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陳金彪談溫州金改 12項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

  • 發佈時間:2015-01-26 13:32:4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陳金彪資料圖

  在金融經濟領域一談到金融改革,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溫州。

  30多年來,溫州一直處於先行先試的改革前沿。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溫州還同時是國家涵蓋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改革前沿,作為5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溫州,2014年7月21日,確立了發展時尚産業,建設時尚之都作為城市定位。

  金融業發達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的支援與助推經濟轉型,更重要的是推動市場化運作與城市誠信環境的建立,從這個意義上講,溫州的金改每一具體項目的積極探索都為中國金融改革積累了經驗,但也為溫州城市發展起到引領推動作用。

  在溫州金改三週年之際,溫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陳金彪詳細闡釋了金改的進展成績以及給溫州經濟帶來的改變。經過三年時間,溫州金改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國務院定下來的12條金改任務,11條已經有了突破,其中個人境外投資制度目前由於政策的原因,尚未取得突破。基礎已經打好,相信溫州經濟會率先往上走。

  陳金彪同時補充,溫州金改的四大體系建設也趟出了一條路。比如在企業不良處置的方法和流程上,相關法律和稅收制度的創新上,在地方金融監管上,以及在民間資金市場監測上都獲得了很好的經驗。“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我們對溫州金改前景充滿信心。自主創新突破程度高於審批型創新。”

  創新解決溫州經濟先發性問題的積極作用

  溫州金改源於2011年9月份風波以後。當時國務院決定用機制來換溫州未來穩定發展之路,並且希望不光是為溫州人、為浙江人鋪,也能給全國趟出一條路。

  溫州市市長陳金彪多次談到,“溫州金改誕生於三年前的春天,很榮幸我趕上了溫州金改。2012年3月28日,我們列席國務院常務會議,那次會議是專門為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而召開的。當時,國家在溫州播下了金融綜合改革的這顆種子。”

  在陳金彪看來,溫州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城市,溫州金融改革發展之路也頗具特色。

  從歷史上來看,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先行區之一。溫州早在1986年就創辦了全國首家股份制城市信用社;溫州是全國第一個利率改革的試點城市;第一家民營股份制商業銀行也誕生於溫州。“溫州人的血液裏流淌著敢為人先的基因。這種源於民間的創新熱情,創造了許許多多全國第一。”

  此外,溫州民營經濟發達,市場開放相對較高,這使得溫州經濟的先發早發特性非常明顯。在金融發展尤其是民間金融上,溫州也遇到了許多先發性的問題。比如,這次出現的“三險”——企業風險、金融風險、房地産風險。陳金彪認為創新解決溫州經濟先發性問題,對於我國整體金融的問題解決,有著積極的參考意義。

  溫州金融改革的發展歷程

  陳金彪認為,溫州金融改革發展的歷程大概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起步探索階段,時間大致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上世紀90年代初。這一階段的特徵是市場經濟萌動倒逼金融改革,民間自發的金融探索開始活躍。其間曾爆發了臺會等民間金融風波。

  第二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初到新世紀初是整頓規範階段,期間體制深刻轉型也帶來溫州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這一階段的標誌性事件是整頓城市信用社,清理農村基金會,正規金融都力求在增加中小企業融資量上下功夫,但同時凸顯了城鄉金融二元分化等問題。

  第三階段是重點突破階段,從新世紀初到2012年。溫州市開始全面實施“1+8”地方金融改革創新戰略,溫州也被人民銀行列入“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城市”。在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點、加強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援等方面有所突破。但由於地方金融監管的缺位等問題,最終導致了這一輪區域性民間借貸風波的爆發。

  第四階段是綜合試點階段,國務院把溫州再一次作為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可以看出,溫州的金融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條創新、深化、提升的道路。

  陳金彪説,“經歷了這四個階段,我們深深感受到,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對溫州而言,不是一種特權,而是一種責任與使命。我們唯有勇於擔當、開拓創新,做好試驗田才能不負眾望。”

  溫州金改這顆種子苗旺樹綠

  談到溫州金改的成果,陳金彪認為主要是完善了四大體系。

  第一,完善組織體系,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板塊。探索出了一條以正規金融為主、民間金融為補充、資本市場為轉型舞臺的地方金融發展新格局,著力構建多層次地方金融組織體系。

  首先,溫州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引領作用,推動溫州銀行增資擴股、股權轉讓,推動民營銀行率先破冰起航。率先推出了小貸公司主發起人招標制,成功試點發行私募債、定向債和優先股,累計發放貸款15.9萬多筆,規模達到1863億元。其次,探索建立了地域封閉、對象封頂、規模封頂的農村資金互助會模式,累計發放互助金7.4億元,3800多戶農戶受益。再次,重點是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造。2013年完成企業股份制改造134家,2014年完成230家,這兩年的股改家數是改革開放至2012年34年間企業股改家數的3倍,從根本上解決溫州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制度硬傷,遠遠走在了全省各地市的前列。

  第二,完善市場體系,用好用活民間資本。溫州依據民間資本的存量結構,全面激發各類民間資本的投資活力。

  目前,溫州銀行民間資本持股比例達到了71.3%。還完成了7家農村商業銀行改制,引入民資40多億元,民間資本百分百持股。其次,還通過設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商業管理公司,推進千萬元級的民間資本創設民間金融發展平臺。此外,是通過組建政府平臺來引導百萬級的民間資本澆灌實體企業。目前政府牽頭設立了三支引導資金,撬動資本56億元,其中民間資本52億元,引導民間閒置的資本進行股權投資。金改以來累計引導39億元民資投向1000多個項目。最後是推出了三期“幸福股份”和一期“藍海股份”,以股權的形式讓市民參與市域鐵路、海涂圍墾等,帶動了萬元級民間資本參與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經累計發行43億元。

  第三,完善服務體系,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主要是圍繞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有效整合金融資源對接實體經濟。比如,溫州適應中小企業發展特點,設立了27家小微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引導金融機構創新企業抵質押擔保方式,推出了動産抵押、未來收益權質質押等76個創新産品。金改以來,累計新增直接融資超過450億元。同時,充分發揮正規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攜手金融機構出臺支援溫州實體經濟發展的“雙十條”措施,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中長期貸款比重提升到了30%,為近十年來的新高。企業短貸長用的問題有所緩解,小微企業貸款比重超過了53%。

  第四,完善監管體系,優化提升金融生態。

  一是率先設立地方金融監管局,同時成立了金融仲裁院、金融犯罪偵查支隊和金融法庭,初步形成了地方金融監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率先探索民間融資立法,出臺了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規。三是率先建立金融監管和金融審判聯席會議制度,促進司法與金改形成聯動機制。四是率先發佈溫州指數,有效緩解民間資訊不對稱問題,引導民間利率水準下降,並趨於合理化。五是率先獲批設立地級市徵信分中心,為健全社會徵信體系、重組信用溫州形象奠定基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