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0日電 中消協發佈題為《點評“霸王條款” 共促消費》的文章稱,繼續深化不公平格式條款監督治理工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普法宣傳不斷提升消費者合同意識和維權意識。
圖片來源:中消協網站
中消協指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經營模式不斷創新,特別是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格式條款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愈加普遍。與傳統合同締結形式相比,格式條款具有降低締約成本、節約交易時間、提高經濟效益的積極作用。但因其具有事先擬定、未與對方協商等特點,格式條款易包含各類不公平內容,使消費者處於不利地位,由此引發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現象比較突出。
2022年6月,中消協在匯總分析消費者投訴、輿情監測等情況基礎上,公開對消費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情況進行調查並開展線索徵集,8月發佈《“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徵集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87.88%)參與調查者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表明不公平格式條款在消費生活中仍較為普遍;超七成的消費者在遇到不公平格式條款後,仍會選擇繼續交易,主要原因在於多數消費者被迫同意格式條款內容,否則無法繼續交易,也有部分消費者在産生糾紛後才知曉格式條款存在問題;近兩成的參與調查者在遇到消費糾紛後選擇“默默忍受”。關於造成不公平格式條款的原因,參與調查者認為一方面在於經營者過於強勢和消費者相對弱勢;另一方面在於法律法規不夠健全以及監管執法不到位。
根據線索徵集結果,中消協組織律師團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網路購物、教育培訓、網路遊戲、醫療美容、房屋、汽車及車險服務、通信服務、快遞、旅遊和管轄權等十大消費領域存在的不公平格式條款開展系列點評,共計點評各類格式條款中存在的54個突出問題。主要包括經營者單方面變更服務協議、單方面減輕經營者責任或加重消費者義務、拒不履行售後服務、重要條款不顯著提醒消費者注意等。每條點評分為説理和法律依據兩部分,一方面通過説理指出格式條款的不公平之處,直擊問題要害;另一方面通過列舉點評所依據的法律條文向消費者宣傳普及合同法律知識,增強消費者合同意識,提升消費者依法維權能力。
中消協與司法部門、政府機關、行業經營者等進行密切溝通,及時通報點評活動情況,努力將問題轉化為監管成效。
一是推動法律和司法解釋作出相關規定。中消協通過研提意見等方式將規範不公平格式條款有關建議反饋至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部分意見被採納,部分意見引起司法部門重視。
二是有效配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合同示範文本庫建設。點評活動期間適逢總局合同示範文本庫上線,點評活動在配合宣傳的同時,對具體行業的合同示範文本提出有針對性修改建議。
三是督促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力爭從源頭上杜絕不公平格式條款。中消協通過約談某經營者,督促其修改銷售合同中有關管轄權的不公平規定。部分經營者也主動與中消協聯繫,反饋企業根據點評意見的自查自糾情況。
四是有效提升消費者合同風險意識。通過對不公平格式條款的點評和解讀,讓消費者進一步了解消費過程中隱藏的合同風險,提升消費者的依法維權意識。
在中消協的倡議下,各地消協組織積極響應,多措並舉、因地制宜共同開展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活動,不斷擴大活動影響,深化活動效果。
開展專項調查,多渠道蒐集條款。地方消協組織通過專項調查等各種途徑蒐集消費者切實關心的不公平格式條款。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開展專項調查,蒐集1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47份協議,梳理出10個方面共15項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主要涉及用戶協議和隱私政策兩部分,包含協議交易對象不明、車企單方修改權無限制、車企免責條款過寬、收集個人資訊不規範、個人資訊使用不當等。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採取自行蒐集、通過第三方機構蒐集及網上徵集等多種方式蒐集不公平格式條款線索4000余條,通過整理,最終確定個人資訊類、遊戲類、其他類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39條,涉及29家企業。
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徵集金融服務、家庭裝修、房屋銷售、汽車銷售、物業管理、校外培訓等多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近400條。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對20個常用電子商務平臺APP的優惠促銷活動進行消費體驗測評,聚焦有獎銷售活動存在的促銷規則不明、對消費者不利的限制性條件等問題。
加強理論研究,確保精準點評。為精準點評不公平格式條款,各地消協組織強化研究,夯實點評活動理論基礎。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全省消保委系統召開論證會,對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法律分析,明確不公平格式條款的含義、典型特徵、法律後果等,形成案例分析儲備以備約談、公開披露、公益訴訟等使用。
青海省消費者協會組織召開法律研討會,對保險服務、車位銷售等維權糾紛較為突出的行業格式條款集中論證點評,並從法律法規層面尋求解決辦法,探索出臺示範合同文本規範相關行業發展。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加強與各區消委會對口業務部門溝通聯動,共同推動不公平格式條款導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問題的研究。
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託高校承擔《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課題》,就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原理與方法、重點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類型化點評等內容形成研究報告。
錨定重點領域,形成共治合力。各地消協組織與法院、市場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等開展橫向聯動,對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主體加強監督,合力共治。
陜西、河北、江西、廣西等地消協組織將點評活動中發現的問題線索,特別是具有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問題線索及時通報行業主管部門。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與人民法院協作,打造糾紛解決“快車道”。
四川省達州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對發現的不公平格式條款線索啟動“訴轉案”,移交相關部門立案調查。浙江省舟山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文廣旅體、衛計委等相關部門,成立旅遊行業和醫美行業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工作小組,加強日常聯繫和指導。
廈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向區市場監管局共計抄送點評意見26份,收回整改意見15份,督促合同條款整改33條。
以評促改,綜合施策,促進行業規範公平。各地消協組織以投訴熱點為導向,將點評活動聚焦于消費者“急難愁盼”的行業,綜合運用職責“工具箱”,打出維權“組合拳”,督促經營者合理合法制定格式合同,促進相關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陜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針對手機上網流量扣費爭議、套餐捆綁銷售、無故限號停機等消費者投訴反映集中問題,向通信企業發出質詢函,約談相關企業負責人,查糾合同中存在的普遍性不公平問題。
武漢市消費者協會組織召開汽車流通行業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座談會,並將點評結果反饋給相關經營主體、行業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南京、無錫市消保委支援消費者對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其權利的某出國留學服務有限公司提起訴訟,並對個案進行曝光,有效警示不法經營者。
重慶市各級消委會走訪市場主體300余家,推廣各類格式合同示範文本120余次,約談企業60余家。
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行業協會,對經營者進行規範與引導,對拒不整改、侵權情節惡劣的經營者,啟動訴轉案並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曝光。
宣傳方式豐富多彩,注重宣傳實效。各地消協組織專家、律師、志願者等,通過多種“接地氣”的方式,對格式條款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講解,提高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拍攝“霸王條款”徵集令短視頻。雲南省消費者協會結合“誠信經營、放心消費”行動、“三進三送”活動,對格式條款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答疑解惑。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與珠江經濟電臺合作發佈案例評析,並在《增城日報》刊登投訴分析報告,披露經營者簽訂合同時使用不公平的格式條款等問題。
青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組建“愛老維權服務隊”,進社區開展“情係銀齡 維權送暖”系列宣講活動。
下一步,中消協和全國消協組織將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消費者的根本利益,繼續深化不公平格式條款監督治理工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普法宣傳不斷提升消費者合同意識和維權意識;針對有問題的格式條款,綜合運用建議、約談、公開曝光等手段,及時開展社會監督,優化消費環境;必要時研究公益訴訟的可行性並適時提起公益訴訟,切實規範經營者的合同行為。(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