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揭巴黎金融網騙局:收益堪比印鈔票 資金投向不明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日息3%、年化收益超過10倍,如果按照正規的金融機構收益水準來看,這個收益簡直高得嚇人。近日一家號稱是巴黎銀行旗下分支機構巴黎金融網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北京商報記者經過多天調查發現,該平臺無論從公司背景、平臺本身資訊,還是投資項目資訊、資金流向等方面都在虛構事實,這也極可能是一場打著高息旗號的詐騙遊戲。

  收益堪比印鈔票 資金投向不明

  北京商報記者經過深度調查發現,這家巴黎金融網雖然號稱超高收益,但資金投向不明,疑點較多。在巴黎金融網首頁,有一款名為“年盈寶半年投項目-IFXJLX”特別引人注目。該項目顯示的年化利率高達1321%,也就是説,投資5萬元,一年後加上本金總共能獲得71.05萬元,在業界人士看來,這個速度堪比印鈔票。令人奇怪的是,雖然項目名字寫的半年投,但投資期限卻是12個月。

  巴黎金融官網顯示,該項目投資總額為9000萬元,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官網顯示的剩餘投資總額為3911萬元。而從巴黎金融網顯示的項目來看,項目期限從3天到1年不等,年化收益率最低在7倍,最高達14倍。而銀行活期存款年化利率僅為0.3%;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過1.75%。就算是目前高收益的P2P平臺的年化收益也僅能達到20%左右。如此高息攬儲,巴黎金融網的投資顧問卻號稱零風險。巴黎金融網的投資顧問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在局部投資方面因分析錯誤造成的一些虧損,由公司承擔。投資者根據投資項目合同獲取相應收益,不受此影響”。

  從巴黎金融網公佈的資訊看,該項目應該是投資于某個期貨合約,但客服對具體的期貨合約名稱避而不談。巴黎金融網顯示,這個項目有第三方資金擔保,保本、穩增長,並按月到期還款。在産品詳情中寫的是“由本集團進行統一操盤運作買賣某期貨合約産品”。

  北京商報記者詢問巴黎金融網客服到底是哪類期貨合約時,該客服稱,公司的主要投資方式是證券、股票行業。具體是由項目組操作,客服人員並不知情。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多個項目名稱中寫著IF1512、IF1603等,這也是目前滬深300指數股指期貨的簡稱。當疑問他們是否拿著投資者的錢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時,該客服稱,“公司實行的是共贏模式,公司用會員的錢,來給公司和會員創造價值,達到共贏模式”。

  除了股票之外,該客服稱,他們投資運作的項目還包括石油、黃金、礦業、新能源、進出口貿易、博彩業、高科技産業、國家項目等高利潤項目。但這些項目並未在官網中體現,是否屬實依舊是未知數。一位P2P行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道,從他們設定的項目名稱以及客服的回答看,很有可能是拿著投資者的錢投資股指期貨,這類産品風險極大,很可能血本無歸。

  打著巴黎銀行旗號欺騙投資者

  除了資金投向不明外,巴黎金融網還冒用各類金融機構旗號為它增信。

  在公司簡介一欄中,巴黎金融網號稱是巴黎銀行旗下的分支金融機構,由法國、中國香港政府金融管制,公司致力於幫助優質企業尋求國際資本戰略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成為專業可信的資本運作、代理、顧問等服務的國際性金融機構。

  可惜的是,巴黎銀行這一靠山也屬於基本杜撰。對於巴黎金融網是否為巴黎銀行旗下分支機構,巴黎銀行中國區品牌及傳播部相關負責人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這家巴黎金融網站和巴黎銀行並無任何關係。

  對此,巴黎金融網客服的解釋是:“如果您不相信,可以來公司實地考察。”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巴黎銀行近期也下發了一條聲明。聲明稱,巴黎銀行從未利用該網站或在中國另設立其他網站從事任何金融産品銷售活動。非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假冒、倣冒、假借、惡意連結法國巴黎銀行的網站地址或使用法國巴黎銀行的名稱或任何標識。任何假冒、倣冒、假借、惡意連結巴黎銀行網站或非法使用巴黎銀行名稱或任何標識的行為,均與巴黎銀行無關,巴黎銀行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往往需要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銀行提供資金託管。巴黎金融網客服稱,投資者的資金總額由公司管理團隊統一投資管理,所有資金由第三方支付機構環迅支付進行託管。

  北京商報記者在註冊之後,發現確實可以通過環迅支付進行充值。不過環迅支付並沒有承認他們與巴黎金融網的合作。“巴黎金融網並非我們的商戶,希望投資者能謹慎投資。”環迅支付客服向北京商報記者説道。在分析人士看來,巴黎金融網的經營確實存在問題。

  網貸315首席資訊官李子川表示,巴黎金融網的詐騙手段很低級,操作成本也不會很高,從收益上就可以判斷平臺並不靠譜,屬於典型的高息詐騙,另外這類網站一般也不會有工信部ICP備案,屬於非法經營。

