理規模高達9020.74億元,同比增長23.63%;通過資産管理子公司管理的資産規模為1743億元;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56.60億元,同比僅微增3.1%。同時,信託業務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3.85億元,同比減少了5.19%;佔總營業收入比例從去年的84.04%下降至76.93%。

  從行業整體情況而言,信託行業增“量”不增“利”已是普遍現象。數據顯示,信託行業整體資産規模2014年增加3萬億,但利潤率增加明顯減速,出現虛胖的“症狀”。

  其中,外貿信託便是典型,其2014年末資産管理規模猛增71.23%,達5434.57億元,躋身行業前五名。然而,其凈利潤僅為12.17億元,同比減少6.15%。此外,行業老牌信託公司上海信託、華寶信託亦是類似情況。

  從上述67家信託公司披露的信託資産情況而言,增加的信託資産規模主要是集中于不賺錢的被動管理的信託業務。

  以外貿信託為例,資産規模總體增加2260.80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業務僅增加99.47億元,其餘的2161.33億元全部來自於被動管理型信託業務的貢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市場大幅走高的情況下,信託公司投資于證券市場類的被動管理型陽光私募産品增長最為迅猛,其次為股權投資類産品。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泛資管時代的到來,同業市場競爭激烈,信託牌照價值已逐漸消失,被動管理型信託業務費率早已拼殺至萬分之五左右,收入水準大不如前。此外,在傳統主動管理類信託業務風險加劇的境況下,信託公司主動收縮戰線,信託業務收入的增速自然遠不及規模增速。

  信託業協會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從已清算的信託項目來看,截至2014年末,信託公司平均年化綜合報酬率已再創新低,降至0.51%。

  信託公司自營收入激增

  眾所週知,信託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信託業務收入和自營業務收入兩部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信託公司2014年年報發現,信託公司去年固有資産投資收益明顯上升。

  實際上,多家信託公司固有資産投資收益甚至超過了信託業務的收入。其中,重慶信託、華潤信託、華信信託等多家公司傳統信託業務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比不足50%。而江蘇信託的手續費及佣金4.74億元,僅佔總收入的34.05%。

  而上述67家信託公司披露的自營資産運作情況顯示,在自有資金投資中,貨幣資産、貸款及應收賬款佔比減少,可供出售金融資産投資類和交易性金融資産投資比例升幅巨大。

  隨著A股牛市的持續,信託公司固有資金也在奔向風口,參與網下IPO申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包括紫金信託在內的多家機構都在積極申請獲取相關業務牌照。

  記者查閱年報數據發現,向來自營資産業務偏保守的中融信託去年自營資金運作模式也發生較大的改變。2013年,其自營盤中近九成資産為貨幣資産,而去年末只有三成資金是以貨幣資産形式存在;交易性金融資産投資達到60.39億元,同比增24倍,佔比達49.5%。

  此外,信託公司2014年的固有資産投資收益頗豐,這一方面來自於自營盤股票投資盈利,另一方面則得益於長期股權投資獲得的豐厚回報。

  以華潤信託為例,在其全年23.50億元凈利潤中,有14.17億元的來自於公司所持有國信證券(002736,諮詢)的股權收益。而每人平均利潤居首,凈利潤排名第二的重慶信託,在去年35.53億元的營業收入中,自營收入佔比也近半。其中,公司持有34.79%股權的重慶三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收益為4.60億元;持有24.99%股權的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投資收益為1.44億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