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理財學院 > 正文

字號:  

十大忽悠人的理財“黃金定律”

  • 發佈時間:2014-10-21 08: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暢 張安立 張瑾  責任編輯:郭偉瑩

  現實生活裏,那些千篇一律的理財“黃金定律”害人匪淺,它們忽視了每個個體、每個家庭的具體需求,使投資者吃了不小的虧。我們從中篩選出了最為典型的10 條,大家一定要頭腦清醒,別被這些忽悠人的定律所迷惑。

  剛過去的三季度,近年來一直孱弱的A 股突然“神功附體”。上證綜指在一個季度內漲幅超過14%,獨步全球主要股市。這一成績也創下上證綜指2009 年四季度以來最大單季漲幅。

  市場的回暖,催生了人們對投資理財的渴望,而樹立正確的理念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於許多剛剛開啟理財生涯的80 後來説,就顯得更為迫切。為此,我們挑選10 條有代表性的“忽悠人定律”,剖析這些常見的誤區,告訴讀者理性的理財、投資行為應該是怎樣的。

   誤區之一:表像

  在理財領域,常見的誤區是被“表像”所迷惑。這些“表像”通常體現為長期趨勢,也就是説只有在一個長達數年的觀察期才存在這樣的結論。例如,“高風險的投資品種對應高收益”、“股市年收益率可達12%”、“基金定投可以賺錢”等等。

  事實上,這些“長期趨勢”只有理論價值。在我們個人的投資生涯中,我們要對抗的都是短期趨勢,或者説是短期的市場波動。因此,當個人有了閒置資金開始投資理財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當下的市場情況而定。

  比如在大牛市的2007 年,高風險的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遠遠高於低風險的貨幣基金,投資股票的收益就高;而在2008年,投資股票要想贏過貨幣基金就難了,因為在當時國際金融危機、股市泡沫等幾大誘因下,上證指數全年下跌超過60%,所有行業板塊無一逃脫下跌的命運。

  還有一種“表像”已經被數據證明是錯誤的經驗,例如“黃金抗通脹”的説法。從長期來看,黃金是一種回報率非常低的資産。根據瑞信的研究,從1900~2011 年,剔除通脹因素後黃金年均回報率只有1%。

   誤區之二:片面

  此外,還有很多理財領域錯誤的認識源於“片面”。常常聽到的有“價值投資”等於“長期持有”、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不負債是傻瓜等。這些觀點在某種情況、條件下是正確的,但如果套用在所有情況下,則會事與願違、達不到理財的目的。

  例如,有人認為“價值投資”就是捂住一隻股不放,殊不知價值投資的本質是發現低估值的股票,而投資的週期也只與估值有關。如果經過一段時期這只股票已經不再便宜,那再捂下去只會加大持股的風險。

  同樣,資産配置是個不錯的理念,但前提是你有足夠多的“雞蛋”(資産)以及足夠多的“籃子”(你熟悉的投資領域)。在本金較少的情況下,“為配置而配置”則沒有必要。

   理性理財:匹配

  只有認識到這些誤區,我們才可能做到理性理財。而“理性理財”的實質則可以體現在“匹配”二字上,即理財規劃與個人需求的匹配、理財手段與個人能力的匹配。

  先説與個人需求匹配。在制訂個人理財規劃之前,首先要對家庭開支有個合理分配,多少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多少用於家庭生活開支,多少買保險,多少存銀行以備應急之需。當然,在單身、剛剛結婚、建立三口之家等不同階段,收入情況、實際需求都不同,你的理財規劃也要有所側重。

  其次,在實際的操作中,理財手段與個人能力要匹配。一般來説,基金、股票、期貨的投資風險是逐級放大的,對個人的投資能力要求也逐級提高。

  投資圈子有個經驗數字:10%的人能在股市賺錢,而這些有賺錢能力的人中也只有十分之一可以在貴金屬期貨領域賺錢。因此,再有人以高額回報誘惑你開戶炒黃金、炒白銀等貴金屬投資業務時,你一定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如果沒時間關注股市、研究個股,又不想錯過行情,不妨買偏股型基金。剛剛過去的三季度,股票市場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較大級別反彈行情,因此股票型基金成為前三季度最為賺錢的基金品種,平均收益率達到12.72%。

  如果資金有限,在目前對未來趨勢看好的情況下,參與基金定投也是不錯的理財方式。

  十大忽悠定律之一:高風險匹配高收益

  從長期趨勢看,較高風險的投資品種對應較高的收益;但從短期的市場來看,“高風險”往往只體現出“風險”的一面,也就是説風險與收益是不一定成正比的。

  俗話説“富貴險中求”,風險越高,收益越大。那麼,在現實的投資市場上,真是這樣嗎?事實上,伴隨著對收益的追求,潛在的風險有可能加大;但單純地放大風險並不一定能提高收益,尤其是在短期的投資行為中;我們追求的比較理想的投資模式是用較低的、可控的風險獲得儘量多的收益。

