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招行浦發獲批進口黃金 助陣定價權爭奪戰

  • 發佈時間:2014-08-21 09: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中國對黃金定價權的爭奪似乎正在加快。

  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國際板”即將推出之際,8月20日,招行、浦發銀行均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已經獲批可以進口黃金。

  招行稱,近日該行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復,允許從事黃金進口業務。至此,招商銀行基本囊括了開展國內黃金市場業務的所有牌照。

  另一家被傳獲得進口黃金業務資格的渣打銀行[微網志]則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

  進口黃金銀行擴容

  加上上述三家銀行,目前可以從事黃金進口業務的商業銀行隊伍已經擴大至15家。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稱,增加黃金進口機構,一方面可以填補國內黃金市場的需求缺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平抑境內外黃金市場的價差。

  招行表示,獲批黃金進口業務許可證,將增加更多可以進口黃金的中國公司,隨著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推出在即,有助於建立基於人民幣的黃金定價體系,落實國家藏金於民的政策。同時,有助於扶持國內黃金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國內黃金市場的規範和繁榮。

  “積極影響在於從內涵和外延上均有擴充。首先,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擴大黃金進口渠道;其次,配合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推出,未來會有國際的自營機構、國際黃金生産廠商參與進來。”一名金融機構貴金屬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上述分析師稱,從目前國內黃金進口的流程來看,銀行進口黃金的動因有兩個:一是完成黃金進口的戰略任務;二是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黃金進口可以獲得人民幣升值的好處,這與貿易融資獲得利差、匯差的好處是一樣的。

  面對強烈的市場需求,涉及黃金等貴金屬的業務,對銀行而言存在較大的增長誘惑,近年來銀行也在不斷加快産品的創新步伐,以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

  初獲黃金進口業務許可證,招行也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其黃金市場業務的産品結構和服務內容,完善覆蓋交易、清算、融資、租賃、倉儲和理財在內的系列黃金産品。

  黃金國際板爭定價權

  近來,各國央行對黃金的定價權爭奪有越來越激烈之勢,不少亞洲國家如新加坡等也在加快本地的黃金定價權體系建立。而中國央行此前批准上海黃金交易所推“黃金國際板”,就被解讀為可能會挑戰倫敦金銀協會和紐約交易所的黃金定價權的統治地位。

  在中國“黃金國際板”即將推出的時候,進口黃金的金融機構再擴容,不得不被市場認為這是一個適當的契機,擴大黃金市場交易量。“國內市場做得再大,影響不了國際市場,也沒有定價權的。”FX168財經集團高級金融分析師許亞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他分析稱,這項舉措表明中國正在積極做大國內市場,並接軌國際市場,試圖通過國際板讓上海今後也成為黃金的定價中心。

  有媒體報道稱,“黃金國際板”初定於9月26日正式推出,不過上海黃金交易所相關人士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黃金國際板”沒有9月26日正式推出的説法,正式推出的日期還沒有對外公佈。但該人士也表示,會在今年內推出。

  許亞鑫表示,中國與印度如果想要掌控自己的貴金屬市場命運,那麼就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定價權。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做大做強國內市場以外,仍然需要“引進來”和“走出去”。其中,例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積極爭奪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定價席位就是非常典型的“走出去”戰略。如今引入海外的資金(國際板)與投資者,正是在踐行“引進來”戰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