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職場 > 正文

字號:  

畢業生求職重前景更需理性

  • 發佈時間:2014-12-04 05:33:29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張曉帆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近日中山大學本科生專場招聘會上,一家企業將應屆生就讀的院校分為普通、重點、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清華、北大、電子科大等5個梯度,普通院校畢業生起薪為5000元,之後每一級別增加1000元。這種“明碼標價”引起社會爭議。記者在對駐青高校和企業的採訪中了解到,嚴峻就業壓力下,企業更加偏愛211、985院校學生。

  提前宣講全國搶人才

  某駐青建築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主管李龍(化名)告訴記者,為了“搶到”熱門院校和專業的學生,公司自9月11日起,就開始了全國招聘的行程,比往年提前了半個月時間。

  “中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安全工程、隧道工程等專業的學生特別緊俏,一個專業就五六十人,僧多粥少,有些公司在今年年初就開始校園宣講了,整整提前了一年半。”李龍説,雖然今年整體就業形勢不好,但對於頭頂“名校+熱門專業”光環、綜合能力又強的學生來説,完全是“買方市場”。

  他説,今年全國招聘的戰果中,公司招到的985、211高校的比例超過40%,黨員比例超過40%,學生幹部比例超過80%,三個指標都比去年提升了10%左右。

  “今年來學校招聘的單位普遍比往年要早半個月。”青島大學招生就業處就業市場部主任朱青文説,薪資提高前幾年體現在藍領上,近幾年在白領、金領市場上有所體現,去年本科畢業生實習平均工資約2000元,正式入職後在2800元—3000元之間,今年轉正後的工資上漲了10%。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説,早在2013年4月,教育部就曾下發《關於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資訊服務工作的通知》,嚴禁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三個嚴禁中就有“嚴禁發佈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資訊”。

  他認為,學歷是敲門磚,企業偏愛211、985高校學生無可厚非。但是普通高校的學生不能因此而氣餒。事實上,工作一兩年之後,薪資變化幅度會很大,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拿不過普通高校生甚至中專生的例子不計其數。因為踏上工作崗位後,比拼的一定是綜合能力,有本領的畢業生,起薪低也一樣可以快速成長。

  明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對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學生來説,“三桶油”是他們的“就業主流和最大舞臺”。記者從該校就業辦了解到,從2010年到2014年,該校畢業生到石油單位就業的情況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畢業生逐漸開始進行多方向、多選擇就業。

  該校就業辦提供的數據顯示,中石油今年招收8000人,較上年減少30%,中石化3600人的招聘名額比去年減少200人;此外,中石油的招聘目標由原來的以石油院校為主的少數院校變為國內所有院校和留學生,而中海油招聘指標減少本科招生數量的同時,操作崗開始招聘大專生——這對於為“三桶油”而生的該校石油工程、海洋油氣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王洪濤説,在今年的就業指導大會上,就業辦的老師一直強調“今年的就業形勢比預想的要嚴峻的多,不能過於挑剔,資源有限要倍加珍惜”,他在向“三桶油”投遞簡歷時,也感受到了嚴峻的氣氛。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從1400份簡歷中篩選出了36名學生,錄取比例約為39:1,王洪濤不幸被刷掉了;中石油今年啟動網申的招聘形式,需要像填報高考志願一樣最多只能申請三個崗位,這相比往年的雙選會招聘現場面試簽約,對學生考驗更大。王洪濤説,中石油的網投結果會在11月24日之後的一週時間內公佈,他很是忐忑。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發佈的《2015屆學生就業形勢簡析》中指出,2009—2020年,高等教育總規模從2979萬人增加到3550萬人,入學率從24.2%提高到40%,大學生就業的高峰還在後面。預計2015屆國內將有大學應屆畢業生750萬人以上,出國留學歸國找工作的應屆生30萬人,加上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生,預計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

  學生求職更加現實理性

  11月21日,青島大學2015屆畢業生首場大型供需見面會舉行。招聘會開場一個小時後,沒有入場的畢業生排起的“長龍”隊伍仍達20多米,記錄本、投聘資料、招聘會展位圖等資料幾乎人手一份。

  “這個薪資標準我可以接受,入職後我具體可以做些什麼?”“入職後,去總部深造培訓的機會多不多?”……招聘會上,很多畢業生都提出了類似的具體問題。

  記者從青島大學招生就業處了解到,今年,電氣類、機械類、新能源新材料等學科畢業生需求仍然旺盛,而貿易、外語、中文類需求下降,師範類、藝術類、生物等專業,依舊“滯銷”。

  大連海洋大學的研究生李美芳看中了一家整形機構的市場銷售崗位,但這一崗位的學歷要求僅為專科。她覺得整形行業前景不錯,比起專業對口和學歷匹配,她更看重未來的發展。

  一家青島本地的機械公司招聘主管楊貴國也感覺到了學生的踏實理性。他説:“剛才一名熱能專業學生可以接受3000多元的工資,但是問了其他衣食住行、實踐鍛鍊機會和成長通道等方面的問題,我很喜歡這樣有明確規劃的年輕人。公司一上午收到50多份簡歷,談話中感覺學生已經從‘廣泛撒網’向‘重點捕撈’傾斜,諮詢的問題非常實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