  案例

  2010 年,國際基金研究機構理柏(Lipper)研發了適合中國基金市場的風險分類指標。按照理柏基金的風險分類方法,共將基金分為高度風險、中至高度風險、中度風險、低至中度風險以及低度風險5個級別。

  從一年期的業績表現看,2009年中國上證綜指增長79.98%,而風險級別居於高度風險的基金的業績也相近,一年平均回報率為76.29%,領先於其他所有風險類型。中至高度風險基金一年平均回報率亦達71% ,中度風險基金60.14%,低至中度風險45.7%,低度風險3.81%。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察2007、2008、2009 年這3 年的情況,則有出人意料的結果産生:中度風險基金3 年來平均回報率高達92.04%,而高度風險基金3 年平均回報率反而僅為77.58%。承受的風險更高,但回報率反而降低了。

  點評

  “長期趨勢”中看不中用

  風險與收益是否匹配,還要從考察的時間週期來衡量。

  “高風險的投資品種對應高收益”,這句話主要是指從20 年以上的長週期角度來衡量的。美國證券市場100 多年的歷史數據顯示,像高風險的股票品種,其收益在20 年以上長週期內均高於相對低風險的債券、貨幣市場産品。

  因此,平時市場上聽到的“高風險匹配高收益”就是指長期投資而言,可以理解為長期趨勢;而對於小于10 年,甚至小于1 年的短期投資而言,“高風險”往往只體現出“ 風險”的一面,即“ 高波動”性,也就是説風險與收益是不一定成正比的。對於投資者來説,則獲得“高收益”、“低收益”的可能都存在。

  再以上面理柏(Lipper)對中國基金市場“風險與回報”的研究為例。在短期內(2009 年全年),高度風險基金的回報率高於中度風險的基金;而同樣在短期內(2007~2009 年共3 年),高度風險基金的回報率也可以低於中度風險的基金。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波動”性在發生威力:2009 年股市觸底反彈,上演單邊上漲行情,單從這一年看當然追求高風險可以獲得更高收益;而從3 年來看,股市經歷大漲、大跌、再反彈,高度風險基金的回報率就不一定高了。

  中國股市才20 多年的歷史,而一個成熟投資者的投資生命又能有多長呢?因此,作為長期趨勢的“高風險匹配高收益”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刻面對的是市場的波動性和短期趨勢,也就是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的情形。結果有的人投資一年股票,最後輸給基金,甚至輸給“寶寶”類的理財産品,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這並不等於高風險的股市不可碰,而是應該學習如何控制風險,用較小的風險獲得穩定的收益。

  有一個故事。一個房間裏裝滿了黃金,同時還有一顆定時炸彈。門外同時衝進去3 個人進屋裝黃金,然後又跑出來。3 個人出來後各説了一句話,第一個人説:“什麼,裏面還有炸彈?!”第二個人説:“我裝黃金時非常害怕。”第三個人説:“我不怕,因為我知道炸彈什麼時候爆炸。”

  “黃金”可以看作我們投資的預期收益。第一個人完全是憑運氣,不可持續;第二個人是冒著巨大的風險,也許他裝了半袋子黃金就跑出來了;第三個人風險最小,從容地裝滿一袋黃金。

  我們投資股票就要做故事中的“第三個人”,通過學習、研究和思考,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挖到金子。

  十大忽悠定律之二:家庭資産配置“4321法則”

  在投資理財之前要把“家底”先摸清,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收入分配在不同階段應該有不同的側重。

  所謂“4321 法則”是我們常説的家庭收入配置法,將40%的收入用於房産和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最後10%用於保險。在不少理財師給出的家庭理財建議中,我們總能尋覓到“4321 法則”的身影,但這種資産配置法真的百試百靈嗎?

   案例

  最近收到了一封有意思的讀者來信。小胡是社會新鮮人,剛剛工作不到1 年時間,月收入3700 元。他告訴我們,當他在銀行辦理業務時,理財經理建議他根據“4321 法則”來進行財務規劃,建議他每月的開支不高於1100 元,並且建議他購買保險,年保費可在4000 元左右。這讓他很困惑。“

  因為本來收入就不高,房租要花費800 元,再加上飲食、購物,每月花銷至少2500 元,怎麼算都沒法控制在1100 元以內。再説保險,我不是不想買,可是現在連積蓄都沒有,哪還有心思買保險,一年花4000 元買保險,對我來説太多了些。”小胡不明白,這“4321 法則”聽來很有道理,怎麼到自己身上就不對了呢?