  普惠理財CEO何坤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類平臺一看就非常不正規。即使是相對正規的平臺,如果把産品運作資金投向股票、股指期貨裏,風險也極大,投資者需要看自己的風險偏好能力,不能拿著本金去博高收益。

  打一槍換一地 律師稱涉嫌詐騙

  根據巴黎金融網客服給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資訊,巴黎金融網全稱為“香港巴黎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是香港本土公司,運營已經八年有餘。公司目前員工有166人,客戶過百萬。

  北京商報記者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司註冊處查詢“香港巴黎金融投資有限公司”這一公司名,該網站顯示“沒有記錄與這個公司名字相符”。

  從域名資訊中,也查到了相關負責人的蛛絲馬跡。北京商報記者在中國網際網路網路資訊中心查詢巴黎金融網的域名whois時,發現這幾個域名的註冊者均為楊伶,註冊地址也在內地。這幾個域名註冊時間均在近幾個月。一個香港的公司竟然在內地註冊域名,這不禁讓外界懷疑這個公司的真實性。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防止外界舉報,公司還大量註冊低成本域名。北京商報記者日前搜索巴黎金融網時,出現的域名為678000.com.cn,但是北京商報記者次日再次搜索巴黎金融網時,又出現了兩個新的域名,域名中的數字已經變更為070077以及220088。

  而這幾個網站也只有域名不同,其餘網頁顯示內容基本一致。“一個公司有很多域名,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很可能是為了逃避網路遮罩。”一位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説道。而巴黎金融網客服給北京商報記者的解釋是,“這兩個都是我們公司的網站了,是為了客戶更方便地瀏覽公司網站”。

  當北京商報記者問到是否能提供公司資質電子版證明時,客服稱,公司屬於金融投資集團,所有的證件都齊備,因為最近有很多非法分子製造一樣的相關證件進行非法活動,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所以公司規定不能隨意向外界洩露相關重要證件,以防交易風險,相關資質可以來公司查看,並當場驗證。

  而且他們也一直未透露公司高層的資訊,“上級資訊不太方便透露,可以通過企業郵件諮詢他們具體資訊”,巴黎金融網客服説道。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德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巴黎金融網詐騙跡象十分明顯。“公司證照、資質、投資項目全是虛假,目的就是騙取開戶人入金,之後玩消失,往往打一槍換一地。這也是不法分子一個慣用的伎倆,利用釣魚網站打著網際網路金融名義坑投資者的錢,投資人無法判斷資金去向。” 王德怡説道。

  為何這類使用低級詐騙手段的平臺依舊能存活?李子川表示,監管層也一直在查此類違規網站,涉黃涉賭涉詐騙平臺一直在清理中,由於經營者註冊、運營多在國外,力度上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詐騙者違規成本很低,無非是換個域名繼續,所以網際網路平臺冒充國際平臺詐騙層出不窮。何坤表示,未來,不僅監管層繼續發力,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者要對自己的錢負責,知道自己的錢投向了哪些渠道,永遠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王德怡表示,在交易之前要認真審核對方的資質,查看該公司的營業執照、經營許可,可以到相關政府的官網上進行核實。不要被高收益的宣傳迷惑,選擇正規合法的投資渠道,才能保障投資收益。“如果遇到這類詐騙機構,可以向公安部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進行登記,如果公安機關認為該網站涉嫌違法犯罪,會採取相應的關停措施。”王德怡説道。

  記者手記

  請不要低估投資者的智商

  見過年化收益高達30%的P2P平臺,也看到了被監管層多次警告的MMM金融互助標榜年化300%的收益率,但和巴黎金融網相比,他們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巴黎金融網的運營者應該對金融行業並不十分了解,不然也不會提供如此低級的詐騙手段。比如,冒用外資銀行的名義、項目不真實、資金流向不明、號稱在境外辦公、不提供公司具體資訊等等,簡直有點低估投資者智商。

  當然,市面上同樣存在一些高技術的詐騙平臺,投資者很難在表面發現這類詐騙行為。比如在P2P行業的很多不規範平臺。一位以做房産抵押貸款為主的某P2P平臺工作人員之前透露,在他一年的工作經歷中,他從未見過負責給借款人辦理借款的人員,而他每天所做的事情只有一個:去各大房産仲介網站下載圖片,進行PS,放在平臺網站上,放出高達20%的收益率,吸引投資者進來。而這樣的平臺,募集資金竟然高達幾個億。而他們老總也很苦惱,募集了這麼多錢,卻不知道把這些錢投向哪。

  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是,“你看中的是平臺的利息,平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這是給所有投資者的一句忠告。所以投資者一定要選擇監管層認可的投資渠道,如果投資P2P平臺,一定要核實平臺的背景、知道資金流向,不要只看重收益。高收益必然有高風險,不要拿自己掙來的辛苦錢去賭所謂的高收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