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被誤讀的黃金市場之謎:很多實物“金庫”並不存在

  • 發佈時間:2015-07-27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許多投資者都將黃金視為避險投資,但黃金市場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短期市場操縱以及央行干預的影響,仍然充滿了迷思。首先,大多數黃金都以憑證的方式出售,換句話説,實物形式的“金庫”囤積並不存在。第二,和普通貨幣一樣,紙黃金可以不斷地被印刷發行。第三,新型電子黃金定價機制取代了倫敦黃金定盤價。倫敦黃金定盤價自1919年誕生,由五家傳統銀行通過電話詢盤的方式確定。目前還不能證明新的電子定價模式會否比前者更值得信賴。第四,央行的幽靈始終若隱若現,通常以商品交易所提供大宗交易折扣的形式存在。

  複雜的黃金投資世界

  過去幾個月裏,當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司法部開始對10家銀行涉嫌價格操縱展開調查時,價格操縱的問題開始進入媒體視線。也是在這個時候,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理了一宗貨幣操縱案,瑞銀集團被指控涉嫌先於客戶訂單前從事白銀交易。隨後,負責監管期貨的英國金融管理局,對巴克萊銀行處以近4500萬美元的罰款,因為巴克萊銀行刻意壓低2012年的黃金價格來避免向客戶做出支付。這種操縱並不局限于貴金屬市場:去年11月,多家大銀行因為涉嫌操縱外匯基準利率(包括倫敦隔夜拆借利率LIBOR和其他利率基準)被處以數十億美元罰款。

  隨後,2014年5月,一系列訴訟案在紐約成接踵而來。由對衝基金、私人投資者和公共投資者(例如養老基金)等組成的25家原告,聯合起訴匯豐銀行、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豐亞銀行以及興業銀行(制定倫敦黃金定盤價的5家傳統銀行)涉嫌操縱貴金屬和外匯市場。“很多陰謀論成為陰謀事實,”曾在紐約做黃金交易員的Kevin Maher對《紐約時報》記者表示。他也在那個五月提起了一項訴訟。

  處在黃金市場中心的央行

  2015年2月20日,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發佈聲明,表示將取代傳統的黃金定盤價機制。這一系列訴訟案也隨之受到更多關注。新定價機制由7家銀行創立:高盛、JP摩根、瑞銀集團、匯豐銀行、巴克萊銀行、加拿大豐亞銀行以及法國興業銀行。(6月16日,在經過數月的交涉後,中國銀行[-1.19%資金 研報]宣佈它也將躋身其中。)

  儘管有經濟學家認為,相較于關起門通過電話詢盤確定黃金價格,新推出的電子機制是個不錯的進步。去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允許通過大宗交易向央行提供折扣,這讓外界開始質疑電子定價機制到底有多“開放”。當然,倫敦金銀市場協會( LBMA)本身也不是商品交易所,而是一個場外交易市場。它不會對外公佈——也沒有必要公佈——倫敦市場金屬交易量的完整數據。

  倫敦金銀協會主席Ruth Crowell女士在寫給集團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先交易後報告是阻礙金銀市場有更大透明度的主要障礙。”她還説:“央行在金銀市場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會阻礙透明,至少在公開層面是這樣。”為維護自己的聲譽,倫敦黃金定盤價(1919-2015)在其網站上發佈金條的日凈成交量數據以及黃金的歷史交易數據。而目前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則不提供此類資訊。

  紙黃金的問題

  紙黃金當然也有更多的問題。乍看上去,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註冊的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在過去幾十年裏一直表現不錯。很多人把這不是金條的紙黃金,視為一筆確信無疑的投資。1999年到2012年12月期間,黃金價格的年增幅超過15.4%,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年收益約為14%(權益市場的收益率為負)。

  紙黃金以金庫裏的黃金儲備為後盾,贏得投資者的信任。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也因而比實物黃金更受青睞。比如説,金幣可以輕易地被偽造,一旦金幣表面被劃開,金幣也就失去了價值。交易上會高溢價出售這些金幣。

  與此同時,由於存在運輸和交付成本,黃金檢驗適用於銀行機構而不適合於個人投資者。因此,許多投資者認為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是值得信賴的。例如,世界最大的商品交易所買賣基運營商有價值210億美元的資産,其黃金儲存在蘇黎世而非倫敦或多倫多。據該公司一名官員説,“鋻於羅斯福曾在1933年下達過沒收令,倫敦和多倫多不值得信賴。”

  此外,這些基金的股份只代表對一堆黃金的間接索取權。 “除非你是一個大的經紀公司,”經濟學家威廉·鮑德溫(William Baldwin)寫道,“你不能用股份換黃金。”鮑德溫説,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託管人通常由JP摩根和瑞銀組成,他們是大宗批發市場的玩家,因而暗示著潛在的利益衝突。

  1944年後的政府與黃金:一段愛恨交加的關係

  政府與黃金之間愛恨交加的關係則更為複雜。正如獨立黃金分析師Christopher Powell于2013年10月在雪梨召開的一個金屬研討會上所説:“正因為黃金是一種競爭性國家貨幣,如果它被允許在市場中自由交易,它會被用來決定其他貨幣的價值、利率水準以及政府債券的價值。”他補充説:“因此,央行採取打壓黃金的做法,來維護本國貨幣和債券。”

  自佈雷頓森林體系于1944年成立至1971年被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單方面解除,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和政府的關係經歷了一段動蕩的歷史。在黃金價格被干預的這幾十年期間,黃金一直在以某種奇怪雙重身份存在,一半受官方控制,一半受市場驅動,是種貨幣商品。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彌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把這稱之為“真偽黃金標準(real versus pseudo gold standard)”。

  這種尷尬的雙重身份起源於戰後的雙重黃金定價機制。一方面,新的貨幣制度將黃金價格固定在35美元/盎司。另一方面,黃金又存在自由市場。相較于自由市場的波動價格,35美元/盎司的官方定價低得可笑。這樣的結局便是,IMF規定禁止以自由市場的價格交易黃金,而銀行卻極力避免這樣做,反而暗中從倫敦市場購買黃金。

  60年代以前,人們還可以將人為設定的黃金價格維持在穩定水準。隨後,金屬價格開始“不再服從”美元。貨幣條款試圖保持黃金價格穩定,從而來影響自由市場的價格。但這些嘗試都以失敗告終。1968年3月,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了一大半,儲備量從25000噸下降到8100噸。而其他貴金屬的價格則可以自由波動。

  黃金退到幕後

  與此同時,私人的黃金收集則開始起步。據《金融時報》1966年5月21日報道,黃金産量在不斷增長,但新産出的黃金並沒有進入官方金庫。這種情況反過來影響了IMF的黃金條款。IMF規定,只有在黃金與貨幣等值的情況下,黃金才可以用來償還借款。這導致了紙黃金作為IMF配額替代品的誕生。

  1960年底,貧窮困擾著越南,犯罪率和通脹率不斷攀升。律師兼經濟學家C.Austin Barker于1969年1月的一篇文章《美國的貨幣危機》中寫道:“自1969年4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在以一種不同尋常的速度創造新貨幣。”經濟學家通過IMF探索創造一個可以自由交易的黃金市場,卻也給黃金設定了官方價格,價格下限為每盎司70美元。這個愚蠢制度的結局是什麼?到1969年,美國為此付出了代價——更高的稅收和通脹。

  今天,黃金不再有官方價格,也沒有什麼相互競爭的黃金交易標準與半地下的自由黃金市場。然而,真實黃金與虛擬黃金之間的傳奇卻是一個可怕的潛在威脅。當然,買家知道兩者間的不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