  點評

  資産配置要因人而異

  做數學題有標準答案,可理財卻不同。硬要給收入配置定個“統一標準”,結果只會是“穿著汗衫戴棉帽”——不合適。

  儘管“4321 法則”被普遍用於理財規劃中,但千篇一律的建議並不科學。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需求,在配置時應當因人而異,有的放矢。現在很多理財師在做理財規劃時,都會直接套用“4321 法則”來給出建議,這樣做其實忽視了不同家庭間的差異,最終效果可能並不理想。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有家庭年收入100 萬元,資産積累(包括房産、金融資産等)數千萬元,那麼根據“4321 法則”,他們需要把收入的20%即20 萬元放在銀行做存款以備不時之需,而每年要花費10 萬元保費購買保險,可是這樣的安排顯然不合理。

  對高收入家庭來説,雖然需要準備應急儲備金,金額可能也不低,但佔收入的比重無需20%那麼多。同時,在保險規劃時,也要根據家庭實際情況考慮。我們常説,保險是為了堵住財務漏洞,如果你已有的資産完全可以覆蓋身故、疾病、養老帶來的隱憂,那就無需花太多保費了。

  反之,對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説,三四千元的月收入中僅僅只能花費30%作為日常開支顯然不夠,單是房租這一項開支可能就佔到收入的20% ~40% 。而這一階段,要求其花10%的收入買保險就有些強人所難。

  又比如退休一族已經過了人生的“高峰期”,從追求財富步入享受財富的階段,這種時候退休收入和積蓄大部分用於日常生活、旅遊醫療開支等方面,若要把40%的收入用於投資,可能會違背老年人求穩的心理。而買保險方面,由於年齡偏大,費率相對較高,也未必合適。況且,保險為的是防範財務風險,既然已經退休,收入降低,資産也已有一定積累,風險可能造成的財務危機概率較低,投保的意義自然不如中年時那麼大。

  實際上,“4321 法則”是給了大家一個理財的指引和參考,以投資、消費、存款、保障來構建收放自如的收入分配方法。每個家庭在不同階段,各項的比例應該是浮動的,生搬硬套不可取。

   十大忽悠定律之三:股票投資“80定律”

  是否要投資股市?投資股市的資産佔比多少合適?對於這些問題每個家庭會有不同的答案。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找到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資方式。

  所謂“80 定律”,其實是股票投資佔比的一個法則。指的是個人資産中投資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等於80 減去自己的年齡。比如30 歲時投資于股票的資産可佔比50%,40 歲時投資于股票的資産佔比40%為宜。那麼,實際生活中,這一法則是否真的能讓投資效果更好呢?

  案例

  “好鬱悶,別人的股票老是漲,我買什麼跌什麼。”錢先生最近很揪心,眼看同事買的股票個個飄紅,可自己賬戶裏還是一片綠油油,本以為找到了理財妙招,沒想到反而虧了。

  其實,錢先生是個股市新手,股齡不過半年,觸動他買股票的就是這條“ 80 定律”。第一次接觸這條定律,錢先生覺得很有道理,想想自己不過30 出頭,是應該激進一點理財,於是拿出一半存款開始炒股。沒想到,由於缺乏實戰經驗,剛剛投入的10 萬元資金轉眼間縮水後不到9 萬元。

  錢先生感嘆,自己完全不是炒股的材料,每天盯著盤面不説,要下手時下不了手,錯過的都是機會,真下手了又要後悔。“我覺得還是銀行理財産品適合我,真要一直炒股,心理壓力太大了。”錢先生有些困惑,是不是理財一定要遵守“80 定律”?

  點評

  “定律”都是死的

  應該説,“80 定律”的投資理念符合大部分人伴隨年齡變化而産生的心理變化。年輕時比較激進,尋求高收益的投資方式;而隨著年齡增長,逐步轉為穩健至上,不求高收益,但求安全、低風險。所以,這條定律提示的是投資者對風險的把控。

  不過,在運用這一定律時,投資者往往容易陷入誤區。一是把定律中的比例認定為“標準值”,死板地根據年齡來做股票投資,每年遞減1%。二是一味迎合定律,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明明應該求穩的太過積極,明明有能力多投資一些在股市的,卻又放不開手腳。三是忽視個人的心理狀態,即便無法承受股市波動的壓力,也要硬著頭皮操作。

  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80 定律”傳遞的是風險把控的概念,但並不意味著對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適用。30 歲的人並不是一定要把所有資産的50%投資于股票,而70 歲的老人,也未必還需要投資10%資産的股票。

  而且,隨著房産價格的上漲,要落實“80 定律”顯然不太可能。因為房産在家庭資産中佔據了相當高的比例,一般都能達到50%以上,甚至80%、90%的高水準。在這種情況下,談何把“80 減去年齡”的資産比例投資于股票?只能説,在金融資産的範圍內,這種演算法還有些操作性。

