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高收益理財産品盯上中老年人 巨大風險只字不提

  • 發佈時間:2014-10-07 07:24: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廣告塞信箱:保證收益,年化收益率高達18%,購買送油一瓶,還有現金返現……

  警惕:“高收益理財”盯上中老年人

  年化收益率18%!一看這理財産品,收益高得讓人動心不已。如果你擔心風險,還有種種花哨承諾,比如:門檻很低、保本保息、送“大禮包”,外加“現金返現”……

  買還是不買?最近,這樣的抉擇擺到了本市不少中老年人面前。市民傅老伯反映,每天都能從信箱裏收到一兩張理財産品宣傳單,宣稱的收益沒有低過10%的,高的甚至能到24%。老伯感嘆:“真的太誘人了,養老錢放銀行不合算啊!”

  目前,銀行的理財産品基本上6%封頂,信託産品也不過8%左右。這些“理財産品”,為何張口就是18%?低門檻高收益,靠譜嗎?

  天上掉下理財“餡兒餅”

  傅老伯展示了一份4頁16開的海報。這是一種名為“路柯寶”的理財産品,頁面上方,“收益率最高可達18%”頗為奪目。下方,這款理財産品的規則卻寥寥幾條:2萬元起買,買足12個月,保證收益16%;不足一年,年化收益率最少也有10.5%。購買金額滿21萬元,再額外當場返現1%;滿51萬元,當場返現2%。算下來,購買一年的話,年化收益率為16%—18%。

  這究竟是一款怎樣的理財産品?順著海報上的地址,記者找到了位於零陵路上飛洲國際商務樓內銷售該理財産品的“路柯財富”公司。公司租了6樓一個房間,房間內幾張辦公桌、一套沙發茶几、一個前臺,員工也不過數人。墻上,貼滿“路柯寶”理財産品的各種優勢。

  一位投資顧問接待了記者。她介紹説:投資人購買“路柯寶”後,錢隨後會被貸給上海、寧波的一些民營企業,投資者收益則來自於企業支付的貸款利息。和一般銀行的理財産品不同,“路柯寶”每月付息;還可提前3天辦理取本贖回。

  安全性如何?投資顧問笑著讓記者大可放心。她稱,他們放出去的貸款,不僅有“兩家獨立法人企業聯保”作為擔保,還有“原材料和成品”或“企業股權”、“法人個人資産”等作為抵押,來保證貸款的資金安全。因此,幾年來,“路柯財富”從未發生過債權違約事件。即便貸款企業無法還款,“路柯財富”也會墊付本息。

  巨大風險竟“只字不提”

  現場,投資顧問向記者出具了一份《個人出借諮詢與服務協議》。協議中,乙方(即“路柯財富”)提供的是借款人推薦、風險管理等服務,看起來完全不像一份理財産品購買協議。業內人士解釋,這所謂的“理財産品”,實際上就是“P2P”信貸。“路柯財富”提供平臺牽線搭橋,兩個彼此不認識的陌生人通過這個平臺出借和借款。

  那麼,18%收益可能嗎?記者諮詢了理財專家。據介紹,民間借貸的借款成本非常高,在目前的民間借貸市場上,行情一般是“三分”到“四分”利,即借款的年利息高達30%到40%。因此,P2P信貸平臺出讓其中的18%給出借人,並非高得不可想像。但能否拿到這18%的收益,完全取決於借錢企業是否及時還款付息;而其中的關鍵,就是P2P平臺對於風險的管控,如對借款人的審核、對借款人款項使用項目的審核、借款是否有正規擔保企業擔保、是否有固定資産抵押等等。

  理財專家認為,從字面描述看,“路柯財富”使用的“企業聯保”擔保、“股權抵押”等方式,“聽起來有些玄”,産品體系不透明。

  專家稱,P2P信貸,收益聽起來很美,但事實上因缺少監管,風險巨大。環環相扣的鏈條中,任意一環發生崩塌,投資者利益申訴將會異常艱難,甚至血本無歸。而且,這個投資模式“前科不斷”。據粗略統計,目前“跑路”的P2P機構已有150余家,平均每個月六七家。8月18日,北京“隆尊資産”跑路,卷走投資者35億元以上。

  為何P2P信貸盯著中老年人賣?

  採訪中,一位投資顧問毫不掩飾地告訴記者,他們的目標受眾群體,是50歲以上的人。在記者收集的多份廣告中,更不乏對中老年人明目張膽的引誘。

  “路柯寶”的産品廣告上,“憑此廣告可免費領取老人專用放大鏡指甲剪1個”被放在了僅次於收益介紹的位置; 在另一張名為某某金的理財産品上,大段介紹強調:該産品由於每月結息,尤其適合老人“養老”。此外,贈送“食用油”、“大禮包”,“來就送豐厚禮品”、“報銷來回車費”這些保健品推銷者們早已用爛了的做法,無一不是迎合了老人們的口味。

  P2P信貸産品適合老年人嗎?理財專家稱:對於絕大多數生活依賴退休工資、手裏僅有有限養老積蓄的老年人來説,P2P信貸産品風險太高了。“老人輕信美好的收益,往往結局就是不可承受之痛”。P2P信貸平臺實際上是看中了老年人的“盲目性”——缺少對産品的認知,看不到潛在的風險,但卻熱衷於高收益。此外,老人們普遍耳根子軟,容易掏錢。“對老年人避而不談風險,等於就是欺騙”。

  記者觀察

  監管措施應覆蓋P2P信貸

  據業內人士透露,P2P信貸的監管措施即將出臺。規範行業亂象固然重要,但更值得有關部門關注的是,如何保護老年人免受高風險金融産品的傷害?

  前些年,經常有老年人投訴,銀行違規銷售理財産品,老年人遭遇“存單變保單”或者“存款買了基金”等等。隨後,相關的監管措施出臺。如今,銀行在代售理財産品時,往往程式繁瑣,需要反覆簽字甚至錄音錄影,目的就是為了嚴格審查老年人是否為“合格投資人”,讓老年人知曉必要的風險。但遺憾的是,這一監管措施僅限於此,並未成為金融行業的一條準則。

  在國外,針對老年人的金融服務,有著諸多好做法:

  比如在美國,消費者保護局下設老年人金融保護辦公室,以保護老年人免受不公正對待和欺騙。在日本,法律規定,風險高的金融産品,老年人僅為可以“謹慎招攬”的客戶;在産品銷售前、銷售過程中,有著嚴格的審查程式,判斷老年人是否有投資能力。在我國香港地區,金融機構在向老年人銷售金融産品時,必須建議老人請親屬和子女陪同。

  重陽節剛過,關愛老年人的口號餘音猶在。希望終有一天,老人們可以安心“理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