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理財學院 > 正文

字號:  

專家支招零花錢理財

  • 發佈時間:2014-09-19 07:34:17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廈門建行理財師團隊進實驗小學,現場教孩子們識別真假幣。

   “如果你有了一筆零花錢,會怎麼使用它呢?”

  前日,在市實驗小學的禮堂內,來自廈門建行的專業理財師團隊為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隊活動課,現場氣氛熱烈。理財師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加上生動有趣的幻燈片展示,短短一節課的時間裏,在場的300多名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很多小朋友在課後表示,這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課,感覺非常有意思。

  一直以來,市實驗小學都在積極開展各項提升孩子綜合素質的活動,而廈門建行本次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服務月活動,為孩子們舉辦博士龍財商大講堂,可以説是與實驗小學的理念契合。

  如何理好財引起孩子們共鳴

  “説到銀行,你們首先會想到什麼呀?”廈門建行的理財師問道。“錢!”在場的孩子們齊聲回答道。下午的2點15分,由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了當天的課程。

  來自廈門建行的專業理財師梁淩,從貨幣起源到通貨膨脹,從認識各國貨幣到了解匯率,從如何管理財富到辨識假幣,深入淺出地一一講解,每個問題都環環緊扣,在與孩子們的一問一答中,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在談到如何勤儉節約,如何用好零花錢、理好財時,引發了孩子們的廣泛共鳴,不少孩子都提出了自己對於理財的想法,如,儲蓄、買股票、買基金、買金條、投資房子等,現場氣氛高潮疊起。

  把零花錢用到對社會有幫助的地方

  雖説是一群還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們,對於如何用“錢”,卻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了。“我的零用錢都是幫家裏干家務活賺的,每週洗10次碗,拖5次地,”實驗小學五年級的李同學説,“不過我現在想把零花錢都攢下來,購買學習用品。”

  “我想辦一張真正屬於自己的銀行卡,把每年的壓歲錢攢下來,給以後上大學交學費。”同樣來自五年級的吳同學笑著説。

  還有同學更有想法,實驗小學五年級的蔡同學就是一名小小博士龍。他告訴記者,他現在把零花錢和壓歲錢都存進了建行博士龍賬戶,幾乎很少花,他希望長大以後能有一張真正意義上的銀行卡。“其實零花錢可以用到很多對社會有幫助的地方,而且零花錢也是父母辛苦賺來的,更不能亂花。”蔡同學説。

  青年講師團深受孩子歡迎

  整節課下來,廈門建行的理財師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了解,為了保證針對孩子們的財商課堂生動有趣,廈門建行精心打造了一支優秀的青年講師團隊,不僅專業知識過硬,而且能夠將專業知識生動地表達出來,易於孩子們接受,目前這個青年講師團正在不斷擴充之中。

  同時,在活動現場廈門建行精心準備的小禮物也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在活動結束之後,不少孩子來到廈門建行的博士龍心願墻上寫下了自己的心願。

  【聲音】

  廈門建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郭永春:

  建行博士龍卡

  傳承勤儉節約美德

  郭永春。

  轉眼間,建行博士龍卡已經陪伴廈門的孩子們走過了十幾個年頭,有不少小博士龍們已經長大成人,為人父母。而作為首張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制的銀行卡,它成為廈門建行為孩子成長教育努力的一個重要載體。

  博士龍卡伴孩子一路成長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來自於日常家長的教育和培養,同時,通過建行博士龍卡這個載體,可以讓孩子進行實際操作,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會儲蓄、合理用錢、形成理財意識等。讓孩子們手裏的零花錢和壓歲錢能夠得到合理的支配,培養孩子不亂花錢、勤儉節約的習慣。

  除了作為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建行博士龍卡對於持卡人來説也是一個成長過程的記錄。如,在過年時奶奶給了一筆壓歲錢;因為表現好父母發了獎勵;出去參加比賽獲得了獎金等等。這些,通過博士龍賬戶上一串串時間和數字,能夠串起兒時成長的美好畫面,同時,也能記錄下逐步養成理財習慣的足跡。

  卡面升級將載入更多功能

  多年來,廈門建行針對小博士龍們組織了豐富的活動,如財商講堂、趣味夏令營、戶外拓展等,通過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學會識別真假人民幣、培養理財意識。

  同時,作為一張銀行卡,博士龍卡將進行全面的功能升級,接下來,由傳統磁條卡向晶片卡升級,功能也將由金融向非金融拓展,以後這張卡的適用面將更廣。

  將金融知識送進學校

  本月全市在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服務月活動,而且今年的主題是針對青少年進行金融知識普及。

  這次,我們組織專業的理財師團隊進入到學校,不僅是我們主動普及金融知識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學校為孩子們提供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我們正好將二者結合起來,讓孩子們能在我們理財師的引導下獲得啟發。

  【名片】

  廈門實驗小學

  廈門建行理財師團隊進實驗小學。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始建於1944年,前身是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倡辦的國立第一僑民師範附小(簡稱“僑師附小”)。校名幾經更改,于1978年定為“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並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之一,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教師,培養出一茬又一茬的優秀學子,學校的教育品質和優良校風得到了社會的公認。

  今日實小,校園佔地16165平方米,有37個教學班,學生1817名,教職員105名。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市“五一勞動獎狀”、市“平安先行學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近期,實驗小學在全校開展了“勤儉節約”系列活動,倡導小學生繼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提倡理性、適度消費以及低碳的生活習慣,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