  另外,理財是為生活服務的,目的不僅僅是財富的累積,更是為了增加生活的品質。如果因為投資股市而産生心理壓力,理財就成為一種負擔,毫無樂趣可言。所以,對性格比較保守、偏好穩妥的投資者來説,選擇股票投資就可能與內心背離。即便年紀較輕,也不必將高於心理承受能力的資金投入股市。而對偏好激進的投資者來説,可能年齡到50 歲、60 歲了,也願意積極參與股市,不甘心只投入30%、20%的資産。

  十大忽悠定律之四:家庭保險“雙十定律”

  何時買保險,買多少保險要和家庭不同階段、收入情況、實際需求等匹配。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是指:家庭保險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倍,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增強,這條定律被普遍用於家庭理財建議中。

  然而,很多家庭的實際感受卻與之有很大差距。年收入較低的家庭覺得,要解決衣食住行已經不易,何來資金投保?而資産積累達到一定“厚度”的家庭又覺得,已經能夠抵禦各種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似乎保險的必要性不大。

  那麼,“雙十定律”到底對不對,又該如何來運用呢?

   案例

  如果理財師給你出具的理財建議裏,直接提到了“雙十定律”,那麼請細看一下,因為這條定律可不是人人適用的。

  陳女士今年52 歲,家庭資産達到近2000 萬元,其中固定資産部分約1500 萬元,另有500 萬元投資于股票、基金、存款等方面。雖然年輕時有投保險,但額度不高,近幾年也已經不再需要繳費。

  “我十多年前給先生和自己買過兩份保險,都是住院報銷型的,保險期限有20 年。”陳女士説。雖然有理財師建議她再購買保險,可是她覺得意義不大,也就沒再買。最近,又有理財師專門為她寫了理財建議書,其中提到了保險的“雙十”原則,認為陳女士的家庭財富漏洞比較大,應該再增加養老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壽險方面的保險投入,將她和先生的身故保額定在100 萬元,重疾險保額定在50萬元,而養老保險則是為了彌補退休後收入減少的缺口。算下來,陳女士每年需要繳納的保費金額將達到5 萬元。

  這一下可把陳女士嚇得不輕,難道自己的財務風險真有那麼大嗎?明明已經積累了千萬資産,是不是真的不堪一擊,需要馬上投保呢?

   點評

  購買保險不必求全

  實際上,陳女士的疑惑不無道理,因為保險並不能抵禦疾病,也不會降低身故風險,它的意義只是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援,防止家庭因為各類風險而産生財務危機。從這一點出發,對陳女士這樣的家庭來説,因為本身資産積累已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一定財務抗風險能力,所以所需要投保的保險並不用很多。

  對身價千萬元、上億元的富人來説,投保幾十萬元的身故保險難道真的有意義嗎?又或者在生病時,真的需要幾十萬元的保險賠償金嗎?這樣的保險保障,其實是有些多餘的。

  最需要保險的是資産還在累積階段,同時成員的收入對家庭經濟影響很大的家庭。而在這樣的家庭中,收入更多一些的人更需要保障,也就是我們常常説的“ 頂梁柱”。一旦這根“頂梁柱”發生風險,不幸身故或罹患疾病,收入就會立刻減少,其他家庭成員可能難以償還銀行貸款、無力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或是只能靠餘下的收入維持較低的生活品質。這種時候,有無保險理賠,金額是高是低就十分關鍵了。

  至於本身收入水準就比較低,或是本來就不為家庭帶來收入的個人,在保險方面也不應作為重點。保險保的是未知,如果為了這種“未知”而影響當前的生活水準,勉強繳納保費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總之,“雙十定律”只提供了一個保險理念,具體需不需要10 倍收入的保額、10%收入的保費則因人而異,大家不用刻意為之。一切都要從家庭經濟可能出現的危機出發,用保險堵住漏洞即可。

  十大忽悠定律之五:黃金抗通脹

  “黃金”早就脫離了貨幣屬性,變成一種大眾商品,並不是什麼有效的抗通脹手段。

  黃金投資之所以受到關注,除了與前幾年價格不斷上漲,讓投資者看到獲利可能有關外,還因為其常常與抗通脹相聯繫。隨著國內物價的上漲,很多人為了規避這一風險,選擇黃金投資來保值、增值,黃金儼然成了抗通脹的代名詞。

  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案例

  物價的上漲讓孫阿姨了解了“通脹”的概念,2011年,在黃金價格不斷攀升之際,孫阿姨聽説了“黃金抗通脹”這個“秘訣”,於是也湊了回熱鬧,前前後後買了300 克金條囤在家裏,算算成本大約有9 萬多元。

  可是,這筆投入的回報卻與預期相去甚遠。“能不能抗通脹我是沒有感覺到,只知道黃金價格不停下跌啊”。還沒怎麼嘗到甜頭,黃金價格就開始回落了,而這一落,直到現在還沒有“剎車”,如今孫阿姨這筆黃金儲備的價值只有7 萬多元了。

  對此,她只能表示無奈,“反正買也買了,就’壓箱底’吧,以後説不定孩子結婚、生寶寶都能用到”。雖然嘴上不説,可孫阿姨的懊惱還是寫在了臉上。要是早知道黃金投資會虧損,相信她是不會嘗試的。

   點評

  “囤黃金”保值不靠譜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黃金抗通脹”的概念所包圍,但真正要實現,需要黃金價格在通脹環境下上漲,且幅度能抵過物價的上漲。那麼,黃金真的可以做到嗎?

