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我國前三季度少消費205噸黃金 大媽問還跌多少

  • 發佈時間:2014-11-04 08:06: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中國黃金協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黃金消費量754.82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05.76噸,同比下降21.42%。

  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消費黃金首飾用金581.38噸,同比仍增長0.45%;金條用金119.42噸,同比下降62.58%,凸顯投資需求進一步降溫;此外,工業用金42.02噸,同比增長17.64%;其他用金12.00噸,同比下降55.47%。

  同時,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生産黃金351.727噸,同比增長14.27%。

  中國黃金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儘管中國在黃金産量上依然是全球第一,但隨著金市持續波動,投資性需求仍在下行調整中。

  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國際及國內金價持續走低,已回吐市場上半年的漲幅。在美聯儲宣佈退出量化寬鬆(QE)政策後,國際金價在上周又迎來暴跌,10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國際金價再破1200美元關口,創下四年多來的新低;國內市場,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最新數據,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國內黃金現貨Au99.99品種收于230.44元/克,較年初下跌約3.7%,逼近5年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大跌使得“中國大媽”搶購黃金資産大幅縮水。“即使按照最近一次搶購時的2013年4月份價格計算,金條、金飾價值至少已跌去了20%。”業內人士指出。

  據廣州日報報道,廣州黃金産品千足金首飾價格低至280元/克,投資型金條價格最低跌到了234元/克,已經跌破了去年6月底、12月底中國大媽兩次搶奪黃金時的最低價。不少大媽現在已沒有興趣參與搶金,多是追問,“金價還能跌多少?”該報道並引述去年曾參與搶金的一位大媽的話稱,“不是不想再買,而是買怕了。阿姨去年買了近20萬元呀,都被老公罵怕了。”

  接連的大幅下挫,使黃金的投資迅速從“閉眼買入都安全”轉入“賣空成主流”,那麼作為“硬通貨”的黃金是否還有投資的價值?

  “今年以來國際黃金貴金屬不斷走低,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中國和印度的消費需求的增長乏力。” 新華社援引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陶金峰的觀點稱,經濟增長放緩,更是加大了這一壓力,10月份至年底,印度和中國將會進入傳統消費旺季,但在市場買漲不買跌的情況下,黃金市場的消費估計仍難有起色。

  當然金市低迷,更大的因素則是投資需求的疲弱。法興銀行金屬研究主管羅賓·巴哈表示,全球主要股指止跌反彈,使得市場資金更樂於投資于收益更高的股票等風險資産,而疏遠了黃金白銀等避險資産。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的持倉已降至741噸,創下6年來的新低。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則指出,儘管金價正在逼近黃金開採商的開採成本區間,同時瑞士也將對黃金相關事宜進行公投,有可能會給市場帶來較大的儲備需求衝擊,但跟風抄底的做法並不可取。

  “從過去數十年情況看,金價波動有其自身規律,但無論如何,黃金的避險保值功能一直未變。”鄭良豪認為,由於金價的波動獨立於股票、外匯等投資品,有利於資産的保全,在“金融海嘯”來臨時,配置黃金的資産組合表現也會好于沒有黃金的資産組合,所以黃金應更多視作資産配置組合中的一個品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