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吳曉靈:建立農業保險和互保基金勝於發補貼

  • 發佈時間:2015-03-27 03:00: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喬誌東  責任編輯:胡愛善

  “農業是天災多的行業,與其去給農戶發補貼,不如拿補貼的錢來建農業保險。”昨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2015博鰲亞洲論壇“普惠金融:探索農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分論壇上表示。

  吳曉靈表示,農村唯一的出路必須是走農民集約化生産,在現行的土地制度下,走農場道路不太可能。農民合作經濟是中國農村走向集約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對於農村集約化經營的方式,除了建立農業保險外,吳曉靈還提出兩點建議:一是科技人員擁有技術乾股。科技人員在做技術推廣的過程當中,在合作社裏可以有技術乾股,同時把組織起來的農民對接國家科技隊伍,這樣才能提升科技水準;二是成立農村信用互助社和互保基金。通過相互評分了解每一個農戶的信用程度,從而減少徵信成本。對於抵押而言,農戶各自出錢成立互保基金,銀行可以把互保基金作為評判貸款的指標。

  “如果給各種農産品上了保險之後,信貸就敢跟上了,有了互保基金、政府政策保險,再有農民的互助、科技的翅膀,我認為中國農業的技術水準能夠提高。這是一個制度和政策體系。”吳曉靈表示。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推進科研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員股權激勵改革試點,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同時,要“積極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有效途徑,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落實地方政府監管責任。”

  “當前我國農村建設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農民缺乏有效的自主性組織;二是農村缺乏自主性金融支援。”中國鄉建院院長李昌平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組織農民最有效的辦法是在村社內部以內置金融的方式重新組建農民組織“資金互助社”,通過內置金融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讓農村組織變得有力量。如此一來,農民在村社的成員權才可以實現抵押貸款,農戶的土地承包權才能夠實現抵押貸款,農民的信用及自主發展權就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此外,針對農村融資難的問題,吳曉靈認為,央行在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解決的是總量頭寸問題,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一些金融機構適當地提供比較多的頭寸。但是銀行的貸款怎麼樣能夠很好有效地分佈到社會當中去,以及能夠降低利率,這是一個貨幣政策傳導的機制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