  與“黃金抗通脹”這一概念最吻合的情況發生在上世紀70 年代。可能很多人都記得,70 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造成兩位數通脹時期,黃金價格一路飆升,在貨幣都不值錢時,黃金是唯一保值的東西。不過,這大概是唯一可以列舉出的黃金抗通脹的例子。

  實際上,從長期來看,黃金是一種回報率非常低的資産。根據瑞信的研究,從1900 年至2011 年期間,剔除通脹因素後黃金年均回報率只有1%,而同期全球股市的回報率為5.4%、債券為1.7%、房産為1.3%。1980 年,黃金最高漲到800多美元每盎司,當時美國道瓊斯指數也是800 多點;現在,黃金每盎司在1200 美元左右,道瓊斯指數則在16000 多點。黃金投資的回報如何可見一斑。

  那麼,黃金抗通脹的説法毫無來由嗎?這裡,我們要先了解惡性通脹這個概念。所謂惡性通脹,是徹底失控的通脹。歷史上最嚴重的惡性通脹是1946 年7 月的匈牙利,物價每15 個小時翻番。在這種特殊的時候,黃金才有保值的能力。不過,回到當今社會,惡性通脹發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此黃金的這種能力就很難體現了。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黃金已經與美元脫鉤。也就是説,黃金已成為一種商品,真正的定價基準是美元。

  國內投資者投資黃金還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以購買黃金飾品來尋求“保值”。實際上,黃金飾品在銷售時,價格相比原始金價已經加入附加值,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黃金本身,還有這些工藝附加值。比如金價是250 元/克,金飾品的單價可能需要280 元/克。而且經過加工後,黃金純度不夠高,保值功能相對減少。即便金價上漲,金飾品所能升值的部分也很有限。因此,對投資者來説,以購買“飾品金”來尋求獲利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十大忽悠定律之六: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

  “籃子”並非越多越好,盲目“為配置而配置”也沒有必要。在實際的投資配置中,投資者首先要了解市場是否有那麼多適合自己的“籃子”,其次要考慮自己究竟有多少“蛋”,利用最好的方式將“蛋”放進正確的“籃子”裏。

  “一筐子雞蛋,把它們放在不同的地方,萬一你不小心打碎其中一籃,你至少不會全部都損失”。雞蛋和籃子,這個投資界最著名的比喻來源於199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馬克維茨。推及至投資領域,即不要將全部資金投放在同一個項目上,而是要投放到不同的領域,這樣的話,即使某一項目失敗,其他項目還可能盈利,從而降低完全破産的風險。

  但在實際投資配置的過程中,真把資産“切”得粉碎,投入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産品裏面,也未必是件好事。要知道,“籃子”並非越多越好,盲目進入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只能增加風險,而在“蛋”即資金量很少的前提下“為配置而配置”也沒有必要。作為投資者,首先要看市場是否有這麼多適合的“籃子”,其次考慮有多少“蛋”,最大程度地把“蛋”放進正確的“籃子”裏。

  案例

  在通訊公司工作的小張是個職場新人,工作滿一年積攢下自己“第一桶金”的他決定投資股市,謀取工資以外的資産性收入。為了分散風險,小張按網路或朋友的推薦買入14 只股票進行投資。明明總共才3 萬元的資金,卻天天在這14 只股票間忙得眼花繚亂,經常是緊盯了這個忽視了那個,不是錯過了最佳賣出機會,就是手忙腳亂錯拋了“黑馬”。好不容易賣出了一隻股票,再回過來看其他股票,卻已一下跌去不少。在忙碌了幾個月後,小張一算總賬,大盤漲得多,自己卻反而虧了500 多元。

  無獨有偶,上海市民徐先生也在“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的“投資戰役”中鎩羽而歸。原來,有數十年股市投資經驗的徐先生常年投資股票,擅長短線操作,戰績也一直保持得不錯。今年初,在朋友一番“要將資産配置到不同領域”的鼓動下,徐先生將自己的一半資金投放到了期貨投資領域,但由於對期貨産品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及投資經驗,徐先生最初選投資品種,只看漲跌,漲得快的就追漲,跌得快的就殺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僅僅數月就虧損近5 萬元。同時,由於需要在期貨和股市盤面中來回切換,兼顧不暇的徐先生還錯失不少股市中的短線操作良機,總體收益慘遭“滑鐵盧”。

   點評

  把“雞蛋”放在正確的“籃子”裏

  投資渠道過於單一是許多投資者容易犯的錯誤,不過,真要把資産“切”得粉碎,投入十幾種甚至數十種産品中,也未必是件好事。

  在上述兩個案例中,小張的資金不多,卻分散持有了十多只自己一知半解的股票,如此撒網式的大面積出擊,大幅度地分散精力和資金只會弱化投資效益。而徐先生為了所謂“分散投資”,貿然將資産投入自己缺乏基本認識的期貨領域,自然也很難有獲益。

  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人的資金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投資者首先應理性分析市場有多少合適的“籃子”,自己熟悉的能評估的“籃子”又有哪幾個,盲目地進入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只能增加風險。除此之外,還要考慮自己有多少“蛋”。只有資産達到一定規模,為分散風險考慮,進行不同的投資配置才有意義,在本金較少的情況下,“為配置而配置”則沒有必要。

  最後,套用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概念:“投資人真正需要具備的是對所選擇的企業(“籃子”)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請特別注意‘所選擇’這個詞,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通曉每一家或者許多家企業的專家,你只需要能夠評估在你能力圈範圍之內的幾家企業就足夠了。能力圈範圍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範圍。”

  十大忽悠定律之七:不負債是傻瓜

  是否負債要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與資産狀況,謹慎衡量有無實際的借款必要及還款能力,讓貸款真正為自己服務。如果不是這樣,又何必讓銀行等貸款機構多賺利息呢?

  “不負債是傻瓜”,是不少“負債生活族”所推崇的一種理念,意即沒有負債、不去貸款就等同於沒利用好銀行杠桿的“傻瓜”。但在實際生活中,盲目的負債只會對家庭經濟生活産生負面影響。

  案例

  劉小姐兩個月前在某電腦商城使用信用卡購入了一台筆記型電腦。因為聽聞周圍有不少朋友在購買新款電子産品時都會使用信用卡分期,劉小姐也頗為心動。在簡單比較了銀行7.2%的年化利率以及家中擬購買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8%的信託年利率後,劉小姐決定將這部分還款資金先投入到收益更高的信託産品中,因而向銀行申請將6000元購物款按7.2%的年化利率進行分期,月手續費率為0.6%,分12期,每月還款536元。

  一開始,劉小姐還覺得挺划算,但後來漸漸發現了問題,每還完一期後本金就遞減,但銀行仍按6000元為基數收取手續費,這樣算下來其實際支付的真實年利率超過13%,高於家庭投資的信託收益,白白向銀行支付了高息。

  和劉小姐的“有錢借錢”的貸款方式不同,均為市場銷售的80 後王林和陸馨則是因盲目“花明天的錢”而苦不堪言。

  去年6 月,王林和陸馨領取了結婚證書,因為對未來的銷售業績和職業前景頗具信心,剛剛工作沒幾年的他們決定買房、買車“一步到位”,除耗儘自己及父母的大部分積蓄用於中環三房的首付款外,還在背負大額月供的狀況下向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借款購入了一輛市價15萬元的小車。但由於高估了自己的還款能力,加之銷售收入較不穩定,兩人在購入房、車經歷了6 個月入不敷出的還貸生活後,不得已將自己的新房出租,另外租住偏遠的一室戶,勉強支撐還貸。

   點評

  合理負債

  大量金融借貸工具和産品的出現,使得“負債投資”及“負債消費”在現代人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逐漸升高。可以説,“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以及“用別人的錢來賺錢,借雞生蛋”,是負債的最核心的魅力。但如果沒有算清實際借款成本就糊塗借款、因為想要“一步到位”而承擔超出承受能力的還款壓力,甚至利用房産抵押等貸款方式籌集資金用以博取高風險的投資回報就未免得不償失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信貸是相關機構撬動消費市場的一個杠桿。對於普通民眾來説,是否貸款還是要考慮自身的實際需求與資産狀況。

  在申請各類貸款前,應謹慎衡量自身有無實際的借款必要及還款能力,看看借款的風險及成本是否在可承受範圍之內,自己手中因此“省下”的錢是不是有更高效益的去處。例如,合理使用信用卡的免息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資産的流動性,有效提高投資效率;年輕人買房,也可以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合理貸款,提早實現住房夢。但一個中産家庭刷信用卡買件普通小家電或千萬身價的土豪要買一部30 萬元的車,理財師還建議他們貸款或分期那就成了笑話。如果完全有能力一次輕鬆付清或無法將資金投入能比貸款利率産生更高回報的項目,又何必讓銀行多賺利息呢。

  十大忽悠定律之八:股市年收益率可達到12%

  股市的收益率是指一個長週期內的“年化收益率”,把它作為短期的理財目標則會錯配。

  “先生,股市的年收益率可達到12%啊,有沒有興趣投資股票呢?”最近,大盤行情回暖,人們經常會接到這類邀請你開戶的電話。如果你手頭剛好有一筆資金要過一段時間再用,是否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差在股市裏賺一票呢?

  事實上,短期內市場風向隨時可能變化,而手頭投資股市的資金還要在一定期限內退出,因此很可能得不償失。

  案例

  2007 年下半年,一大批新發行的大盤藍籌股都在上市後大幅上漲,這些新股沒有經過炒作,再加上質地相對優良,頗受市場青睞。

  孫先生在家庭理財上一直保守,有點錢從來都是存在銀行裏,2006 年火爆的大牛市讓周圍的同學、同事、朋友全都賺到了錢,他也就看看熱鬧,直到中石油的出現,讓心癢的孫先生覺得該出手了。“

  中石油不是最賺錢的公司嗎?”孫先生覺得買中石油肯定能賺錢,於是他偷偷地拿出了準備買房用的首付款20 萬元,在中石油上市當天買了4700 股,“我是42 元左右買的,應該是當天比較低的一個價位,我還暗自得意,以為抄底了,等過幾天漲個10%後,我就賣掉,給女朋友買個大鑽戒!”

  哪知道中石油從此就一路下跌,一年以後,20 萬元首付款只剩下不到5 萬元,女朋友差點跟他分手。孫先生曾有一段時間將自己的MSN 名字改成“你才買了中石油呢,你全家買了中石油”。

  點評

  別把“長期平均收益”當真

  短期的理財規劃,一般是短期內有筆閒置資金不用,而放在銀行裏面利息會比較低,所以就會選擇一些短期的理財方式,來獲取一個高於銀行利率的收益,所以説它的目標首先是保值和增值。

  而孫先生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在短期的特定時間段就希望獲得股市長期的平均收益率(12%),實際上這是很有難度的。

  所謂的“ 股市投資收益率在12% ”是從一個中長期階段來看的。例如,2006 年上輪牛市啟動前上證指數約1000 點,到目前按2400 點計算,8 年間大盤指數上漲了1.4 倍,年複合增長率為11.56%。

  這不等同於在這期間投資股市就可以至少獲得11.56%的收益,因為短期的投資行為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非常大。2007 年10 月中旬,大盤創下6124 點的高點後,上證指數便開始下跌,11 月初中石油上市後更是進入加速下跌階段。因此,即使孫先生當時沒有買中石油,而是買了其他股票,也難逃“被套”的風險。

  那麼,進入股市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呢?首先要保證你的投資資金在較長一段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如果是短期的理財計劃,那麼可以選擇更為穩健的貨幣基金、指數基金等方式。

  其次,要選擇適當的入市時機。比如,現階段對新股民來説就是一個不錯的入市時機。今年以來,各項改革措施接連出臺,成為刺激經濟轉型、增長的新動力。證券市場也有很大變化,如IPO重啟、優先股試點、新三板擴容、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滬港通啟動,這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對於穩定股市中長線投資者隊伍,堅定新股民持股信心大有裨益。

  不過,要想在股市真正賺到錢,必須要有付出,必要的學習、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應避免“東聽一個消息、西聽一個消息”式的炒股,那只是在碰運氣。至少要做到每一次投資前都想清楚其中的邏輯是什麼,堅持下去,年收益10%以上還是可以期待的。

  十大忽悠定律之九:“價值投資”等於“長期持有”

  價值投資可以長期持有,但長期持有絕不等於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核心是在買入低估值的股票,投資週期則隨估值的變化而定。

  很多投資者在談到價值投資的時候,都會提到“長期持有”的概念。普遍認為,想身體力行價值投資理念,就必須長期持有一隻或幾隻股票。“難道巴菲特不是這樣做的嗎”?其實,“長期持有”只是表像,價值投資可以長期持有,但長期持有絕不等於價值投資。

  案例

  安東尼?波頓在業界素有“歐洲的彼得?林奇”之稱,他長期擔任富達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高級投資經理。他管理的“ 富達特殊狀態基金”(FidelitySpecial Situations fund)在近30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0.3%,明顯超越同行以及同時期英國基準股指7.7%的增長率。“反向操作”是波頓最為知名的投資理念,即不盲目追蹤熱點股,而是極力尋找那些正處於“特殊狀態”的公司。在他的專著中,“特殊狀態”公司被定義成“價格相對於資産、股利或者未來每股收益而言具有吸引力,還具備其他特色、有可能對股價産生正面影響的公司”。此外,他還強調,“那些價值沒有被發現的股票自然是我們的投資首選,還有那些可能具備並購題材的股票也屬於特殊狀態公司”。波頓在他的專著中重復最多的一個詞便是“價值投資”。然而,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波頓平均持有一個股票的時間僅為18 個月。他指出:“我們總是在重復‘發現價值股票、持有至充分估值後賣出、再轉向另一個價值股票’的過程。”在他的實際操作中,何時賣出完全取決於股票的估值狀態,有的股票持有5、6 年,有的則是幾個月。

  點評

  “價值投資”核心是“價值”

  安東尼?波頓無疑是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他的投資哲學告訴我們:價值投資≠長期持有。

  價值投資的核心應該是買入價值“被錯誤地低估”(安東尼?波頓稱之為“特殊狀態”)的股票,被低估值的原因是市場恐懼、市場不夠理解等多種原因造成。有的低估值公司正處於高速成長期,因此持股的時間也就可以更長。

  但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實現長期高速增長,因為公司的經營環境時刻都在發生變化。如果公司本身以及經營環境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或者説當股價已經充分反映了公司未來成長價值的時候,那麼就應該果斷放棄持有的策略。

  一個經典的的例子是:巴菲特買入中石油兩年後,發現中石油股價所隱含的石油長期價格已經超過了100 美元,他立即清除了手中持有的股票。雖然,在他賣出時中石油還是“亞洲最掙錢的公司”,而且當時石油的期貨價格被推升至200美元以上。但當時原油價格已經明顯脫離了基本供需關係,處於金融資金的控制之下、處於泡沫之中。事後證明巴菲特是非常明智的。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被市場“錯誤”地低估值的股票才是符合價值投資標準的。相反,有些板塊本身儘管估值很低,但卻與價值投資無關。例如目前的鋼鐵板塊,很多個股股價在2 元~4 元左右,大幅低於每股凈資産,可謂估值夠低了。但其反映的正是鋼鐵行業産能過剩、投資效率低、無序競爭的現狀。

  十大忽悠定律之十:“不割肉”就不會有損失

  當投資股票出現虧損時,要立足於當前市場,重新判斷這只股票的趨勢到底是不是發生了變化,如果發現以前自己判斷錯誤,要勇於承認和糾正。

  作為投資者,必然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買入股票後被套怎麼辦?不少剛剛入市的投資者往往羞于承認自己的投資過失,更有甚者錯誤地認為只要堅持不“割肉”,反正股票還在,不會有損失。實際上,投資者時刻應關注的是“市值”變化,而非手頭股票的成本,不管你割不割肉,投資損失已經發生了。

  案例

  2007 年11 月5日,中石油A股上市首日以48.60元開盤,相比發行價高開191%,盤中最高漲至48.62元。當天,大量投資者手握重金蜂擁入市,搶奪這一中國最著名的“賺錢機器”,不少人甚至是把前期牛市中賺到的錢都投了進去。而當天中石油的表現也確實瘋狂,共計成交近700 億元,創下單只股票單日成交額的歷史紀錄。

  不過,這一瘋狂的定價也害苦了廣大中小投資者,此後中石油股價便一路下跌,一年後就跌破10元。

  2012 年11 月,中石油上市5週年之際,有媒體披露數據顯示,中石油上市首年有187.9 萬個投資者買了其股票,到2012 年三季度只剩106.8 萬人;雖然約81 萬個股民已經割肉離場,但還有超過半數的投資者仍然深套其中。

  點評

  忘掉成本

  經濟學家一般在研究模型中將人視為一種純理性的事物,但在現實生活中,人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混合體,而且往往後者在關鍵時刻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正是人性的弱點在支配你。

  事實上,一旦股票出現虧損,雖然你的持股量沒有變化,也就是説這些股票理論上對應的公司資産的價值沒有變化——但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交割股票都是按照“市場價”進行的,所以跌破成本後就是不割肉,損失也發生了。

  另一方面,投資出現損失,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就連投資大師也很難回避。然而他們最終成為投資大師的奧秘是什麼呢?謎底就在於他們處理套牢的股票的方法和一般投資者處理的方法不一樣。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能冷靜客觀地對待手裏的股票,勇於承認和糾正自己的失誤操作。有一句話叫做“市場總是正確的”,尤其是對運用技術性投資的人來説,市場因素更不是自己能主觀控制的。一旦趨勢的發展背離了自己原先的判斷,就要當機立斷,進行止損處理。

  而很多初涉股市的投資者的做法恰恰相反,手裏的股票出現了虧損,就一心希望它能反彈到自己的成本價以上解套。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以時間換空間”,希望還能漲回到這個價格。結果一直捂下去,越套越深。

  殊不知市場是不會記住你的成本價的,而是必須立足於當前市場,重新判斷這只股票的趨勢到底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是不是還值得繼續持有。

  你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1.基本面是否惡化? 2.價格是否達到目標價? 3.是否有更好的其他投資?如果有一條是肯定的,就可以成為你賣出這只股票的理由。這一切都與你的成本無關。忘掉成本,就不會總希望“在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從而錯過了很多其他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